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4 毫秒
1.
一、教材分析:电阻定律是《恒定电流》的内容。它是这一章的基本规律之一,反映了导体的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及电阻率的定量关系,由于在初中时学生只知道定性结论,故电阻定律内容属于发展和提高的范畴。电阻定律课程的目标是:通过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数,得出电阻定律。所以,电阻定律的定  相似文献   

2.
题目实验室里可以用欧姆表来直接测量电阻,图1虚线框内是欧姆表的简化结构图,它由灵敏电流表、电源、变阻器等组成,在a、b间接入一个电阻R,电路中就有一个对应的电流I,即电阻R与电流表的读数I具有一一对应关系。所以,由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就可以知道电阻R大小,为了方便,事先在电流表的刻度盘上标出了电阻的欧姆值。欧姆表在测量电阻前都需要调零,即把a,b两接  相似文献   

3.
替代法测电阻是运用等效替代原理快捷地推理出结论,只运用了一些概念性的电学知识,与电学规律没有多大的关联,而伏安法测电阻则需运用欧姆定律等电学规律测量被测电阻,两种测量电阻的方法在表面上有巨大差异,似乎在测电阻知识体系中出现了一条鸿沟。因此,有必要在教学中讲清楚替代法测电阻服从的电学规律,找出替代法测电阻与伏安法测电阻之间的联系,在测电阻的方法上为学生架起一座融会贯通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戴维宁定理 ,将待测电路等效为一个有源二端线性网络 ,用MicrocalOrigin软件模拟绘制了保护电阻在不同接法下 ,分别流过检流计、保护电阻、待测电路中的电流随保护电阻的变化曲线 ,通过对曲线的分析 ,对保护电阻的作用及使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正中学物理教材中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这一实验,在该实验中,学生没有通过实验直接感知温度对电阻的影响。为此,笔者设计了探究温度对不同导体电阻的影响实验。一、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教材中的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二、教材实验的不足1.实验只探究了电阻的大小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没有设置探究温度对电阻影响的实验,温度高低对电阻的影响在学生中没有明确的认识和感知。2.教材在探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实验时,选  相似文献   

6.
一、纯电阻关系类解题思路(1 )特殊支路 :如“某两接线柱间没有明显的电阻”(即电阻为零 ) ,可用一条导线将两接线柱直接连接起来 .(2 )最小电阻支路 :比较各接线柱间电阻阻值关系 ,寻找最小电阻支路 ,在两个接线柱间连接上最小基本电阻 .(3)最大电阻支路 :分析各接线柱间电阻分配关系 ,寻找最大电阻支路 ,在两个相应的接线柱间连接电阻 .(4)确定盒内结构 ,完成剩余部分 :利用电阻串并联知识及剩余接线柱间的电阻关系 ,画出相应的电阻组成 .例 1 如图 1所示 ,盒内有导线和几只阻图 1值相同的电阻组成的电路 ,盒外四个接线柱为 1、2、3、4,已测得接线柱间的电阻关系为 :R12 =1 .5 R13=3R2 4 ,而 3、4两个接线柱间没有明显的电阻 ,试画出图中方框内电路结构 (要求所用的电阻个数最少 )解析  (1 )特殊支路为 3、4支路 ,没有明显电阻 ,可用导线将 3、4两接线柱直接相连 ,如图 2 (a)所示 .(2 )最小电阻支路 :比较电阻关系知 R2 4 最小 ,在 2、4两接线柱间接入一个基本电阻 R.如图 2 (b)所示 .(3)最大电阻支路 :R12 =3R2 4 ,即 1...  相似文献   

7.
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初中物理“串联电路的电阻”一节的教学中 ,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是教学的重点 ,用等效观点分析串联电路是教学的难点 .为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加深对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认识 ,多种初中教材中都安排了对插孔式和旋钮式电阻箱的介绍 ,并设计了相关的思考题 .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由于电阻箱在初中不作为基本电学实验器材 ,许多教师在教学时也只是将电阻箱实物拿给学生观看 ,随机读几组数据便了事 ,在教学中并没有很好地起到使学生了解电阻箱的功能和加深对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认识的作用 .为此 ,笔者在 Turbo C语言环境下进行了电阻箱的平面模拟演示 ,并通过键盘的输入 ,实现了人机交互功能 ,使学生加深了对电阻箱的使用及功能的了解 ,更使学生在多媒体条件下直观、生动地加强了对串联电路总电阻规律的应用 .二、程序说明与功能运行程序 ,出现主画面 ,如图 1所示 .面板上的四图 1组电阻 (倍率分别是 10 0 0、10 0、10和 1)相互串联在一起 .敲击→、←、↑、↓键 ,选择所需电阻 (电阻边缘变为黄色 ) ;敲击空格键 ,电阻由灰色变成红色 ,表示该电阻已串联在电路中 ,再敲击一下 ...  相似文献   

