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的《吕氏家塾读诗记》,是宋代集解体《诗经》注疏的代表性著作。《读诗记》对北宋以来学者的训释成果兼收并蓄,形成兼重义理与训诂的《诗经》训释之学,并以其谨严而创新的体例影响及南宋《诗经》集解体注疏的发展,同时也保存了大量丰富的《诗经》学散佚文献,体现着宋代《诗经》学的突出成就,在《诗经》学史上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2.
荆亚玲 《文化学刊》2012,(6):155-157
《字诂义府合按》是明末清初的一部训诂札记,虽然卷册无多,然而创获颇丰,无论训诂实践还是训诂方法都给后人以诸多启发,本文试从因声求义、以形索义、溯本求源三方面论述该书词义训释的具体方法及其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钩稽查考历代文献资料,描写对《诗·豳风·七月》蚕月条桑,取彼斧斨,以伐远扬,猗彼女桑诗句的不同训释,同时运用训诂学原理,结合农学、考古学的相关知识,对这些歧解进行条分缕析,辨别是非。以此为例,从语义学、解释学的角度,寻求《诗经》歧解产生的根源,探索获得诗句意蕴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无赖"等词语的训释,有助于对文献的正确解读,尤其是对有关古代天文术语的训释,可以订正以往的误解。  相似文献   

5.
坠露与落英出自《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学术史上对这两个词尤其是落英的训释有较大争议。通过语法与辞意分析可知,落英为始生之英华,坠露为欲坠之露珠。这两种名物象征屈原高尚纯粹的人格理想。这种理想贯穿《离骚》始终,并通过朝……夕……句式所蕴含的敬意得以升华。  相似文献   

6.
王阳明古文献学思想颇具有"心解"之特色,他认为经籍文献作为载道之具,在明道尽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作于龙场悟道后的《五经臆说》是阳明心解、体悟经籍文献的典型案例。他并非否定对古人言语文义进行基本的训释与考证,而是将其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实际上阳明对古文献的整理工作秉持着非常谨慎、务实的态度。阳明在心学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过程中,把训释经籍与发明本心两者通贯起来,并且从悟道的角度看,发明本心的价值要超越于训释经籍。心解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对文义阐释的不同路径,形成了阳明独具特色的古文献学思想。这种心解、体悟的学习方式基于阳明心学体系,也应当前有所承,其理论与应用价值还可深入挖掘。  相似文献   

7.
《文心雕龙》文体论中"释名以章义"主要采用了"音训释名"的方式,这与作者刘勰的个人经历与所处时代环境是密不可分的。本文在分类分析《文心雕龙》文体论各篇所采用的音训方式基础上,说明刘勰在音训运用上的得失,以及对后代文体训释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说文解字注》和《说文通训定声》都是清代学者对传世本《说文解字》进行研究后写成的经典之作。通过比较可以发现二书虽皆重视音义之间的相互关系,但又各有侧重:前者更倾向于还原《说文解字》原貌,保留《说文解字》原有体系,更重视本义和本字,属于文字学著作;而后者则是打乱《说文解字》原有体系,建立自己的说解系统,属于语言学著作。  相似文献   

9.
李壮鹰先生新著《逸园丛录》(齐鲁书社2005年9月出版)由六十则学术札记组成,内容涉及中国古代的乐论、诗论、画论和书论,对其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如滋味、风骨、象、境、势等等,作者作出了独到的阐释,亦让人触摸到了文论背后儒、道、释的思想精义。中国古代文论的深刻内蕴,好像水中盐味、色里胶青一样溶解在看似散漫的具体的文学评论之中,李壮鹰先生的学术札记正是采取了“以散对散”的战术,逐个突破。但各个篇什组合在一起,又展现出了中国古代文论从生成论到创作论,从作品论到鉴赏论的潜体系。《逸园丛录》所记各则文字,看似信手拈来,却不论长…  相似文献   

10.
魏晋六朝是语言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个时期。汉语在这一时期发生了变化,作为研究汉语的学科,这一时期的汉语语言学也与先秦两汉的语言学有着很大的不同,主要体现在音韵学兴起,训诂学独立,文字的形体基本定型,修辞学系统的著作出现等方面。语言学的内核得到丰富,外延得到延伸,让魏晋六朝语言学研究在汉语语言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成为上承两汉下启隋唐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关注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怎样进入二十世纪的现代学术视野 ,在具体联系二十世纪初文化学术形势及大学讲坛体派的基础上 ,确认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之研究的现代展开方式 ,兼综向来有彼此对立之势的新旧文学文化体系来作辨析 ,亦兼综向来视为分异的“文选”“桐城”体派来作辨析 ,并通过比照姚永朴《文学研究法》与黄侃《文心雕龙札记》的理论思路 ,揭示出以美学哲学为基础的现代文学理念和以篇章语言学为基础的传统文学理念在现代学术发轫期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中国当代文论建设中的古今关系问题 ,已经做了许多文章。本人也曾发表过《中华古代文论研究的现代视野》一文 (见《东方丛刊》0 2年 1期 ) ,正面阐述了我的见解。尽管仍有不同意见 (很正常 ) ,但经过讨论 ,中国文论中古今关系问题已经取得了比较一致的答案 ,那就是在古今对话的基础上 ,进行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 ,或进行现代阐释 ,从而凸显中国现代文论的民族个性。基于这一思想的研究实践正在展开 ,也有很高学术水平的成果不断涌现出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读到了今年《中国文化研究》“春之卷”胡明先生和郭英德先生的文章 ,对 …  相似文献   

