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案是教师上课的计划,是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实施方案.写教案就是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因此,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必须编写组织好教案.  相似文献   

2.
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写教案是教师准备上课的主要内容,花去了教师大量的时间与精力,但是传统的教案严重束缚了  相似文献   

3.
《新教师》2019,(11):5-5
观点备课、教案都是为上课服务的,不备课成不了好老师,教案写不好,也不会成为好老师,但是同样,一个老师如果端着教案去上课,课堂照着教案走,罔顾学生实际,不管学生学会学不会,读完教案就完事,那同样不是好老师!在农村小学,教师都存在包班现象,几乎全天都在上课,根本没有时间写教案。可是学校规定每周都要检查教师教案,完不成任务就要扣绩效工资。  相似文献   

4.
教师上课备教案,天经地义。学生写教案,似乎有点不合情理。事情是这样的:我经常用尝试法、自学辅导法等先学后教的教法上课,  相似文献   

5.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的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到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从而导致了教案与上课的脱  相似文献   

6.
教学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工程,涉及到的要素很多,而备课则是关键要素之一,是教师重要的教学行为。所谓备课,是指教师在上课前所做的各种准备工作,也就是写教案。教案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设计的教学方案。它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也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措施。可以说,教案的编写就是教师把备课的内容书面化的过程。但现在普遍存在着为写教案而写教案的现象,甚至只是玩"文字搬家"的游戏,检查者也只是看书写是否整齐,环  相似文献   

7.
曾敏生 《江西教育》2003,(14):30-30
窗明几净的学校办公室里,案头上摆满了各式版本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正埋头伏案,神情专注地“写”教案。如此场面多么令人感动,然而又是多么让人叹息:教师的精力都用在“写”教案上,岂不是教案拖累了教师。教师们都知道这里所谓的“写”教案,实际上大多数教师是抄教案,因为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都要求教师上课前要写好教案,且规定了总的格式和内容以及对每一课时教案的内容,包括课题、课型、教学目的、教学要求、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等等,都要求教师认真书写到教案本上。如此规格的教案一课时至少要花一两个小时来写。中小学教师…  相似文献   

8.
李玉柱  尹祚礼 《教师》2010,(19):104-105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课备得越充分,教案的质量就会越高。课上得就会越好。因此,教案之于上课是非常重要的.自然也就成了学校业务检查的重要项目之一,检查的标准当然也就非常严格。教师为了检查时得一个好分数.自然要围着检查的标准来转,因此,撰写教案不再单纯是为了上课,  相似文献   

9.
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上课的依据,是教师在单位课时内教学活动的文字反映,是教学的中间环节,写好教案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由于专业课不同于文化课,因此,要写好专业课的教案,就必须明确它的特点。一、计划性和科学性写教案是备课的终结,又是讲课的开始,...  相似文献   

10.
一直以来,教师上课一定要写教案,这是学科教学的常规要求之一。教案是教师授课前准备的教学方案,内容包括教学目的、时间、方法、步骤、检查以及教材的组织等等,是有利于教师实施课堂教学的。但是,教案包括的诸多内容,又让老师们感到很困惑。有一些教师认为,教案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上课时根本用不上,写教案是在浪费时间,根本没必要写;也有的老师认为,教案写得过细,限制了教师课堂上的发挥,所以应根据个人情况写教案,不能统一要求;还有的教师认为,教案应该有统一的格式及要求,否则课堂的随意性太大。让我们看看下面几位教师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相似文献   

11.
教师上课,首先要备课,备课就要写教案,教案是上好课的基础与前提,当然也是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2.
<正>工程图是建筑师施工的蓝本,教案是教师上课的设计图。一节课怎么上,怎么才能更合理有效地安排课堂环节,只有心中的教案变成纸上的教案或者电子教案才便于修改和完善。教案是为了课堂而写,为了学生而写,不是为了检查而写,也不是为了应付而写,所以教研组内的教案交流、集体备课会比专门的硬性检查教案更能有效提升教案的真实性、有效性,增强教师撰写教案的技巧,加强教案对课堂的指导作用,提高教案的实用价值。对整个教案来说,教学目标是灵魂,对课堂教学有具体的指导作用。课堂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目  相似文献   

13.
教案和教科书、参考书一样,是教师上课经常带着的重要工具;编写教案,是一个教师备课、上课、开展教学教研活动的重要一环。教案编写得好坏,与一个教师的知识水平、工作经验和教学质量有一定关系。因而不少学校每学期甚至每个月都要组织力量对教师的教案进行多次检查评比,并且纳入量化考核内容,与教师的评优、评模、评职称、发奖金等都挂起钩来。这对于促使广大教师写好教案备好课,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4.
教案,又叫课时计划。它是教师经过备课,以单位课时设计的教学方案。教案是教师备课的结晶,是上课的依据,是教师在单位课时中教学活动的文字反映,是教学的一个中介环节。写好教案,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游移性,加强目的性、计划性,是至关主要的。写好教案是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因素,我们要高度重视它,就要熟悉它的写作特点。  相似文献   

15.
教学后记,又称课后记。他是教师在按照教案进行教学后。根据上课的实际情况,对该教案和课堂教学状况作出的客观评价与总结,并附写在该教案后面的字记载。叶澜教授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后记”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升教学水平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备课写教案是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课堂教学的基础,教师上课要遵循备课所写出的教案。这个备课的教案用新理念产生的新名词说就是预设。但这种预设是否就一层不变照本宣科呢?我想,这关系到心中是否有学生。如果心中有学生,它就不是定稿的“剧本”,只是上课的遵循、依据、导向;如果心中没有学生,那它就成了教师上课的台词了。  相似文献   

17.
<正>有的教师认认真真地写了一辈子的教案,但没有几节课上得出彩;有的教师一辈子都没认认真真地去写过教案,但他的课堂却精彩纷呈。上课是一定要去准备的,不备课是上不了好课的。但有些人把它理解为"不写教案是上不了好课的",实为大谬。备课和写教案不是一回事。备课结果的表达形式应该是多样的,可以根据教师的习惯和学生情况来确定,没有必要千篇一律。事实上,一个优秀的教师,上课时不会  相似文献   

18.
教师备课、写教案本是很自然的事,不知从何时起,写教案被口诛笔伐,似有“不除此举誓不罢休”之势。其理由很简单,就是要减轻教师的负担,以便教师可以全力以赴搞好教学。当前,教师的负担不能说不重。但是,写教案并不是造成教师负担重和工作应该拿写教案问罪。理由有两个: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按常规,备课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设计教学过程、编写教案。写教案是把备课的内容用文字固定下来,作为上课的依据。同时,教师的教学不是一次性活动,而是一个前后相关的连续的过程,的基础。所以,教师所写的教案不仅是上好当堂课的前…  相似文献   

19.
在教学改革如火如荼的今天,应该怎样写教案?答案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处于教学一线的教师真切地感到,教案不能再戴着镣铐跳舞,教案的改革势在必行。一、管理教案———不应做“管家婆”要回答怎样写教案的问题,不能绕开教案的管理。教案管理的现状如何?众所周知的是教师上课之前必须写教案,而且要写得格式统一、项目齐全。这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一些地区甚至还规定了每课时教案必须达到的字数。哪怕教师多年任教同一年级、同一学科,哪怕教材的内容没有任何变化,教案还得从头再写。对此,质疑的老师不在少数。而一些管理者则认为,这样做既有…  相似文献   

20.
传统的教学主张教师写教案,没有教案就无法进课堂上课,可见传统意义上,教案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的必备品。而现在的教学则主张学生做导学案。单从名称上看,由教而转向了学,表明了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