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前国内电子商务市场竞争非常激烈,各大网上商城纷纷采用各种促销策略来吸引顾客。网页上琳琅满目的促销活动,如:"五折狂欢价""现金红包""满减券"等让消费者不断标榜着自己享受到的种种优惠,同时也让他们落入一个个设计巧妙的非理性消费陷阱。以降价促销所引发的非理性网购消费为核心展开调查。  相似文献   

2.
什么是“福利腐败”?举几个简单的例子你就会明白,比如公交系统职工乘车不用买票,电力行业职工享受免费电,医院内部职工看病免挂号费,电信职工装电话打电话免费或优惠等等,这些都是“福利腐败”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高职校作为职业教育中的一个亮点,文化课教师在职业教育中地位尴尬。本文对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文化课教师的工作满意度的调查从"工作本身""薪酬收入""管理""晋升""同事关系"入手研究"工作总体满意度",根据研究的结果表明文化课教师基本上对教师的职业性质普遍是满意的,对于同事之间的关系普遍表示相处良好,由于学校本身的实际情况晋升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影响不大,而对工作总体满意度影响大的是薪酬与管理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中国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工程教育,提高工科教师工程素质是我们实现工程教育大国向强国转变的关键之一。文章基于多元学术观的视角,将工科教师的工程素质分为"发现的素质""综合的素质""应用的素质""教学的素质"四个方面。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分析某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的现状并提出高校工科教师工程素质发展与培养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富世平先生的《北山录校注》虽对唐神清《北山录》进行了系统的校注,但智者千虑也有一失。其间仍然存在诸多有疑误的字词尚未点校,甚至点校错误,如"牝牡""去""毗频""岢""伊""襄""经""於""斁""皃""讃""免""眦睚"。对这些疑误之处的进一步考证和补充,将有助于读者正确理解《北山录》的文意,同时也能为其他学者研究《北山录》及其校注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教师的福利管理作为当前学校薪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成为影响学校人才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美国中学教师福利体制包括健康福利保险项目、救助方案、免费或优惠的服务、弹性福利计划等。美国教师福利体制具有优越性、多样性、灵活性、激励性等特点,为促进我国教师福利体制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众所周知,权利和义务是相互依存的,只讲权利不尽义务终将无法享受权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及其家长只讲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而不尽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大有人在. 某校学生上课时"倒下一大片""昏睡百年",下课铃声一响即刻"睡狮猛醒"般吼着"老师,下课了".  相似文献   

8.
从教学内容角度评课,是王荣生老师一直倡导的教学理念。围绕教学内容,从"教师想教什么""教师实际在教什么""学生可能学了什么"三个角度对某位教师的《岳阳楼记》教学课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在文言中,确切的说在齐梁而后始有第三人称代词之用。通常认为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为"彼""其""之""伊""渠"等。然而这些人称代词都是不断的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所使用的第三人称代词及其用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汉魏、隋唐、宋元、明清、新文化运动这五个时期的人称代词在作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来论述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现代汉语之第三人称代词"他"在文言中,确切的说在齐梁而后始有第三人称代词之用。通常认为古代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为"彼""其""之""伊""渠"等。然而这些人称代词都是不断的发展完善起来的,并且在不同的时期所使用的第三人称代词及其用法也是不尽相同的。通过对汉魏、隋唐、宋元、明清、新文化运动这五个时期的人称代词在作品中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来论述第三人称代词在汉魏以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最早有记忆的阅读要算是连环画。我的童年时代是在"文革"后期,那个时代的连环画有着浓厚的政治烙印。当时主要有三类:一是画幅比较宽大一些的少儿连环画,至今留有印象的是我用卖废品的钱买的《小傻哥哥》,讲的是一个有着雷峰精神的小学生的故事;二是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的一些电影连环画,印象最深的有《叛逆》《铁道游击队》等,通过这些连环画我了解了电影文学,在潜意识里有了"文学人物""虚构""文学描写"等思想,这些都成为后来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发表<关于信的感慨>一文,谈我们一些大学毕业生乃至大学教师书信知识之缺乏,其中谈到有大学教师信封上收信人一栏写着某某人"敬收"或"敬启",博士所写之信和<瞭望>周刊(海外版)作为卷首语的"北京书简",开头的称谓竟然为"吾兄""贵刊".有些人甚至连信末"此致""敬礼"之类该如何写,也不甚了然.这些被认为是文化水平较高者写信时的种种差错,实在出人意料.而写信,古来乃中国文人最起码最实用的技能.对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接受甚少,连信也写不好的人,我们能说他是一个合格的大学毕业生吗?更不要说博士、刊物编辑、大学教授.对于这种现象,谁能不深感忧虑呢?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呼兰河传》为例,结合新课标中对阅读的要求以及现在的阅读形势,针对"如何上好一节名著导读课"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主要是从以下三方面展开:首先,教师备课——"读薄""读厚";其次,教师当一个好的"卖书人";最后,教师当好一个带路的向导。  相似文献   

