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观念”是对数学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等的概括、提炼,能帮助学生把各种数学理解联系成一个连贯的整体.研究者以“反比例函数”第一课时的概念教学为例,将“大观念”植入课堂数学概念教学活动设计当中,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认知结构,探讨反比例函数的研究路径,整体、关联开展数学学习研究活动,建构结构化的概念学习模式,在深度理解概念的同时,落实数学素养.  相似文献   

2.
中国文化传统中有诸多关于“势”的文论,“势”在中国古代文艺观念中已经存在了两千多年。现代物理学中有“位能”的概念,中文翻译为“势能”。从这两种概念所具有的基本特点来看,一定程度上两者是相通的。本文的重点是将“势能”这一概念拿到艺术领域中,力图从“势能”的角度去审视艺术的创作问题,在此主要提出了势能分析理论的概念系统,即势能分析理论的新概念:势能具、势能阈、势能场、势能流、势能阵。  相似文献   

3.
文章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学习路径,即概念同化教学。以“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为例,从已知概念属性出发,通过操作、对比、概括等方式,抽象出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引导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渐走向理性认识,帮助学生积累学习平面图形的经验,形成空间观念。  相似文献   

4.
傅瑞琦 《教学月刊》2023,(Z2):37-41
“单元一课时”教学设计通过分析“主题—单元—课时”的数学知识和核心素养联系,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理解与把握.这要求教师整合主题,体现内容的结构化.具体教学中,教师可解析单元内容、目标,基于教学问题诊断及教学支持条件分析,制订课时目标,明确教学重难点,按照“提出问题—获得概念—研究性质—尝试应用—概括总结”的流程实施教学,注重情境创设,突出探究过程,深化研究路径,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和推理能力,逐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5.
“大概念”是对化学概念体系的高度概括和总结,具有统摄性、迁移性与抽象性等特点.围绕“大概念”的要求优化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套更为完整、高效的知识体系,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形成“大概念”这一思想认知,同时也能够有效地实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学生的学习质量得以提升,核心素养得以改善.文章据此对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大概念”及其教学建构策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一般观念是数学大概念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单元教学设计的“灵魂”,为单元教学“引路”,使得单元教学设计有逻辑可循,为单元教学提供整体设计思路.践行一般观念教学可通过对内容的深度解析,经历“提炼一般观念、挑战性学习任务生成一般观念、问题链渗透一般观念”这3个关键环节,学生深度体验一般观念在问题解决过程中的思维引领作用,形成反映专家思维的认知结构,帮助学生构建解决相关问题的思维支架,实现自主解决现实问题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7.
比较是一种用以确定客观事物、现象相同、相似或相异的逻辑思维方法.教学中,通过比较,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清晰的数学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合理计算的能力,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本文就这方面的做法加以梳理,以供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学生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发现高中学生学习电场、磁场的难点是“场”的抽象性和复杂性。通过演示、实验探究、形象建模、巧用教具、类比等思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场”的抽象性,形成正确的物质观念,指出“场”概念教学要结合生产生活实际,在运用“场”概念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对其进行提炼和升华,培育物理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摩擦力”是力学概念网络中的重要节点,贯穿初高中物理学习。运用学习进阶理论,以板块模型为进阶主线,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学习路径,帮助学生形成物理观念,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态度,有助于初高中衔接教学。  相似文献   

10.
素养导向下的大概念教学理论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单元设计有启发性。本文以“机器学习”单元为例,围绕观念大概念“数据和算法是影响机器学习性能的关键因素”,选择机器学习真实案例,通过演示案例、探究案例和体验案例的综合运用,帮助学生在多样化深度体验中学习大概念。  相似文献   

11.
“势能”是物理学的概念,指由物体所处的位置或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如水的落差和钟表发条作功的能力都是势能。在语文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以教学艺术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即提高学生大脑皮层的兴奋度,就可以形成“心理势能”。所谓“心理势能”就是进行思维所需的能量,它转变为“心理动能”后,表现为极大的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学生在“心理势能”的作用下,可以增强思维的动力,从而有利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2.
概念为本的教学,是以课程概念性理解为中心,通过提出本质问题,促使学生协同思考、探讨重要思想观点、建构理解概念框架活动的概念驱动教学。在以指数级数量增长的知识时代阅读《以概念为本的课程与教学:培养核心素养的绝佳实践》一书,应坚持以观念为中心、从目标走向概念,建构“知识”“过程”结构、从知能走向概括,进行概念为本设计、从教学走向课程,为深度学习理念落地、大概念教学实施提供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和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3.
在“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一节教学中,通过搭建适宜的教学支架引导学生自主建构、关联和整合知识概念,帮助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与科学思维能力,落实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依据变异理论,构建概念性知识的认知模型,以“常见的酸”教学为例,通过“变——整合酸的认知,辩——建构酸的概念,融——达成酸的理解”三个模块,指导学生体验四种变异图式,即对比、分离、类合、融合,帮助学生把握酸的关键特征,建构酸的概念,深刻理解酸的通性和个性的本质原因,实现知识的内化和思维能力的进阶发展,初步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化学观念。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圆柱和圆锥”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何形体,它对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形成,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应充分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自己去探索、分析和归纳,从而形成概念,获得结论。  相似文献   

16.
在“种群的数量特征”一课教学中,围绕“拯救朱鹮”主题,通过创设情境、实验探究、构建模型、迁移应用的概念教学路径,帮助学生逐步构建概念,实现深度学习。  相似文献   

17.
以“群落的结构”为例,以“事实→概念→观念”作为教学基本路径,通过建构图式、设置情境、创设活动等多种教学策略,引领学生建立结构与功能观、稳态与平衡观、进化与适应观等生命观念,促进生命观念在教学实践的落地,达成生物学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动能的概念,掌握动能的计算式。 2.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探索研究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使用教材:高中《物理》课本第一册(必修)。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在复习功的概念和功跟能之间的关系以及初中介绍的势能、动能初步概念的基础上,请学生回答下列问题: 1.一根处于自然长度的弹簧,通过外力使它发生弹性形变,如果外力对它做了5焦的功,那末弹簧因形  相似文献   

19.
【设计理念】“动能势能机械能”是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十二章的教学内容。在八年级阶段学习了声能、光能、动能、势能的基础上,学生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归纳出能量的概念,学会对能量进行分类,明确影响几种能量的因素,掌握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实验。同时,本节课力求对学生科学观念的形成、科学思维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巧用“5E”模式开展“自由组合定律”概念教学,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帮助学生学习掌握探究性学习的科学方法,在科学探究学习活动中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素养;通过生活情境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育分析性思维能力,应用概念解决真实情境下的生活实际问题,培育知识迁移和应用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