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猫号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  相似文献   

2.
猫说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猫’。"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猫’。"又客说之曰:"大风飚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斯墙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故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本真哉!"(选自明·刘元卿《应谐录》)  相似文献   

3.
猫名     
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  相似文献   

4.
不耻下问     
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译文:子贡问道:"孔文子死后的称号为什么叫做‘文’呢?"孔子说:"他聪明勤奋又爱好学习,而且不以向不如自己  相似文献   

5.
《列子·说符篇》有云 :“白公问孔子曰 :‘人可与微言乎 ?’孔子不应。白公问曰 :‘若以石投水 ,何如 ?’孔子曰 :‘吴之善没者能取之。’曰 :‘若以水投水 ,何如 ?’孔子曰 :‘淄渑之合 ,易牙尝而知之。’白公曰 :‘人固不可与微言乎 ?’孔子曰 :‘何为不可 ?唯知言之谓者乎。夫知言之谓者 ,不以言言也。争鱼者濡 ,逐兽者趋 ,非乐之也。故至言去言 ,至为无为。夫浅知之所争者末矣。’白公不得已 ,遂死于浴室。”张湛于“争鱼者濡 ,逐兽者趋 ,非乐之也”下注云 :“自然之势 ,自应濡走。”杨伯峻先生《列子集释》云 :“伯峻按 :《吕览·举难…  相似文献   

6.
《周易正义》曰:“其《周易》系辞,凡有二说:一说所以卦辞爻辞并是文王所作,知者,案《系辞》云:‘《易》之兴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忧患乎?’又曰: ‘《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又《乾凿度》云: ‘垂皇策者犠,卦道演德者文,成命者孔。’《通卦验》又云:‘苍牙通灵昌之成,孔演命,明道经。’准此诸文,伏羲制卦,文工系辞,孔子作《十翼》,《易》历三圣,只谓此也。故史迁云:‘文王囚而演《易》’,即是‘作《易》者其有忧患乎?’郑学之徒,并依此说  相似文献   

7.
段玉 《现代语文》2007,(1):123-125
一、刀舠[(舟周)]与舟 善假于物是人类文明的征象.上古刳木为舟,假舟以渡.可以想见,舟小.《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曾不容刀……"其笺"小船曰刀".《释文》又说"刀,如字,字书作‘舠’,〈说文〉作‘(舟周)’并音刀."其疏"上言一苇桴筏之小,此刀宜为舟船之小,故云‘小船曰刀’".《说文》"(舟周),小船也".《玉篇》"舠,小船形似刀." 吴均  相似文献   

8.
《唐阙史》载:“唐咸通中,俳优人李可及滑稽谐戏,独出辈流,虽不能托谊讽喻,然巧智敏捷,亦不可多得。尝因延庆节,缁黄讲论毕,次及倡优为戏。可及乃褒衣博带,摄斋以升座,自称三教论衡。偶坐者问曰:‘既言含博通三教,释迦如来是何人?’对曰:‘妇人。’问者惊曰:‘何也?’曰:‘金刚经云:“敷坐而坐。”有夫有儿,非妇人而何?’上为之启齿。又问曰:‘太上老君是何人?’曰:‘亦妇人也。’问者益所不谕,乃曰:‘道德经云:“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何有患?”若非妇人,何患于有娠乎?’上大悦。又问曰:‘文宣王(即孔子——笔者)何人也?’曰:‘妇人也。’问者曰:‘何以知之?’曰:‘论语云:“沽之哉!沽之哉!我待价者也。”若非妇人,待嫁奚何?’上意极欢,宠锡颇厚。”  相似文献   

9.
<正>《历代名画记·张僧繇》中有"金陵安乐寺四白龙不点眼睛,每云:‘点睛即飞去。’人以为妄诞,固请点之。须臾,雷电破壁,两龙乘云腾去上天,二龙未点眼者见在"这样的语句,其  相似文献   

10.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说:“秦王饮酒酣,曰: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赵王鼓瑟”。 “奏瑟”,教材上注为“奏瑟,弹瑟,下文‘鼓瑟’同。”案:《说文》:“奏,进也”。本篇下云:“赵王鼓瑟。秦御史前书曰、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赵王所为,秦御史所书均为“鼓瑟”,“奏”“鼓”区分甚明。又下云:“蔺相如前曰:‘赵王窃闻秦王善为秦声,请奉盆缻秦王,以相娱乐。’秦王怒,不许,于是相如前进缻,因跪请秦王。”北京大学编《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一本‘奉’作‘奏’。”秦方“请奏瑟”,赵王“请奏盆缻”,针锋相对,何其  相似文献   

11.
7、《象》曰:“云上于天,需。君子以饮食宴乐。” 孔颖达《周易正义》曰:“坎既为险,又为雨,今不言险雨者,此象不取险难之义也,故不云‘险’也。雨是已下之物,不是须待之义,故不云‘雨’也。不言天上有云,而言‘云上于天’者,若是天上有云,无以见欲雨之义,故云‘云上于天’。若言‘云上于天’,是天之欲雨,待时而落,所以明‘需’大惠将施而盛德又亨,  相似文献   