14.
诸葛亮临终前,给8岁的儿子诸葛瞻写下《诫子书》,先后提出"立德""立志""立学"等三项要求,具体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我们发现,"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词语,它与"德""志""学"都有紧密的关联,所以"静"的含义亦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5.
一些教师对课改理念的认识出现了偏差,使得不少课堂的教学染上了一些流行的"病症",具体有:"假性主体症""假性探究症""假性对话症""假性合作症""假性生成症""假性实践症""假性幸福症""假性成长症"。剖析这些"病症",有助于校准新课改教育思想之"弦",把"杂音"或"跑调"消除或校正。  相似文献   

16.
正42年教师生涯,她的课堂里永远是座无虚席;57载人生岁月,她的脸上总是阳光灿烂。她的第一学历是初中,如今却是"985"高校湖南大学的博导。她不是辅导员,不是班主任,也不是心理老师,更没有任何行政职务,但她的身边总是围绕着大批学生粉丝,聆听她吟唱唐诗宋词,分享她的人生感悟,享受着她源源不断注入的正能量。学生对她有许多尊称:"美女博导""妈妈老师""湖大一姐""心灵导师""育人大师"。"其实我就是一个普通的老师,传道授业解惑,热爱本职工作,热爱学生,享受工作带来的快乐,享受学  相似文献   

17.
燕京大学社会学系自创办起就关注和研究儿童,不仅培养了大批儿童福利人才,为学校周边儿童提供了具体服务,而且通过社会服务实践和创新性的区位儿童福利个案研究,提出了"儿童身心发展是天赋权利""儿童问题的本质是儿童社会问题""改善儿童环境推动儿童福利"等观点。这些对近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儿童本位意识的建构和儿童教养制度的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当前解决儿童问题也有启发。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地域文化研究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巴蜀""齐鲁""燕赵""吴越""荆楚""岭南""关中"等代表各自地域的文化符号相继应运而生。关于东北这一地域的文化命名虽然有过讨论,但始终没有达成统一,如"关东文化""东北文化""白山黑水文化""辽海文化""辽东文化"等。尤其是"辽海"文化中"辽海"一词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有待进一步的探索。经考证"辽海"一词的渊源并非是学术界已成定论的源于《魏书》的观点,而是源于《后汉书》或《三国志注》二书。此外,在辽宁省义县奉国寺内有金代明昌年间宋人张绍所撰写的碑文中发现了"辽海"的字样,这是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19.
高师《伦理学》课程的教学怎样由纯理论讲授向实践转化,实现学生参与、多元互动,让理论转化为学生信仰并指导自身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增强教学实效性,一直是教育者们探索的主要问题之一。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做了一些探索,引入实践课程,开展四项专题活动"学生学习交流活动""学生学习探究活动""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撰写小论文活动"和"改革课程考核体系"。力求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学生主体性,让理论知识"进心、进脑",使学生学习《伦理学》课,真正达到思维参与、情感参与、行为参。  相似文献   

20.
对于小说教学的认识,已经有无数教师进行过有益的尝试.这其中笔者比较赞同的有"比较分析法""以写促读法""视野拓展法"等.不过,这些看法虽然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对小说的宏观认识,却也容易使学生出现虚无、定式的理解,对于小说中真正的妙处反而难以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