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世纪40年代我国小品散文创作呈现成熟绰约的一面,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散文大家。梁实秋就是我国20世纪40年代小品散文创作丰收期的杰出代表,其《雅舍小品》是他散文的代表作。在《雅舍小品》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真实自然而儒雅淡泊的梁实秋。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而特殊的历史贡献,在散文理论方面大力提倡小品散文,确立了小品散文在现代散文中的重要地位,并在研究散文流变方面对现代散文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散文创作实践方面,周作人的独特的美学追求、文体和语言的革新,促进了中国现代散文创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改革开放经济飞速发展的新形势,愈来愈多的人无暇慢悠悠地阅读那扬扬洒洒又无实际内容的长文章,喜欢看那些有真情实感又有知识性趣味性的短文,于是曾一度被冷落的散文,特别是小品散文精品大受读者欢迎。周作人、贾平凹两位著名作家写了许多受人欢迎的小品散文,其成就是很高的。细读周、贾两人的小品散文及有关评论,我们发现,尽管两人时代不同,经历不同,思想道德文化素养诸方面也有许多不同处,所写的小品散文在思想内容、表达方式、语言风格等方面多有不同点,但也有一些相同或相近的地方。本文想就这两位作家小品散文的异同点作一些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 抒情和叙事散文一直是现代散文的两大分支。在新文学萌生时稍晚于杂感,几乎和小品散文同时起步,标志着文学革命重要成就的一翼。其实小品散文有的偏于抒情,有的偏于叙事,亦可归于此二类;反之一些篇制较小的抒情、记事散文,甚或某些杂文亦  相似文献   

5.
王长军 《天中学刊》1998,13(6):66-68
在现代文学中,唯独散文作品存在着突出的同题现象。杂文的同题现象绝无仅有。报告文学因有多次统一命题征文活动而产生了大批量的同题作品。小品散文的同题现象格外明显,多者一个题目拥有八九篇作品。其成因,与小品散文的一些艺术特征有着直接关系。对现代散文同题现象进行研究,汇集同题散文作品,对同题散文作品进行比较研究,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报刊上经常见到“知识小品”、“科学小品”、“文学小品”、“讽刺小品”等等,电视里也常出现“电视小品”。那么,什么是小品呢?它是一种什么文学体裁呢? 对于,“小品”的定义目前仍有争论:有人说小品即散文;也有人说小品是散文的一个分支,还有人认为一切杂文都是小品。对此,我们不妨看一看小品的特征:首先,它篇幅短小。小品的名称最早来自四世纪的佛经翻译,那时有个叫鸡摩罗什的高僧翻译了《般若经》,  相似文献   

7.
《现代十六家小品》对现代,主要对五四时期小品(散文)的史程和作家的创作,进行了富有识见的论析与解读。其价值不仅在于较为清晰地给出了现代散文小品发展的战史线索、展示了其时散文存在的基本形态,而又也见之于编著者所确立的散文批评范式。政治上操持“左倾”立场的阿英,自觉将社会——历史学的批评方法,娴熟地运用于散文研究之中;文学史家眼光的禀具,使阿英研究作家作品不孤视独取,而能从散文史的进程中把握意义。这种“双重关联”:既关联社会历史,又关联散文历史,成就了《现代十六家小品》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8.
明清清言小品是一种特殊的散文体式,其体制精短、表达明快、文辞雅洁,这些作品的审美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意蕴之美、结体之美和笔墨之美。清言小品属于微型文学,是诗的散文,散文的诗,较之于普通意义的散文作品,它的语言更具美的特质和韵味。  相似文献   

9.
周作人是新文学运动中最优秀的小品散文作家之一。周作人虽被归之于论语派,但周作人的散文风格与论语派却有诸多不同。笔者以30年代及其前期周作人小品散文为考察对象,分析其小品散文的幽默特色,认为周作人的幽默风格在30年代初期明显呈现出由辛辣向闲适的转变,而这种转变是由于周作人致力于摆脱政治羁绊,经营“自己园地”的“言志”文学的主观努力造成的。  相似文献   

10.
前一段时间,郭初阳老师在一个散文教学的主题活动上,执教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的两则散文小品。这一课郭老师以其独特的视角、独特的解读、独特的设计让所有的老师(也包括上课的学生)记住了他的散文教学,也记住了法国作家于勒·列那尔和他的两则动物散文小品:《天鹅》《蟋蟀》。  相似文献   

