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内江科技》2013,(9):44-46
<正>国办发〔2013〕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激励企业创新的政策措施逐步完善,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研发能力得到增强,重点产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但目前我国企业创新能力依然  相似文献   

2.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同时也应该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企业的主体地位体现为技术创新决策的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以上海为例,对企业在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4个方面发挥的主体作用进行研究,通过对标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内外创新活力强的地区,找出上海企业在4个方面存在的差距,并提出增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主体作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当代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代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猛烈冲击着社会、经济、军事、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等各个领域,影响着国家的盛衰和世界格局的演变.在全球变革的大势下,企业技术创新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包括:各国加强科技政策调整,企业成为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企业是社会研发经费的主要投入者;企业研发投入持续增长,研发重点转向高新技术;研发投入多的大企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洲和欧洲地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合作创新成为企业的主要创新模式等.  相似文献   

4.
企业研发投入行为能客观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进而反映产业或国家的创新能力。基于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分析制药和生物科技高研发投入企业特征,对比分析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德国和印度7个国家的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的研发投入虽然增长迅速,但是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依然被美国、日本和欧盟所统治,中国高研发投入企业在制药和生物科技产业覆盖率非常低,在研发投入和研发强度上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和德国等国家还存在巨大差距;同时,在研发投入、研发强度和盈利能力等方面,中国已经全面落后于印度。为了解我国制药和生物科技企业研发投入现状,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大企业创新活跃程度能客观反映一个国家的创新能力,而企业研发投入行为则能反映企业创新活跃程度。基于2013年欧盟产业研发投入报告所提供的数据,以研发投入50强企业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了中国与美国、日本、韩国、英国、法国和德国6个国家企业研发投入的差异。研究发现,中国研发投入50强企业研发投入增长率高,华为、中兴等少数企业研发投入增长迅速,但是在研发投入、研发强度、研发集中度等方面与主要创新型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此外中国研发投入50强企业在低研发强度产业中分布比较多,高研发强度产业企业比较少。从研发投入的角度为解释我国创新效率不高提供了几个可能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从价值共创理论视角出发,构建包括价值中枢层、价值服务层、价值融合层在内的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并通过对系统演化过程分析,运用哈肯模型,以A股区块链板块233家上市企业作为样本,对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机制进行实证探究。结果表明,(1)代表技术创新的企业研发投入是当前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演化发展的序参量;(2)我国区块链产业演化发展的市场驱动力不足,企业研发投入能够促进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有序度提升,而政府补助对产业演化发展的影响程度正在降低;(3)企业研发投入与政府补助之间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协同有助于推动区块链产业生态系统良好有序演化。由此提出国家应鼓励区块链企业、政府要加大对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完善政府补助申请、过程监管及成果审查等流程的相关制度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2012年,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发表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重申了中国到2020年要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再次强调企业在建设创新型国家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使企业尽快成为技术创新决策、R&D投资、R&D组织和成果应用中的支柱.本文旨在论述中国从2006年启动的建设国家创新型企业的内涵,评估国家创新型企业的指标体系和方法,并以第一批国家创新型企业天士力集团进行案例分析.最后,简要讨论建设创新型企业过程中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及其效率问题.  相似文献   

8.
许春 《科研管理》2016,37(7):62-70
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会损害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技术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固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惰性。非相关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将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并投资新的技术。非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一种动态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 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探索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企业创新的力度;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企业建立的多事业部组织机构中部门经理面临的短期财务业绩考核约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使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不发达资本市场增加了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投入不同于原有产品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分类回归发现,超过90%的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低于5%,在0到5%区间范围内,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大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产品会遭遇较高的风险,这些企业只是尝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由于新的产业与原来的产业所需要技术完全不同,新旧技术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因此进入新领域的初期这些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超过5%之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相关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历史、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及其代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机会等因素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总经理短期激励则显著减少了企业创新投入。 本文还根据中国企业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类分析。无论对于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都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略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偏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和研发创新。国有企业总经理短期经济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力度要超过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历史促进了创新投入。国有企业负债率、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获利的不确定性与研发力度呈现正的联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产业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国内外一些研究认为多元化战略特别是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会损害企业的价值和核心竞争力。但是在技术迅速变化的年代,传统的以资源为基础的核心竞争优势理论受到了挑战。固守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会给企业带来组织惰性。非相关多元化意味着企业将拓展新的产品领域并投资新的技术。非相关多元化有利于企业发展一种动态能力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本文通过文献梳理探索了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影响企业创新投入的内在机理。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实施扩大了企业的规模从而改变了企业创新的力度;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实施企业建立的多事业部组织机构中部门经理面临的短期财务业绩考核约束了企业创新投入的力度;企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使用企业内部资本市场替代外部不发达资本市场增加了研发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的机会;实施非相关多元化战略的企业在高度不确定环境下通过投入不同于原有产品技术的创新增强了自身适应动态变化环境的能力。本文利用世界银行对中国12400个企业的调查数据实证研究发现总体上中国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显著促进了企业研发投入的增加。根据中国企业非相关多元化程度分类回归发现,超过90%的企业的非相关多元化程度低于5%,在0到5%区间范围内,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的创新投入显著正相关。这意味着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企业而言,由于大举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新产品会遭遇较高的风险,这些企业只是尝试进入一个新的产业。由于新的产业与原来的产业所需要技术完全不同,新旧技术之间不存在协同效应,因此进入新领域的初期这些企业加大了研发投入。非相关多元化程度超过5%之后,非相关多元化与企业创新投入力度的相关系数为负,但是并不显著。研究还发现企业历史、企业高学历员工比例及其代表的企业所处行业的技术机会等因素都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投入,总经理短期激励则显著减少了企业创新投入。本文还根据中国企业的制度背景进行了分类分析。无论对于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都促进了企业的创新投入。非国有企业非相关多元化战略对创新投入的促进效果略高于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相比非国有企业更偏好非相关多元化经营和研发创新。国有企业总经理短期经济激励对企业创新投入的负面影响力度要超过非国有企业。非国有企业的历史促进了创新投入。国有企业负债率、企业经营利润率以及获利的不确定性与研发力度呈现正的联系。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非国有企业,企业所在产业的外部技术机会对企业的研发投入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是提高我国机械电子行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机械电子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比如自动化水平不高、科技研发能力薄弱、企业研发投入较少、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以及对传统机械电子行业的改造力度不够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手段在于促进机械电子行业科技创新,推动企业成为科技创新主体,扶持中小企业,保护知识产权,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以及加强产业融合等,本文针对机械电子行业的科技创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高技术产业作为国家创新战略的"基石",其健康状态不容忽视。基于生态视角,从生存和发展两维度构建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健康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突变级数法进行实证分析,并加入时间序列,纵向比较近些年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实证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健康水平整体偏低,且存在很大的提升空间。最后从提高科技创新与产出能力、加大技术获取与改造投入、构建开放式的良好创新环境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创新体系中,制造业企业,特别是中低技术企业作为科技创新的需求侧,是科技创新转移和扩散的对象。中低技术制造企业的转型升级不仅依靠吸收新技术提升技术能力,中国制造业的产业组织、制造企业的知识基础和发展路径等特征共同决定了依靠非研发创新为技术能力提升提供互补性资源的重要性。从新颖性、知识类型和创新方式3个角度,对"非研发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并提出培育中低技术制造企业非研发创新能力的渠道。  相似文献   