12.
从前有个叫齐奄的人,他家里养的一只猫花纹很像老虎,自以为非常奇特,就称它为"虎猫"。齐奄非常喜欢这只猫,经常在家里来客人时,抱"虎猫"出来炫耀。有一天他请客人吃饭,又把"虎猫"抱了出来。客人们知道他喜欢这只猫,为了讨好他,争着借这只猫大拍马屁。"老虎虽然勇猛,但是,不如龙神奇。我认为应该叫‘龙猫’才对。""不妥,不妥。龙虽然神奇,但是如果没有云托住,龙就没法在天上飞了,所以我觉得应该叫‘云猫’。"  相似文献   

13.
韦曲花无赖,家家恼杀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仇兆鳌注引《杜臆》语说:“此诗全是反言以形容其佳胜。曰‘无赖’,正见其有趣;曰‘恼杀’人,正见其爱杀人,曰‘好禁春’,正是无奈春何;曰‘钩衣’,‘刺眼’,木可憎又转觉可喜。”又云:“按此诗所言,若以二语括之,即‘剑南春色还无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鉴赏》2003,(11):21-23
齐宣王见颜斶,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宣王不悦。左右曰;“王,人君也;斶,人臣也。王曰‘斶前’,斶亦曰‘王前’,可乎?”斶对曰:“夫斶前为慕势,王前为趋士。与使斶为慕势,不如使王为趋士。”王忿然作色,曰:“有说乎?”斶曰:“有。昔有秦攻齐,令曰:‘敢有去柳下季垄五十步而樵采乾,死不赦。’令曰:‘有能得齐王头,封万户侯,赐金千镒固。’由是观之,生王之头,曾不若死士之垄也。”宣王默然不悦。……  相似文献   

15.
《长歌行》诗第一首首句为:"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对于"朝露待日晞"注者释云:"(葵)受到朝露滋润,白天阳光照耀。晞,晒,照耀。"晞:《说文》释云:"乾也。玄莫书引作‘日乾曰晞’"。《小雅》‘湛湛露露斯,匪阳不晞。’《传》曰:"阳,  相似文献   

16.
台阶     
刘基  陈琳 《现代语文》2005,(11):17-17
公孙弗忌,弱其邻之老而谋食饮之,裒(pu)其徒谓之曰:‘彼予邻之叟也,富而啬,吾将与若往食饮之。’其徒曰:‘彼虽富而甚啬,其奚以食饮之曰:‘我且盗之。’其徒皆愀然。明日又欲往,其徒曰:‘子之谋鄙,盍更诸?’曰:‘我将胁而取之。’其不从者半,弗果往。他日,又曰:‘请以贷先为之市,具礼召主人而酬酢之,多取物而日稽其直,且速其子弟以为常,不数岁,吾将竭其藏,何如?’其徒皆欣然从之。明刘基《郁离子》ó译文:公孙弗忌认为他的邻居老弱可欺,便决定把他的财产弄过来。他把狐朋狗友召集到一起,说要去偷邻居的东西,同伙们因害怕而不愿去干;第二天,…  相似文献   

17.
一北宋词人张先曾以“张三影”自矜,事见《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三十七引《古今诗话》。有客谓子野曰:“人皆谓公‘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目:“何不目之为‘张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堕轻絮无影’,此余平生所得意也.”《后山诗话》亦云:“……世称诵之,号‘张三影’。”而在生活交际之中,上流社会亦常以张子野的写影妙句为雅谑。《遁斋闲览》云:“宋子京尚书奇其才,先往见之,遣将命  相似文献   

18.
关节     
“世以下之所以通(?)曲于上者曰‘关节’,然唐已有此语。段文昌言于文宗曰:‘今岁礼部殊不公,所取进士,皆子弟,不艺,以关节得之。’又《唐摭言》云:‘造请权要,谓之关节。’按《汉书·佞幸传》:汉兴,佞幸宠臣,高祖时则有藉孺,孝惠有闳孺,此两人非有才能但以婉媚贵幸,与上卧起,公卿皆因关说,‘乃知关节盖本于关说也。”  相似文献   

19.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钢练浅H艘?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众不过数千人,以此待敌,得无非计乎?’备曰:‘我亦愁之,当若之何?’亮曰:‘今荆州非少人也,而  相似文献   

20.
1 诸葛亮初见刘备,不是提出来《隆中对》,而是另一种对策。《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注引《魏略》曰: “刘备屯于樊城。是时曹公方定河北,亮知荆州次当受敌,而刘表性缓,不晓军事。亮乃北行见备,备与亮非旧,又以其年少,以诸生意待之。坐集既毕,众宾皆去,而亮独留,备亦不问其所欲言。备性好结毦,时适有人以髦牛尾与备者,备固手自结之,亮乃进曰:‘明将军当复有远志,但结毦而已邪。’备知亮非常人也,乃投毦而答曰:‘是何言与!我聊以忘忧耳’。亮遂言曰。‘将军度刘镇南孰与曹公邪?’备曰:‘不及。’亮又曰:‘将军自度何如也?’备曰:‘亦不如。’亮曰:‘今皆不及,而将军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