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 毫秒
1.
对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曲科宇  曲新艺 《冰雪运动》2003,(1):52-53,81
通过对速度轮滑双推技术(double-push)的历史、动作要领,以及双推技术和传统的技术相比的特点和优越性进行简要的阐述,为广大速度轮滑爱好者及运动员掌握双推技术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以女子专业轮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收集不同速度滑行过程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目的是揭示速度轮滑双推技术的特征.为正确理解速度轮滑双推技术动作,寻找更先进、省力的轮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结论:在一个单步滑行中,随着滑行速度的增加,足底压力中心的变化轨迹在x、y轴的位移变化幅度减小,快速滑行中双推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最大峰值压力主要出现在足跟区或第一跖趾关节区,最大峰值压力区也是压力变化率最大区域;足底压力分布特征与技术动作具有一致性;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蹬动效果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双蹬技术由特殊收蹬技术与普通侧蹬技术构成,其技术关键环节包括浮腿着地技术、滑行中的双支撑、上体摆动、几个关键的关节角度及重心移动五个方面。正确掌握和运用上述技术要领是提高运动水平、突破运动成绩的有效手段。双蹬技术由于上体摆动较大使其更适合长距离、超长距离和马拉松比赛。  相似文献   

4.
对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速度轮滑直道双向蹬地技术的具体研究分析,设计了“双蹬技术”动作周期示意图。对双蹬技术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进行了阐述,并对速度轮滑和速度滑冰界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对2009年世界速度轮滑锦标赛场地比赛中的直道"双向蹬地"技术,带坡弯道滑跑技术、长距离比赛中双摆臂动作、电动计时起跑技术、超越与尾随技术、终点冲刺动作6个方面的技术进行分析归纳.  相似文献   

6.
马国东 《体育学刊》2007,14(5):59-62
为揭示速度轮滑双蹬技术的规律和特征,正确理解速度轮滑双蹬技术动作原理,为寻找更先进和省力的速度轮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运用足底压力分布测试系统,以专业轮滑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获取不同速度滑行过程运动员在双蹬技术一个单步中的足底动力学参数。结果说明足底压力随时间变化是影响速度轮滑蹬动效果的主要因素;不同的足底压力传递特征体现了不同的技术动作,从而形成不同的运动效果;在快速滑行中双蹬技术更有利于保持身体平衡。  相似文献   

7.
孙一  杨岳  孙显墀 《冰雪运动》2007,29(5):38-41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教学实验等方法,系统地阐述了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教学方法.将双蹬技术的教法分为:专门性陆地体能训练、一般滑行体能训练、专项滑行体能训练及双蹬技术的诱导和完整动作4个阶段,为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双蹬技术"体能、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分析探讨了羽毛球推球技术的动作要领和步法移动的训练方法,指出要提高推球质量、掌握正确的技术要领是基础,提高移动速度是关键。  相似文献   

9.
铁路钢桁梁跨度大、刚性强、耐久性好,在我国应用广泛.铁路钢桁梁项推架设作为钢桁梁架设的新方法,在钢桁梁架设施工中运用前景广阔.本文详细介绍刚桁梁顶推架设施工方案及造价分析,以资类似工程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介绍机车事业部“八防”工序关键设备和和数控弯管机辅推液压系统的速度控制,解决弯管过程中辅推速度与轮模外切线速度不一致导致管件表面被划伤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