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申报》作为中国最早具有重要影响的近代报刊,对中日甲午战争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对这些报刊资料的分析和研究,有利于我们了解《申报》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政治倾向,从而深入推动《申报》及甲午中日战争等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1895年对中国历史影响深远,以甲午战争为界,中国人前后的日本观变化很大,之前对日本充满轻视,之后则是主张学习日本,这一思想的变迁轨迹也反映在近代报刊中,《申报》作为当时影响力巨大的近代报刊,发表大量有关日本的社论,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日本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情况以及条约内容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学术界了解当时中国社会对《马关条约》的认识和《申报》的舆论价值取向,深入推动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从1874年《申报》有关日军入侵台湾的“论说”文章中,可以看出,在对日本的警惕、对日本出兵台湾的动机和借口以及对台湾事件的态度等方面,《申报》坚持独立舆论,与官方有不同声音。但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时,《申报》与政府保持基本一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爱国精神和正义感。《申报》之独立舆论及其特征,对于研究近代中日两国相互认知、中国人的日本观及其变迁,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5.
《嘉应学院学报》2017,(9):27-32
《申报》作为近代中国创办最早并有重要影响的报刊,对激烈的民教冲突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和评论,通过对这些报刊资料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进一步厘清近代中国民教冲突成因、类型以及民众对西方教会的态度,对于我们了解和研究近代中国社会具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对于《苏日中立条约》的研究,后人大多从后来者的身份去忖度,而少有从当时人看当时事的角度去研究。《申报》作为当时中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对《苏日中立条约》的签订前后都给予了高度的关注。然而却并不像一般所想象的那样对这一条约大加挞伐,只是对这一事件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追踪报道和较为中性的评论。这应与当时《申报》顾全大局,配合政府安抚民心以维持政府与苏联的相对友好关系有关。  相似文献   

7.
早期《申报》广告在传播西学方面的媒介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早期《申报》广告内容的分析 ,指出了早期《申报》广告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 ,城市交通、卫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文化艺术的媒介 ,评价了在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初期 ,国人急需接触和学习西学时 ,早期《申报》传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文章通过对早期《申报》广告内容的分析,指出了早期《申报》广告是传播西方科学技术,城市交通、卫生、规划等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以及文化艺术的媒介,评价了在中国迈入近代社会的初期,国人急需接触和学习西学时,早期《申报》传播的这些知识和经验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嘉应学院学报》2015,(9):87-92
《申报》是中国近代具有相当影响的报刊,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其报道内容除中日双方战场交战情况之外,还对战争期间日本国内的诸多情况,进行了详细报道,主要包括日本国内的军备情况、经济发展及社会进步情况,日本国内的社会乱象和存在的弊端等情况、以及寓居日本的中国侨民情况等。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次集中报道和关注日本国内的情况。这些资料非常珍贵,对我们从多维的视角,系统、深入的研究了解甲午战争期间的日本以及日本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10.
1910年日本迫使朝鲜签订了《日韩合并条约》,吞并了朝鲜。1919年3月1日饱受日本殖民统治的朝鲜民众发起了独立运动。作为中国舆论的代表,天津的《大公报》和上海的《申报》对三一运动的起因和过程都进行了广泛的报道,对运动也给出了自己的评论。日本的残酷殖民统治是造成三一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在三一运动的过程中,朝鲜民众采取了多种方式来表达要求独立的意愿。三一运动遭到了日本殖民者的残酷镇压。中国境内的朝鲜侨民采取了多种措施声援三一运动。北京政府对朝鲜侨民的独立活动进行了限制。中国舆论对三一运动的态度是同情和支持的。  相似文献   

11.
《申报》是中国近代创办最早的报刊,对甲午中日战争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为我们今天研究甲午中日战争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甲午中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重大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通过对《申报》的资料分析,来透视甲午中日战争前国民的主要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是以小说、散文名世的,诗论是他作为编辑、读者的副业,却体现了独特的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沈从文的诗论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对人的关怀,注重诗人的人格修养;可以概括为本体论、创作论、诗史诗人论三个主要方面,每个方面都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的独到思考和独特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13.
我国铁路建设事业的启动过程中,《申报》舆论发挥了重要作用。《申报》宣传铁路利益,跟踪报道国内外铁路建设事业的动态,对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事业的启动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4.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西方殖民主义、帝国主义侵略所取得的第一场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对于中华民族的独立和走向现代化,树立了一座伟大的历史丰碑。全面认识和正确评价中国的抗日战争,搞清楚它在中国近代史、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中的历史地位,对于正确总结历史经验,开创未来,实现民族振兴的神圣使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日本走上高等教育强国的历程及其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代高等教育经历了自明治时期以来100多年的历史,由模仿、探索走向创新,最终形成具有日本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模式。日本的迅速崛起与日本重视教育、坚持教育先行的战略有莫大的关系,尤其与高等教育政策有密切联系。日本高等教育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显示,日本把发展高等教育作为建设强大国家的战略,改革均以立法形式推进并设立专门的政策咨询机构。  相似文献   

16.
198 2年以来 ,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挑起历史教科书问题 ,妄图通过歪曲历史 ,美化侵略战争 ,宣扬“皇国史观” ,以达到“排除自虐史观教科书”的目的 ,为侵略战争翻案 ,为强人上台 ,实质上是为军国主义复活铺路。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是现代文学史上有重要影响的作家之一,他通过其一系列代表性作品,建构了其独具特色的伦理观,这种伦理观的基本内容是:以生命神性作为道德的本质,将宽容的爱作为伦理调节的根本规范,将和谐视为人生的最终意义和最高目的。沈从文的伦理观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着不能够与时俱进的不足,因而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相似文献   

18.
日本国会通过“国旗国歌法”是日本“军事大国化”趋势的内容之一。日本“历史教科书”歪曲历史,美化侵略,一再宣扬“皇国史观”。这是日本政治右倾化的继续。  相似文献   

19.
作为小说家和散文家的沈从文遮蔽了作为诗论家的沈从文,他以诗化小说家、诗人、编辑、读者的身份写的一些诗论体现了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韵律说是沈从文诗论中的重镇,他的韵律说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注重对人性的关怀,注重对民歌方言、古典诗词、外来语的借鉴。他的韵律说分为内在韵律和外在韵律,每一个部分都体现了他对诗歌艺术独到的思考和独特的诗学品格。  相似文献   

20.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一方面呼唤引进现代性的人性,宣扬优美健康自然的理想人性;另一方面又对现代性的工具理性和人文理性的内部功能的相互僭越而导致的人性异化、丑陋和麻木表示抵抗与批判,背后流露的更多的是作者对湘西未来社会的忧虑与悲痛,又对之有着一种预警和价值设防.由此,在中国文学史、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与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