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画,是我国小学绘画课程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小学生的成长和优良品格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不断发展,很多科目开展了趣味教学,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而在小学国画课程中,很多专家也在针对趣味教学,进行深入的探索,以期逐渐提升小学生对国画的认知,培养小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这对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国画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内容,其艺术价值溢于言表。但由于我国国画数量过于庞大,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教师表示不知道从何下手。对小写意花鸟画在国画教学中的三种优势进行解析,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相似文献   

3.
开展国画课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充分挖掘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培养热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情结,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国画教学可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传授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一步了解中国绘画的历史渊源与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热爱国画的热情,使学生掌握国画的理论知识和艺术手法,丰富其他美术专业课程的艺术表现形式,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4.
文化自信与语文教学息息相关。小学语文教学是传承和表达文化的重要工具,也能够促进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和对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理解,如果小学语文教育中忽略了对中华文化的介绍和传承,或是缺乏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尊重,会导致学生对我国文化缺乏认同感、创作能力和思维水平不高、对多元文化缺乏理解和尊重等系列问题,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小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文化、注重感受文化独特魅力和价值等,增强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语文 教材的必选内容、诵读经典,是小学生的必修课。我国的古文 学博大精深,需要学生具备古代文学阅读能力与鉴赏能力,加 强诗歌的教学,助力我国诗歌文化的传承,就应该从小学教学 抓起。小学阶段就对学生进行诗歌的教学熏陶,在小学生的知 识体系中初步建立起诗歌的“语境”、感悟传统文化的“意境”,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与理解能力,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学习 热情,提升学生的古文素养。  相似文献   

6.
<正> 国画是中师美术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三年制中等师范美术教学大纲(试行)”对国画教学的目的要求是:“使学生了解我国民族传统绘画的基本知识,初步掌握中国画的传统表现形式”。要实现这一目的,首先要明白国画的显著特点是讲究笔墨功夫,它以线造型.以笔立其形质,即所谓“无笔无墨不成画”。在技能方面,国画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通过临摹学习传统笔墨技法。  相似文献   

7.
在小学教学中,美术教育的传统方法是摹本教学法,即学生在教师的示范下一笔一画地临摹范作的线条和色彩。这种教学方式由于范本固定、形式单一,再加上所选择国画范本大多超越了小学生的感知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被动参与现象较为明显,对美术课程和国画认知的兴趣得不到有效引导、开发,是对青少年儿童发展美育潜能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国画是我国传承至今的传统文化之一,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学生就已经接触到了国画的相关知识,然而由于教学条件有限,导致初中美术课程关于中国画的教学成果不是很好,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我国国画继续传承、发扬与创新。传统文化是祖国的根基,必须要持续传承,发扬与创新也是必要的。本文就初中美术课程中的国画教学策略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画既是我国特有的艺术形式,又是我国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因此,美术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兴趣出发,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国画,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国画,感受中国画所蕴含的意境,体会中国画的笔墨韵味,夯实学生的绘画基础。  相似文献   

10.
魏从容 《湖北教育》2004,(11):53-53
写意国画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美感强烈。让初中学生学习写意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热爱的情感,能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写意国画的教学历来是中学  相似文献   

11.
写意国画文化内涵深厚,形式美感强烈。让初中学生学习写意国画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热爱的情感,能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但写意国画的教学历来是中学美术课程的薄弱环  相似文献   

12.
周礼娟 《广西教育》2012,(25):87-87
国画,是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瑰宝,是人类绘画史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在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中,有很多国画的教学内容。写意是国画的基本特点,而小学生的思维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很多学生对于国画中的写意并不是很理解。教师在教学中过多地向学生强调国画的基本特点和绘画技巧,导致很多学生对国画的学习产生畏惧心理,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3.
在我国五千年的漫漫历史长河当中,古诗词已经逐渐成为了传统文化不可缺少的文化精髓,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见证者之一。而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古诗词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内容,展开古诗词类的教学,可以让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初步的了解。教师引导学生探索以及记忆古诗词,可以让学生的记忆力增加,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拥有初级语言审美的能力,促使学生的综合素养获得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讨论了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如何传承传统文化,以供相关工作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程辉 《广西教育》2014,(19):166-167,174
从国画欣赏、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价值观与道德观、传统文化以及学生创作国画的基本功等多维度思考如何展开国画教学,以为国画教师提供可供思考的教学理念,促进培养体现民族文化修养的国画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王环 《当代家庭教育》2023,(20):149-151
语言作为人类沟通和交流的工具,是文化的载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之一,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因此,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被纳入了我国当前教育体系的各个阶段,学生们学习英语的重要性日渐凸显。然而,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缺乏成熟的辨识能力,也是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一些西方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不良影响,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积极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而帮助这一代小学生建立起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基于此,本文旨在针对传统文化融入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研究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书法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瑰宝,是我国重要的传统文化。培养小学生的书写基本技能和书法欣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不仅能够提高小学生的爱国之情,还能够促使小学生养成正确的书写习惯,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书写,加强监督和引导,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文章主要探讨提高小学生书写水平和书法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希望能给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7.
民族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还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拥有自身独有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因此在高校民族舞蹈教学中和传统文化实现融合是当前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所以,高校需要在了解当前民族舞蹈教学和传统文化融合现状的基础上,通过更新教师教学理念、创新舞蹈教学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文化教学能力等方式来促进民族舞蹈教学和传统文化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是小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的重点学科之一,应用题教学更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点,也是很多小学生学习的难点,对于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应用题,在传统的数学教材中知识点比较分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关注学生解题技巧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学习效果不佳,学习负担沉重,而随着新课改的不断进行,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突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小学语文是小学整体教学范围里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环节,是学生接触语文、学习语文的一个组成环节。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文字应用能力,更是继承了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我国文化的创新和传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但是由于各种内在外在的原因导致小学语文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普遍不高,制约着小学语文教育的发展。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更加重视教导小学生学习语文的教学策略,小学生年龄小,刚刚接触语文知识,需要语文教师的足够重视,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主意识,让学生可以在刚开始接触语文就培养出学习兴趣,这才是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更是博大精深,这些传统文化蕴藏着哲学思想及深远道理,对于国家的管理及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对于初中生的语文教学,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扬文化精神,让古人的智慧与思想引领和伴随着学生学习的脚步。在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所了解,还能在文化的熏陶下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其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