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0 毫秒
1.
本文就通俗艺术和高雅艺术的性质和作用作了阐述,就二者与高校艺术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对高雅艺术如何争取大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3.
杨宝玉 《华章》2007,(9):189-189
现代社会虽已高度发达,但并没有为现代艺术提供丰富的创作源泉.相反,是原始艺术成为现代艺术获取创造力、生命力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4.
艺术创造对艺术个性的追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艺术创造过程中,是追求审美的艺术个性,还是追求哲学认识论的概括性,成为一个长期悬疑的问题。艺术典型理论的基本倾向性是认识论的“普遍性”意义。这是一种艺术追求的迷失。我们必须清楚艺术创造应该追求什么?艺术的“普遍性”又是什么?否则,就会迷失艺术创造的努力方向。我们认为艺术创造应该指向对艺术个性的孜孜追求。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深化对人的理解,以及艺术对象、艺术主体和艺术个性之间的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5.
艺术是通过不同的行为方式来展现不同艺术魅力的。艺术行为是艺术创作者不可缺少的认知和感悟世界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方式。艺术教育的最终成果必须通过艺术行为来体现。艺术行为首先要在现实生活中通过艺术实践获得。通过不断的艺术实践认知,最终通过艺术行为来实现艺术作品的创作。艺术实践必须进入到社会生活当中,带着一种艺术的审美,对视觉、形式的思考,去观察现实生活并借助艺术教育的内容来完善艺术认知、艺术技能,从而提升个人的艺术素质和艺术作品的品质。  相似文献   

6.
艺术生由于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在专业课上,因此,文化课大多“先天不足”,表现为基础薄弱、时间紧迫、存在心理障碍等。虽然艺术生在英语学习方面存在上述种种“短板”,但也并非无可救药、无计可施,还是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实践表明,艺术班的英语教学也得十分讲究“艺术”,包括选材的艺术、教法的艺术、训练的艺术等,从而使艺术生的英语学习同样也能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张玉亮 《文教资料》2006,(13):150-152
21世纪是一个知识多元化的时代,艺术教育是当今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教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艺术的分类(即五种艺术表现形式)把握高校如何发展艺术教育;明确艺术教育的发展方向:注重艺术知识全面性、提高审美水平、崇尚真善美,从而更全面、更有效地推动我国艺术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艺术人类学与艺术教育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不断地思索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源、思索文明进步的得失、体味人类原本的自然生命力,以文化人类学的观点阐释艺术, 对于走出审美误区,回归艺术的"纯"与"真"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当下的艺术教育也有着新的启示和新的视野艺术人类学与对物质的研究密不可分,本文拟从这些角度对艺术做一些新的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艺术与艺术教育这两个概念属于不同的学科范畴。前者属于方法论范畴,是指在对学生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教育方法、手段、技巧合乎规律而卓有成效地运用;后者属于内容范畴,是指以艺术知识为特定教育内容而对教育对象实施的教育,当然实施教育仍需要运用教育艺术  相似文献   

10.
现今社会,计算机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特别是图像技术对艺术的影响甚大,大量的新媒体技术使三维图像与动画的视觉表达越来越细腻,也打破了传统的思考和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1.
12.
随着艺术市场的不断发展,艺术与金融的关系逐渐紧密,艺术银行作为艺术金融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各种形式的运作模式在多国都有所发展。我国艺术银行的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受艺术市场环境以及发展基础的影响还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网络艺术——艺术与科学技术的融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与艺术是难以分离的。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的开发就是当今科技与艺术融合的新起点。由计算机艺术发展起来的网络艺术 ,标志着科学技术与艺术在新的文化历史时代 ,继摄影、电影、电视艺术之后又一次从探索人类的两个绝对抽象观念的对立中互相影响、渗透 ,最后走到了一起 ,也证明网络艺术在新的世纪所要积淀的正是科学技术与艺术完美的结合  相似文献   

14.
究竟现代主义艺术是如何转向后现代主义艺术的呢?首先是在两个总体性概念下的转换:即由历时性转向共时性,或称之为历史意识和深度解释的存在转向历史意识和深度解释的消失;其次是艺术家讲求个性风格与自我的中心转向仿像的机械复制与观念的“去中心”,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现代主义艺术之“焦虑”向后现代主义艺术之“耗尽”的新病态的转换;最后是追求自律的审美观念转向商品化倾向的消费观念。艺术以至文化中的这些逻辑转换关系,为我们确定了现代主义艺术和后现代主义艺术这两个不同文化分期的艺术内容。  相似文献   

15.
录音技术为历史上的伟大演出作了真实的记录,并为扩大受众作出了技术支持。同时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炮制"音乐和"假唱"现象也因此而泛滥。复制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支持者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矛盾不可避免,对立却大可不必。  相似文献   

16.
艺术教育与教育艺术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艺术教育以其实施美育的特殊功能和途径,对促进人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教育艺术则是不同门类教学中所共有的、最能充分体现"教育"本质的"艺术"活动。当前素质教育的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深度和广度以及紧迫性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树立现代化的教育艺术观,研究探讨教育艺术对教育的作用和影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因其卓越的艺术作品和独特的历史内涵在世界艺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高尔基曾说过,俄罗斯人民在艺术领域和心灵创作中展现了惊人的力量,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学、杰出的绘画和独树一帜的音乐,这也使得整个世界为之赞叹。这些成就与艺术创作史为俄罗斯艺术教育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成为世界优秀的艺术文化遗产。一、艺术教育的内容远不止于美术与音乐一直以来,俄罗斯将中小学作为学生学习艺术,发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最佳阶段。当前,俄罗斯中小学实施的艺术课程大致分  相似文献   

18.
在欧洲的中世纪,具有浓厚基督教神秘色彩的“哥特式”成为当时最典雅的艺术风格。哥特式艺术是西方中世纪艺术中最高的艺术典范,从艺术宗教学的角度对哥特式艺术的形式及其内涵作了细致分析,尤其是对其在艺术史上的积极意义给予了相关的解读,其中还原哥特式艺术对中世纪人的强烈的感官体验则为解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朗诵根植于文学作品,拥有艺术的土壤.文章从艺术传达角度研究朗诵言语的建构材料和生成策略.在朗诵艺术中要创造出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艺术形象,在于对文学语言的感悟力和声音形象的塑造力,朗诵主体只有把审美认知、独特体味融入有声语言,才能实现对文本的审美超越,获得有声语言的活力.  相似文献   

20.
歌唱艺术是歌唱者把自己对歌词和音乐的理解用优美的歌声传达出来。它集发声歌唱与艺术表演等方面技能 ,用综合表现的形式来完成歌曲的二度创作的任务。在声乐教学中我们发现 ,有的学生具有良好的声音条件 ,也掌握了一定的发声方法及技巧 ,但唱出的歌却显得呆板苍白 ,缺乏动人的魅力。这是因为他没有深入理解歌曲的内涵 ,没有领会歌曲的意境 ,即使嗓音条件好 ,也难以做到动人的歌唱。相反 ,一些优秀的歌唱家之所以受到了观众的喜爱 ,除了具有良好的嗓音和高超的技巧外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歌声准确生动地表达了歌曲的内容和真实的情感 ,引起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