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运用三维摄像收集了国家速滑队优秀运动员的数据和资料,对直道滑行中的滑跑动作进行了生物力学分析。分别从不同的滑行距离关节角度的变化、质心横向位移、蹬伸幅度和蹬冰角的变化角度等方面阐述了我国选手的技术现状和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1987年中日速滑对抗赛男子1500米的中国运动员11人次为研究对象,在比赛条件下用高速摄影机拍摄了直道滑行一个完整复步的技术动作。采用ST—87型影片解析仪进行定量解析,从步长、步频的关系上对我国速滑选手的直道滑行技术进行了探讨,并与苏联优秀速滑选手的相应指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途中滑跑阶段,我国运动员的步长、步频及其构成与苏联运动员相比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从技术角度来看有以下主要原因:1、单支撑蹬冰阶段蹬冰用力方式过于突然,蹬冰时机偏晚;2、自由滑进阶段浮腿收腿路线长,收摆方式不正确;3、下刀时冰刀外扭角偏大。这些都是影响我国选手成绩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世界优秀男子速滑运动员500 m全程滑跑速度节奏特征,以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三名优秀男子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研究法对比赛数据进行量化分析,揭示其内外道滑跑速度节奏特征和个体内外道速度节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无论是内道还是外道滑跑,运动员在第一直道、第二直道和第二弯道速度节奏具有趋同的规律性,差距主要体现在入第一弯道速度控制和出第二弯道滑跑策略选择。外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内道整体趋势表现为降速,内道起跑第二弯道换外道整体趋势表现为保持速度。第二直道前半段普遍加速明显,后半段一般保持速度,最高速度出现在进第三直道阶段。除个别阶段外,个体内外道两次滑跑速度曲线总体趋势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全程速度的稳定性和两次滑跑的稳定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谈速滑直道技术的蹬摆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速滑技术是指速滑运动员为在全程的所有段落中保证最佳速度而采用的各种最佳动作的总和.速滑技术不仅有它特殊的原理,而且在不同的滑行阶段还有不同的关系和特点,特别是直道技术的蹬与摆尤为关键.所以,处理好这些关系和特点,对于改进速滑技术、提高成绩是非常重要的.一、速滑直道的技术特点速滑运动直道技术的滑行方向是直线性的,因而要求在滑跑中要有同这种直线方向相适应的直道滑行技术特点.这个技术特点是指完整的直道滑行技术.以一个  相似文献   

5.
为了尽快提高我国原有速滑优势项目短距离的水平,在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上创造优异成绩,运用运动技术生物力学诊断的方法,对世界和我国高水平选手的直道支撑腿技术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国际优秀选手与我国优秀选手存在的主要技术差异是:国际优秀选手蹬冰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降低造成臀部位置下降,延长了蹬冰距离;我国优秀选手蹬冰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保持不变,没有延长蹬冰距离。同时也发现了薛瑞红的技术优势:她在非蹬冰内刃滑行时支撑腿膝关节角度下降,增大了转化为蹬冰腿时膝关节的伸展角度。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世界优秀女子500m速滑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问题,以个案研究法,对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两名优秀女子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李相花入第一弯道速度较快,利用弯道加速能力一般,珍妮沃夫有意控制入第一弯道速度,弯道中加速较大,入弯道速度节奏可能是影响弯道加速能力的重要因素;(2)两次滑跑的稳定性是最终决胜的关键性因素,珍妮沃夫两次滑跑成绩稳定性优于李相花;(3)两名运动员保持高速滑行的距离较长,且全程滑跑速度平稳无过大波动起伏;(4)虽然在个别环节速度节奏存在差异,但两名运动员全程速度曲线的总体趋势较一致,表明优秀运动员的速度变化具有一定的规律性;(5)"一拼到底"的滑跑策略可能不是一种最佳选择,适当控制进弯道速度和出弯道后稍作调整再进行直道加速,可能更有利于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7.
