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法国传媒发行量监督协会(OJD1)的数据,2004年法国付费杂志发行21亿册(1 995~2004年法国付费杂志发行量见表11),其中订阅发行占30%,零售发行占60%,其他付费发行占10%.从表1中可以看到,2004年付费发行量最大的是电视类、女性生活类、居室、手工、园艺和少儿类杂志,发行量分别为8.83亿册、4.23亿册、3921.6万册和3911.5万册.  相似文献   

2.
据近期美国<媒介周刊>网站报道,由于金融危机对杂志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方面的巨大影响,美国一些著名杂志入不敷出,为谋求自救,越来越多的杂志出版商考虑内容付费模式,一些出版商是悄悄地将更多的内容塞进"付费窗口".  相似文献   

3.
江一常 《出版参考》2009,(21):37-37
据近期美国《媒介周刊》网站报道,由于金融危机对杂志的发行收入和广告收入两方面的巨大影响,美国一些著名杂志入不敷出,为谋求自救,越来越多的杂志出版商考虑内容付费模式,一些出版商是悄悄地将更多的内容塞进“付费窗口”。而另一些出版商从《新闻周刊》(Newsweek)到《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杂志,都在致力于探讨多种付费方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动态     
《青年记者》2007,(21):73-74
法国付费报刊发行量5年来首次上升法国媒体发行监督机构OJD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7月至今年6月,法国付费报刊发行量出现微幅上升,尽管增量很小,但5年来连续下跌的趋势终于出现了逆转。根据该机构公布的数据,去年7月至今年6月,法国报刊发行量达到45亿份,同比增加了0.12%。最大的赢家是周日出版的报纸,同比增幅达到6.54%。全国性报纸位居第二,同比增长4.81%。杂志仍然是报刊发行中的输家,除时事类杂志同比有所增长外,总体发行同比下降1.24%。  相似文献   

5.
韩梅 《编辑之友》2004,(6):51-52
免费直投杂志,是个舶来品.它最先盛行于西方,只是近五六年才登陆中国.顾名思义,免费直投杂志有三大鲜明特点:1.无须付费;2.有固定开本、定期出版,与大街小巷漫天纷飞的广告纸、宣传单迥然不同;3.定向发行,将杂志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简要概之,免费直投杂志就是以广告为主要收入来源,靠数据库营销锁定高档人群,把杂志投放到高档社区或者是放在高档消费场所,在目标城市扩张消费影响力.它们定向发行,直接引导消费,已成功融入市民日常消费.  相似文献   

6.
中日版权合作时尚期刊的经营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走在市场化前沿的时尚类期刊经营模式已经从传统的发行主导型转变为广告主导型,这也造成时尚期刊内部存在一种重广告轻发行的通病.众多刊社靠虚报发行数字来获取广告投放,而刊社在报刊零售终端进行付费展示,即只求"看到"不求"卖掉"的做法也已见怪不怪.由于中国广告市场仍处于发展初期,广告主在媒体投放时具有盲目性,杂志媒体的不规范也导致广告主选择杂志媒体时缺乏科学性,广告效果难以检测.随着广告市场的规范,杂志媒体单纯依靠广告盈利的时代已经过去,以巩固广告收入、拓展活动营销、多媒体整合为特点的多元化盈利模式是未来杂志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数字化进程中,报业付费发行(付费墙计划)产生的经济效益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但在信息自由和数字平等权等社会效益上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选取《纽约时报》作为分析案例,不仅因为它是付费发行模式的先行者,更因为它曾是付费发行模式的失败者。减少或消除付费发行障碍产生的消极影响,破解数字化报业发展与盈利困境,探索新的发展与盈利出路,不仅对推进全球报业数字化意义重大,而且对重塑整个数字新闻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进程中,报业付费发行(付费墙计划)产生的经济效益释放出积极的信号,但在信息自由和数字平等权等社会效益上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选取《纽约时报》作为分析案例,不仅因为它是付费发行模式的先行者,更因为它曾是付费发行模式的失败者。减少或消除付费发行障碍产生的消极影响,破解数字化报业发展与盈利困境,探索新的发展与盈利出路,不仅对推进全球报业数字化意义重大,而且对重塑整个数字新闻业也将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美国是世界上杂志业最发达的地方,大致有19419种杂志。根据美国发行稽核局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86%的杂志是通过订阅发行,杂志发行量为3.21亿份,13%通过单本售卖发行,发行量为4797万份,2006年美国杂志总发行量为3.69亿份。从2006全年发行收入来看,订阅收入为67.98亿美元,占总收入的69%,而零售收入为31.12亿美元。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杂志业最发达的市场。根据美国发行稽核局最新统计数据,2006年,美国杂志总发行量为3.69亿份,86%的杂志是通过订阅发行的。从2006年全年发行收入来看,  相似文献   