13.
袁耀辉 《文化学刊》2008,(3):166-170
曲彦斌的《民俗语言学》(增订版)从多元化共存的背景中,对我国语言、民俗的动态的过程作了整体性的考察,突破了传统以单一的研究为方向的局限,以崭新的科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把一种全新的学术理念和写作  相似文献   

14.
敦煌文学文献的发现 ,为日本最早的和歌总集《万叶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以《千字文李暹注》和《孔子项托相问书》在《万叶集》汉文中的影响为中心 ,利用敦煌文学的文献学研究成果 ,对《万叶集》中某些存在疑义的训释提出新见。敦煌文学文献对于奈良时代文学和东亚文化与文学交流研究的深化具有独特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研究 ,作为西方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近四五个世纪里 ,从最初的耶稣会士活动 ,到当代欧美史学的兴起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这不仅对西方社会了解中国历史 ,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而且对中国学者研究本国历史 ,也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这一学术理路 ,胡志宏女士撰写《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导论》(大象出版社 ,2 0 0 2年 9月出版 ,以下简称《导论》) ,较详细地介绍了西方中国古代史研究的发展脉络、学术基础和主要成果 ,是一部不可多得的西方汉学研究著作。一《导论》通过纵向考察 ,把西方汉学分为四个阶段 :1 9世纪以前的欧洲汉…  相似文献   

16.
"豆"字词义古今差别很大。现代汉语中"豆"主要指豆类植物的总称,但在古代汉语中,据考证,"豆"的造字本义是祭祀时装食物的一种礼器。本文从分析字形入手,一方面据"豆"的甲骨文、金文字形考释本义,另一方面寻找传世文献中"豆"的相关记载,对"豆"的词义用法进行梳理归纳;同时,采用训诂学研究方法,揭示"豆"的引申义与本义、古今义之间的联系,总结"豆"的词义演变历程。  相似文献   

17.
正陈原,1918年7月1日生于广东新会。2004年,陈原因病去世。2018年是陈原先生诞辰100周年。陈原在文化界、学术界和出版界有广泛影响,曾任国家语言文字委员会主任兼党组书记、商务印书馆总编辑,策划和领导出版了《现代汉语词典》等多部辞书,并著有多部著作。1983年撰写了我国第一部社会语言学专著《社会语言学》一书,是有关社会语言学若干理论问题和若干实际问题的探索。2018年1月13日,1906年1月13日出生于江苏常州青果巷的跨世纪文化老  相似文献   

18.
在战国至汉初的学术史上,孟子、公羊家、穀梁家先师以及董仲舒、司马迁等儒士通过对孔子"作《春秋》"一事的不断塑造,奠定了《春秋》"微言大义"的经典地位及其"史中取义"的文本阅读方式。而刘歆则试图重建《春秋》学的学理体系:他淡化孔子与《春秋》之间的"作者"关系,将《春秋》重新置入三代以来的史籍传统中;又尝试从历学角度重建《春秋》的义例体系;在处理"六艺"内部关系时,刘歆将《易》学与《春秋》学相配,建立起一种新的"天人之学"。《春秋》学的性质、阅读方式至此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对西汉传统《春秋》学形成了极大的挑战。了解刘歆《春秋》学的内在学理体系与解经方法,是我们理解两汉之际这场重要学术转型事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正陈原老师是著名的出版家,中国社会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也是一位杰出的人文学者。今年是业师诞辰一百周年,我们在这里追忆老人家的音容笑貌和他给我们留下的知识宝库,缅怀老师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人文情怀。初次见面恢复高考后,1978年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由于受我国著名汉语史专家黄典诚先生的影响,选修了音韵学和训诂学等课程,开始对汉语史的研究感兴趣,对社会语言学并没有什么了解,甚至可以说还不知道有这  相似文献   

20.
对中国传统诗学中感悟这一文化资源的发掘、清理,是我近期在有关中国诗学的研究中思考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除先后多次在一些学术场合谈过我的看法外,还于2002年发表过《中国诗学的文化特质和基本形态》一文,对其意义作过一些初步的说明。近期撰写的《感悟通论》,原是我所撰著的《中国现代学术通论》中的一章,完成后未及发表,就在一些年轻的学者中传阅,他们中的几位并从各自的角度写成论文,尝试对问题做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由于各人不同的知识背景,对问题的认识也各有其独到之处。这里将它们集中刊出,目的在于能引起学界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借以促进中国传统诗学的现代转化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