11.
周作人是散文大家,他既写作小品散文,又在理论上有明确的主张.其写作言志抒情,多以个人性情为主.  相似文献   

12.
<正>梁实秋是中国现代散文大家,其散文文笔简洁、平实,风格恬淡、雅朴,字里行间充满幽默风趣,三言两语蕴涵人生哲理。其代表作《雅舍小品》与《秋室杂文》,被朱光潜称为"对于文学的贡献在翻译莎士比亚的工作之上"。《雅舍小品》更是风行全世界,先后印行300多版,创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发行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13.
贾平凹的哲理散文<丑石>,曾把我的心襟摇荡了无数个日夜:丑到极处,便是美到极处,这样的文字无论怎样咀嚼,总感到韵味无穷.如今,拿来让学生欣赏,便能以理晓谕:这就是韵味,散文的韵味,散文小品的哲理韵味.于是,我的脑际始终盘桓着这样的问题:散文小品的写作,如何缀上哲理的花絮?思忖之后,便悟得需如此这般--……  相似文献   

14.
张恨水的小说成就极高,但其散文创作同样不容忽视。他在不同的散文领域均有所涉猎,艺术性散文以《山窗小品》为代表,成就最高。其散文艺术风格最大的特征是冲淡闲适,注重趣味。在现代散文史上,他是不应被遗忘的散文家。  相似文献   

15.
郭沫若文艺散文,数量尽管不多,但却是“五四”以来我国散文园地里的艺术珍品。早在三十年代中期,阿英同志在编选《现代十六家小品》时,就已经把郭沫若算作一“家”而加以推崇。他在《“郭沫若小品”序》中说:郭沫若以“一代的不朽之作,而激起小品文运动的大的狂浪,予以不少的推动力。现在的青年读者,未读郭沫若小品的人,大概是没有的吧。”其影响之大,于此可以想见。本文对郭沫若文艺散文的思想和艺术成就试作一简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郁达夫是一位影响广泛又有着传奇色彩的著名作家.郁达夫文学创作的初期以小说为主,进入三十年代逐渐转入以散文写作为主,并在散文创作中逐渐成熟并形成自己自然畅达.热情坦荡的鲜明风格.在散文创作中郁达夫善于运于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进行创作,有小品、书简、游记.杂文、日记体、传记体等等,形式虽然多样,风格却很统一,《故都的秋》即是作者小品创作中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和人们审美需求的多元化,当代文坛兴起了“散文小品”热。许多现当代乃至明清时代作家的散文小品被重新结集出版,编成系列推出,并被冠以“幽默人生”、“诗意人生”等众多名目。可你知道最早倡导这种“美文”的人是谁吗?他就是周作人。周  相似文献   

18.
梁实秋创作于抗战期间的《雅舍小品》令其声名远扬,也奠定了他一代散文大家的地位。其散文内承外引,将明清小品文与英国随笔的特点结合起来,并承袭了五四以来闲适散文传统,家常闲话,人生世态,皆涉笔成趣,独具个性。  相似文献   

19.
郁达夫是“五四”以来的一位有重大社会影响的小说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散文家。在他留下的三百万字的创作中,散文的数量几乎不亚于小说。有小品、游记、随笔,有杂文、书简、日记和传记。情韵清新,形式多样,充分体现出一位富有艺术修养的作家的创造才能。其中尤以叙事抒情小品、游记和文艺随笔更具异采,成为郁达夫散文创作中的珍品,并由此铸成了他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艺术风格。郁达夫的散文创作,随着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曲折的思想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作人的小品文由前期浮躁凌厉之巅向平和冲淡之谷转变,追求一种闲适蕴藉、“自我表现”的趣味之风;但透过其柔和的笔调,却又可以发现其散文貌似平淡实质蕴含“苦”和“涩”之味。由此,构成了其小品散文存在平淡与苦涩矛盾对立纠缠的二元风格。具体言之,“平和冲淡”不是周作人散文的唯一风貌,“凌厉苦涩”也不是周作人散文的仅有格调。周作人的散文风格是既“平和冲淡”又“凌厉苦涩”的,是由辐射性与内敛性这二元相结合的统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既对立又纠缠。周作人小品散文纠缠于二元之间的复杂风格,既让我们看到了其散文丰富多彩的一面,也有利于我们进一步了解其颇受争议的一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