滑跑姿势… 直道滑行的滑跑姿势 1高滑行姿势 练习方法:速度轮滑采用特殊姿势进行练习和比赛,为了在滑行过程中保持身体平衡,减小空气阻力.一般在练习和比赛过程中采用上体前倾,两腿弯曲,背手或摆臂的滑跑姿势。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优秀速滑运动员500m全程速度节奏问题,以个案研究法对2008年荷兰短距离世锦赛我国两名优秀男子运动员比赛数据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1)于凤桐滑跑内道时速度节奏控制较为合理,第一弯道和第二弯道滑跑充分利用弯道提供的有利条件实现了加速,但滑跑外道时在两个弯道表现较差。安伟江外道滑跑除第三直道降速较为明显外,其它段落滑跑较为合理,但内道滑跑时第一弯道未能实现应有加速,影响了整个全程的速度节奏分配;(2)最大速度能力、速度耐力和两次滑跑的稳定性对获取优异运动成绩起决定性作用,从本次比赛两次滑跑来看两名运动员稳定性较差;(3)弯道是节奏控制的关键区域,运动员应适当控制入弯道和出弯道速度节奏,充分利用弯道的力学优势合理加速。当速度节奏控制符合场地力学原理时运动成绩一般表现较好,反之较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全程速度节奏特征以快速提高我国该项目的运动成绩;方法:以荷兰短距离世锦赛比赛数据为基础,通过归纳总结和对比分析,研究女子内外道速度节奏特征。结果:女子外道的全程速度节奏特征是:第一直道快速加速,第一弯道稳定增速,第二直道缓慢增速后维持高速滑行,第二弯道大幅降速后维持原速滑行,第三直道调整后努力维持速度滑行;女子内道的全程速度节奏特征是:前100 m快速加速,112 m分段降低加速节奏,第一弯道保持速度稳定增长;出第一弯道后速度增长放慢,然后在入第二弯道前匀速前进;第二弯道仍然保持较稳定的速度节奏,出第二弯道后主动降速缓冲,然后努力维持高速滑行至终点;突出的最大速度能力和较好前100 m成绩是获取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但良好的全程速度节奏分配是获取好成绩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选择2010年冬奥会周期前后的国内外优秀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于静、王北星、李相花和沃尔夫作为研究对象,结合荷兰Heerenveen、哈尔滨冰上基地数字化冰场所采集的相关比赛滑跑速度信息,分析500 m项目优秀女子速滑短距离选手弯道滑跑速度特征。探讨了国内外优秀女子速滑短距离选手在弯道滑跑速度特征方面的差异,重点分析我国优秀速滑短距离选手于静在2009~2011年弯道滑跑速度特征的变化,旨在进一步认识女子短距离速滑运动员500 m弯道滑跑技战术特点,为深入探讨速滑短距离项目弯道技战术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普通高等学校速度滑冰教学工作,我们对一所大学里的332名(男206名,女126名)三年级学生进行了速滑直、弯道技术调查.滑行距离男生660米,女生330米.调查方法:随课堂教学,随机抽样.技术评定分优秀、良好、及格和不及格四类.具体评分标准,直道(男女标准相同);优秀,在整个滑跑过程中,两腿弯屈充分,侧蹬冰好,冰刀平及滑跑好,浮腿后引放松自然,上体前倾好.良好,两腿弯屈较好,侧蹬冰较好,冰刀平及滑跑较好,浮腿后引稍有  相似文献   

12.
今年,挪威速度滑冰代表队在我国访问比赛时,我国运动员直道明显存在着两个主要缺点,一是,开始蹬冰时肩部领先,左右摆动;其二是,身体总重心和冰刀着冰向滑行方向前移不够充分。弯道滑跑除类似直道缺点外,向左的倾斜度和侧蹬冰也都存在着一定缺点。分析现代直道蹬冰技术,它的前提条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世界优秀直道栏运动员的比赛成绩以及有关数据就平跑速度、栏间节奏(栏间速度)进行研究并制定出其最佳模式,再根据模式和运动员现有能力水平找到其短期栏间目标距离和栏间时间,从而为我国运动员进行直道栏训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3.2.4 我国选手与国际高水平选手直道蹬冰横向距离测量 本研究选择第18届冬奥会实况录像可分析部分,对女子500 m第2、3、4、6、7名选手和我国4名参赛选手直道蹬冰横向距离进行了测量。以每位选手正前位支撑腿膝盖到冰面的直线距离为标量,测试其两冰刀之间的最大蹬冰间距,见表4与图9。  相似文献   

15.