13.
正本刊讯近日,四川省科学技术厅、四川省财政厅、国家税务总局四川省税务局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四川省企业研发投入后补助的通知》(川科高〔2020〕3号),对全省企业研发投入的增量部分给予后补助。这是四川省首次针对企业研发投入出台后补助政策,旨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增强企业自  相似文献   

14.
刘凤朝  朱姗姗  马荣康 《科学学研究》2017,35(11):1707-1715
文章引入知识存储量的概念,依据知识存储量不同将企业分为创新领导者和创新追随者两种类型,改进Lee的企业研发(RD)投入技术推动-需求拉动模型,研究知识存储量不同的企业在产业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的研发投入决策差异,基于2012-2015年医药制造业和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深沪上市企业数据对理论推论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产业成长期,创新领导者相对于创新追随者更倾向于随市场竞争的加剧提高RD投入强度;在产业成熟期,创新追随者相对于创新领导者更可能提高RD投入强度应对市场竞争。  相似文献   

15.
正确判别创新生态系统的协同性,有利于促进区域高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借鉴创新生态系统理论、Lotka-Volterra模型和聚类分析法,构建了一套较为系统的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价体系;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1997-2014年)的相关数据为基础,从生产经营水平、研发创新活动水平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协同关系两方面,给出了中国大陆31省市区域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分类评估结果和优化对策。 研究表明:我国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总体态势较好,不同类型省市的创新生态系统生产经营水平差距悬殊;切实提高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断提升研发创新活动效率,并促进研发创新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同步发展,是相对落后省市改进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的主要路径。本研究为我国不同类别省市优化高技术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协同性提供了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界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总结产业发展特征和发展规律基础上,从产业规划、研发投入、产业配套、融资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总结了为化解金融危机世界主要国家采取的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成功做法.主要包括:重视顶层设计,制定和实施严格的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大幅增加新兴产业的研发投入,增强产业自主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完善产业配套,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建立以风险投资为主、多种投融资方式并存的投融资机制;重视专业人才培养和高端人才引进等.  相似文献   

17.
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而实施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是把企业作为自主创新的主体, 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具有清华大学背景的高科技企业,清华紫光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和创新为公司的发展奠定了深厚的基础。近日,记者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法国政府通过国家层面大型科技计划对企业的资助、通过稳定经费对大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支持、通过行业研发合同对专业型国家科研机构的资助这三类不同的研发经费投入机制,揭示了法国政府研发经费投入的整体图谱,并从稳定与竞争比例、企业创新主体、国立科研机构定位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创新主体、创新环境、功能机制3个层面构建产业创新生态系统的分析框架,以中国29个省域的高技术产业为样本,采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产业创新生态系统驱动高产业竞争力的复杂因果机制。研究发现:(1)研发创新主体是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必要条件;(2)产生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4类,即环境支持下的研发-运营驱动型、主体-机制联合驱动型、主体-环境联合驱动型、研发-运营主导驱动型;(3)产生非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有两大类,即主体-技术环境抑制型、研发-运营-机制抑制型;(4)在一定条件下,实现高产业竞争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要素组合之间具有替代关系。  相似文献   

20.
我国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了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在分析传统的及现代意义企业主体内涵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企业是否已成为技术创新主体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尽管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整体地位已得到很大提升,在研发投入、执行和技术成果产出上已超过科研机构和大学,具有了创新主体的一些表征,但这些主体表征具有相当的虚幻成分,我国企业距离成为真正的创新主体实际上尚有极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