8.
胡红林  王五生 《邢台学院学报》2010,25(2):107-107,110
接触电阻在实际电路中处处可见,并不陌生,但是全面、正确的解释接触电阻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电磁学实验"低电阻的测量"中,尽管课本对接触电阻作了一些介绍,但是内容不太详尽,几乎每次实验都有一些学生表示疑惑.基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有必要对接触电阻作一详尽的分析.  相似文献   

9.
电阻元件按照它是线性还是非线性、是时变还是定常可以分为四类。如果电阻元件的特性曲线在所有时间都是经过原点的直线,则我们称之为线性电阻元件,如果电阻元件不是线性的,则称之为非线性电阻元件。非线性电阻元件的阻值与电流和电压有关,含有非线性电阻元件的网络称为非线性电阻性网络。非线性元件在工程上的应用十广泛。例如,在电子技术中的整流、放大、振荡及变频等环节都要用到非线性元件。另一方面,严格说来由于实际网络都是非线性的,因此,非线性比线性更具有普遍意义。非线性电阻性网络和线性电阻性网络在分析方  相似文献   

10.
本章课程内容概述本章是在学习电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电压、电阻这两个电学中的重要物理量,进而通过探究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最后介绍了欧姆定律的应用、测量一个导体的电阻的方法及安全用电。  相似文献   

11.
本文在伏安法测电阻的基础上,主要介绍了"伏伏"法、"安安"法及"加R"法三种测电阻的新方法,解决了在没有电流表或电压表时不能采用伏安法测电阻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开尔文电桥中,连线电阻和接触电阻的和称为附加电阻.其数量级为10~(-2)~10~(-5)Ω。由于有附加电阻的存在使测量的结果产生误差,当我们考虑了附加电阻的作用时惠斯登电桥变成了图1  相似文献   

13.
在介绍了液电阻调速器的基本原理的基础上,通过长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脱硫增压风机液电阻调节节能技术应用实例,从设备选型、控制策略、性能参数等多方面着手以提高节能效率,并在改造后进行节能测试、定量的分析,认证了增压风机液电阻调节节能技术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电功、电功率、电热这部分计算中,同学们遇到的绝大多数都是将电能全部转化为内能的所谓纯电阻电路(有些虽非真正纯电阻电路,如电灯,电能并不全部转化为内能,还有一部分转化为光能,但题目一般要求视为纯电阻用电器),偶尔也会遇到非纯电阻电路问题,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含电动机电路,给蓄电池充电电路),在公式的使用上,就要注意公式的适用范围了.  相似文献   

15.
“练习使用万用电表测量电阻”是高中物理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根据现行教材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万用电表的欧姆挡使用方法之后,由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电阻,其中测量一个额定电压220伏,功率60瓦的电灯泡的电阻。教材在课后布置了这样—道思考题:“把你测量的灯泡的电阻和根据额定电压、额定功率计算出来的电阻的大小比较一下,说明这两个阻值为什么不一致?”  相似文献   

16.
一、重点难点突破1.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所以要控制电阻或电压不  相似文献   

17.
电阻的测量历来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高考难点.中学电学实验核心内容是电阻测量,伏安法测电阻是实验的基本方法,其他如等效替代法、半偏法等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化出来的.深刻理解伏安法测电阻要诣是做好实验的关键,在很多复杂多变的测量电阻的电路设计中,其本质思想都是伏安法测电阻.本文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原理出发,给出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电路,拓展一些常用的测量电阻方法.  相似文献   

18.
本文指出了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的最佳定义,总结了电阻联接的类型,对电阻联接中的复杂问题的解法给出例子,为电路中等效电阻的计算提供了典型的方法和启示。 在电路中,电阻器(以下简称电阻)是使用最多的一种元件。由于它的联入,使电路发挥着各种各样的作用,电路中的各种元件及负载,也都具有一定的电阻,所以它们的联接与计算,实质上也属于电阻联接的问题,因此电阻的联接方式和等效电阻的计算,是电路计算的一个重要问题,下面就这个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万能电子拉力机与电阻测试仪的结合,获得能测试材料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电性能变化的压力-电阻测试系统。扩展了万能电子拉力试验机的应用范围,提高了材料压力-电阻关系测试精度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20.
我在讲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功率与电阻大小关系时,画出了教室里的饮水机的简化电路图,让学生分析温控开关S1和S2在水沸腾前后的通断情况、红绿灯的指示情况以及红绿灯电阻R红、R绿和加热管电阻R加热管之间的大小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