二、弯道滑跑的基本技术从一个弯道滑跑的动作用期的内容中,我们从研究技术的观点看,基本技术主要是滑行姿势、蹬冰、收腿、平衡条件(支撑)以及它们之间的协调配合关系。 1、姿势设计中国有句俗话:干啥要象啥。我们速度滑冰运动员在跑道滑行时,他也应象个滑行的样子,这个样子也就是我们说的滑行姿势。那么,究竟是什么样的姿势才属于正确的姿势呢?我们认为我国提出的低姿势、大幅度、高频率就是较正确的姿势和滑跑风格,低姿势正符合弯道的技术要求,但在直线上还有一定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国内外优秀女子速滑短距离技战术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此研究是《我国速滑短距离项目技战术攻关研究》的学术总结。由于在研究期间出现了对速滑技术具有重大影响和促进作用的新型冰刀,致使该课题完全改变了原来研究方案,重新将研究工作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7年10~12月,该阶段为中国选手使用传统冰刀阶段,发现我国优秀女短选手分别在起跑技术、膝关节蹲屈角度和平刃滑行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第二阶段为1998年1~3月,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应用新冰刀能力方面较冬奥会前8名选手有明显差距,并对中国选手使用传统冰刀技术环节和中外选手使用新冰刀参赛500m比赛的一些技术环节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我国选手在主要技术环节上存在着一些弱点,提出了改进速滑短距离滑跑技术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基于AMB系统的荷兰Heerenveen数字化冰场所采集的速度信息,对速滑500 m项目优秀选手张忠奇和Jeremy Wotherspoon进行了个性化速度特征分析。为有效地寻找差距和突破差距,初步建立了涉及各区段速度差异、弯道加速率与直道速度保持率、高速区滑跑长度、高速区滑跑稳定性和高速区降速量等内容的分析方法。分析结果可以为个体运动员在速滑500 m项目比赛中采取优化的体能技战术,以及进行与速度耐力相关的体能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女子5 000 m速度滑冰优秀运动员不同滑跑节奏与心率变化的关系,及该项目的最佳滑跑节奏,在实验控制条件下测量10名被试运动员采用3种不同滑跑节奏进行5 000 m滑跑时的心率变化,绘制运动员心率曲线并对心率均值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实验结果:运动员以最优成绩80%强度,采用高弯低直节奏完成5 000 m滑跑时,其心率均值明显低于其他节奏的心率均值;该节奏心率曲线呈现规律性波动形态。结果提示,高弯低直滑跑节奏可能有利于速度滑冰长距离项目中大强度负荷的机体长时间保持恒定心率,有利于运动员创造优异成绩。  相似文献   

19.
用力学原理分析直道滑跑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力学原理在直道滑跑技术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中医药大学87级一名优秀运动员进行了实际操作,并请力学教授进行了指导、帮助,在力学实验室进行了一系列研究计算,从而得出如下论文。作者试图通过研究能对专业运动员直道滑跑技术有所帮助,供教练员、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冰上舞蹈是我国花样滑冰弱势项目,寻找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是提高我国冰上舞蹈运动员的关键。通过对2014年中国杯世界花样滑冰大奖赛冰上舞蹈比赛中外选手的比赛观察,对我国选手在短舞蹈和自由舞的技术和节目内容进行研究,发现我国选手在滑行技术、动作链接、节目完成和身体表现、节目编排以及音乐的表达方面与外国优秀选手之间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在滑行用刃、节目内容上存在不准确、对音乐理解和舞蹈动作不到位等问题。认为我国选手应尽快熟悉花样滑冰国际比赛的程序与规则,加强滑行技术的基础练习,建立专项艺术训练模式,提高花样滑冰冰上动作的艺术表演内涵与深度,才会使我国冰上舞蹈项目整体水平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