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科研经费的投入和科研成果不断增加,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果分析显得十分重要.多投入多产出是高等教育投入产出的基本特征之一,利用DEA模型,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指标体系,对不同院系、不同类型专业相对比分析了某省Z大学的投入产出效率问题,对高校资源配置、规模效益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部高等教育投入的困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西部高等教育资金不足问题,在加大政府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应创新教育投入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民间资金和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以促进西部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主成分分析:1995~2006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一个规模扩张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高等教育投入产出具有总体规模效益,但增长方式呈现粗放模式,高等教育发展以外延式规模扩张追求效益。高等教育产出中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存在明显利益导向,高等教育投资存在效率缺陷,学术性科研产出与投入总量正向关系不明显。整体研究表明: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益必须转变增长方式,完善投入产出机制,使高等教育在规模、速度、质量、效益上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江西省高等教育数据为依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进行综合评价。发现江西省高等教育整体上具有规模效益,但成果性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联程度不高,存在效率缺陷,需建立更完善的投入产出机制,提高质量和优化结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的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历了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由全额负担到投资比例逐步减少、学生受教育由完全免费到缴交逐年增加的培养费和由国家单一投资到社会资本共同投资办高等教育的过程。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来源逐步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形成了以政府投入、个人分摊教育成本和社会力量共同投资的高等教育的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6.
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等教育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办学投入的持续增加。扩招前,财政拨款是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扩招后,办学规模的扩大导致办学投入加大,单靠财政拨款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必须进行高等教育投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建设,以保证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绩效评价:高等教育投入机制改革的政策导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政府公共财政的改革,属于准公共产品的高等教育,在现行的投入体制下,面临许多新问题。树立以绩效为导向的投入产出理念,建立绩效评价制度是高等教育财政投入机制改革的主题。逐步将财政拨款与高校绩效考核挂钩,对于提升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建立绩效拨款新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不断创新,推动了高等教育事业的振兴与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与持续的高校扩招问题密切相关.中国大学通过银行信贷途径获取基本建设投入几乎成为一种普遍行为,并引发了为公众瞩目的所谓高校债务问题,暴露出现行高校投融资体制的缺陷,使得高校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又一次浮出水面.鉴于高等教育的准公共产品性质.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应在坚持市场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原则下,借鉴国际经验,清晰界区有关主体,特别是政府的投资责任.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投融资体制.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教育投入的多元化趋势中,伴随着高校收费政策的实施,学生资助问题成为国家宏观教育政策关注的重点领域.本文在国际高等教育投入和学生资助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高等教育学费和学生资助提出政策建议.争取除学费外的其他社会投入应成为中国进一步筹措高等教育经费的重点;在确定高等教育学费时应兼顾培养成本和人均收入水平;同时要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的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10.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多元化改革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高等教育投资体制改革经历了一个发展过程,目前已初步构建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和个人共同投资的多元化投资体制。但高等教育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还存在投资主体相对单一、政府投入不足、教育成本社会分担体系不健全、政策制度改革滞后等问题。高等教育投资体制要真正实现多元化,必须发挥政府投入的主渠道作用,在政策制度上激发社会和个人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充分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提高高校的教育成本分担贡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