11.
据艾媒咨询发布的《2017年中国知识付费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在知识付费平台的运营模式、知名度、满意度、付费意愿度等排名中,得到APP均取得不错的成绩.得到APP是行业的新丁,从发行第一天到现在历时两年多时间.本文结合个人在这个新出版和知识服务领域的所见、所闻及所得,与大家分享一些认识与想法.  相似文献   

12.
叶新 《出版参考》2005,(18):33-34
贝尔德·戴维斯是美国资深发行专家,四年来一直关注美国杂志发行市场.近日,他根据去年底美国发行稽核局公布的发行数据,剖析了美国消费类杂志发行市场的近况.他认为,2001年~2003年,一切都表明美国杂志出版业正在遭受纠正其过于"浮肿"的发行水平环境的阵痛.到2004年,下滑趋势暂时得到遏制.这表明美国杂志业比较看好杂志发行量的增长,而大杂志出版商们对有意缩减发行量水平这一策略一直存在着矛盾,很难做出明智的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凤一 《青年记者》2017,(24):56-57
为应对新媒体挑战造成的盈利困局,传统媒体推出了数字报纸付费墙,即为其数字内容建立的网上付费模式.付费墙建立在互联网广告收入远超纸媒收入的背景下,是传统报业发行模式变革的一种尝试,目的就是通过收费方式探索纸媒盈利的新途径.以《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欧美报业曾经是付费墙模式运用效果最优的传统媒体,但在多种因素冲击下走上了曲折发展之路,其经验具有特殊性,同时也具普遍性.推及我国现状,新媒体变革在为传统报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造就了公民付费意识增强的客观实际.付费语音问答产品“分答”上线伊始,便获得千万用户注册;《好好说话》、喜马拉雅精品课程等付费栏目上线后,也都取得骄人的成绩.  相似文献   

14.
中美杂志对比显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今年8月的"首届中国期刊广告论坛"传出的消息,我国2004年的杂志广告总额为20.3亿元,比上年下降了16.74%,这一数字是美国消费类杂志广告总额的1.15%.而我国2004年杂志的定价总金额为129.91亿元,是美国发行收入的15.21%.两项指标对比,我国杂志与美国有着不小的差距,值得业内人士高度重视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5.
"付费墙"要不要留漏洞? 实际上,"付费墙"并非《纽约时报》的首创,传统媒体在其网站中实行"付费墙"模式早已有之.1997年,《华尔街日报》率先实施在线付费阅读,最初采用的收费方式是对网站所有内容进行收费,后来改用分类内容的付费墙模式.10年内,《华尔街日报》网站注册用户超过了100万.截至2011年9月,其数字版付费订户已经超过53.7万.同样,《经济学人》杂志也采取了类似模式,而它的数据更加夸张:25%选择订阅网络版、25%选择订阅纸质版,剩下的50%选择两者都订.  相似文献   

16.
叶新  姜思烁 《传媒》2004,(4):48-50
为什么杂志发行如此重要?对消费类杂志来说,发行收入是其主要的收入来源.虽然许多杂志通过广告赚取利润,而不是发行量.但杂志广告商需要有发行量的保证.一般说来,发行量越大,杂志控制广告商的可能性就越高.  相似文献   

17.
女性消费类杂志分为两类:传统的女性杂志以销售(发行)为主,现代的女性杂志以广告为主。为什么“社办期刊”在女性消费类杂志这块会遭遇滑铁卢,原因就是不明白什么叫做卖读者,或者明白了还做不到——体制不支持。  相似文献   

18.
英国发行稽核局(ABC)2005年上半年的审计数字显示,英国杂志零售数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比上年上升6.1%.就已有杂志而言,零售则比上年同时期和上年整年分别下降2.7%和2.5%.这也表明了新创杂志对整个市场的冲击力.以下从各个杂志类别加以分析并考察前20名的变动情况:  相似文献   

19.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在这股数字化浪潮的裹挟下相继开始改变自身的经营模式与理念,适应新的时代变局.在此背景下,传统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也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开辟新的盈利渠道成为重要一环.数字化订阅不仅成为报业收入新的增长点,同时也对其内容产制和发行运营模式的更新换代产生了一定影响.目前,各大报纸普遍采用的是“付费墙”模式.在互联网思维日益普及和深入的今天,从“付费墙”过渡到“付费桥”成为一股新的潮流.  相似文献   

20.
美国杂志发行量来源中,订阅占85%以上,对美国杂志市场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就订阅方式而言,主要有邮寄直销、电话推销、公共场所订阅、内插广告促销、网络发行等多种方式.2006年,这一订阅渠道格局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呢?网络新技术将对此产生怎样的冲击呢?美国<发行管理>杂志近期刊登专文对此作出了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