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孔子改造了古代宗教的外在礼仪形式,建立了以"仁"为核心、以"礼"为规范的思想体系,从而奠定了儒家的"礼"学思想。荀子师法孔子,继承了孔子以"礼"治国的思想,但他在继承的基础上,对先秦诸子思想进行批判总结并再次进行融合,最终使"礼"由"纳仁入礼"走向"援法入礼"。  相似文献   

2.
王愫懿 《化学教与学》2010,(7):31-32,45
中学化学教学方法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中学化学教学达到艺术上的丰富多彩,是一种境界。境界"神入"了,教学才能"行云流水"。以思维品质为特征的境界"神入"教学艺术中包括:求是深化的"神入"法,求异创新的"神入"法。以信息、情境体验为素材的境界"神入"教学艺术中包括:受生活、生产启发的"神入"法,用实验演示为先导的"神入"法,激情励志的"神入"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通过调查,在分析新疆高校预科"跳级"生汉语教学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就制定全面、科学、规范的预科"跳级"学生入系考核标准的必要性和预科"跳级"班后期的汉语教学、学生培养,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彬慧 《教师》2012,(22):64-64
"前"作文教学理论是上海大学教授李白坚老师的作文教学研究理论。所谓"前"作文教学,就是区别于我们现在的"后"作文教学。它是在文章生成之"前",创设一些情境,注重教会学生摄取生活素材的本领,激发学生写作激情。  相似文献   

5.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时,不仅要做到内容入其心,而且要做到情感入其"心",即关乎民生的教育要温暖人心,展示民主的教育要阳光人心,诠释民权的教育要稳定人心,体现民本的教育要凝聚人心。只有在情感投入上下足功夫,才能使大学生由衷地感激党,并将这份感恩心转化为他的学习动力。  相似文献   

6.
李红艳 《考试周刊》2011,(49):77-78
在作文教学中,让学生设身处地从情境出发,感到新奇,产生兴趣,以学为乐,可使学生的求知欲不断增长,达到"其进自不能已"的境地。关键是为学生创设"乐写"的情境,培养他们写作的兴趣。主要是教会学生学会写自己生活、参与实践活动、创设评价平台、创造展示空间,使学生设身处地地从情境出发,进行作文,真正让他们在作文中快乐起来。  相似文献   

7.
中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崔峦老师就提供了这样一组数据:不喜欢作文的小学生占77.8%,60.1%的学生反映无内容可写。很多学生的作文可谓"三无":无内容、无情感、无话可说。生活体验和积累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大量实践证明教会学生体验。所以,引导学生积累是解决作文"三无"问题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8.
丁梅荣 《宁夏教育》2014,(10):40-41
本文针对中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教师"教无得法",学生"写无章法",作文教学实效差的现状,摸索总结出一套实效性强的"五到"作文法,即"心到""情到""口到""手到""眼到"。  相似文献   

9.
在严峻的就业情势下,大学生对于目前的高校教学有着明确的实践性创新需求,为此有必要形成"入职导向"的教学创新理路,在模拟"入学即入职"中,实行学习、练习及实习并重的教学模式,通过提升学生的就业力而达致提升就业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取材、构思、记叙、推敲、评价等五方面,结合中国传统兵法中的“三十六计”开展作文教学。借助契机,教会学生合理取材,激发学生情感,调动作文热情,汇成写作动力;然后指导学生列出提纲,使学生写作时行文思路不会脱离预想;通过模仿范文,变换内容进行作文,使作文走向创新;教会学生在多读中精心自改,仔细推敲,升格作文;最后通过互批互改,调动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锻炼鉴赏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入兴贵闲"一语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是刘勰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审美理论。"入兴贵闲"从"心物互感"的角度,着重强调了触物起情、因物兴情对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深刻阐明了自然闲适的心境、徐纡从容的气度对于文学创作的必要性。同时,刘勰认为"入兴贵闲"应当与"析辞尚简"结合,其审美追求在于营造一种"情""味"有余、回味无穷的境界。  相似文献   

12.
语文作为一个工具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掌握语言。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住“双基”,把语文课上成扎扎实实的语言文字训练课,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自主发展;给学生读书、训练、议论的时间,通过读书学会读书,通过训练语言文字学会使用语言文字。  相似文献   

13.
中学历史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艺术。艺术化、审美化了的教学,学生容易接受,也有利于孕育学生健康的情感和道德。艺术化的教学注重交流的对象,偏向随机和情景的融入,虽没有规律可循,但建立在教育科学之上。缺乏艺术的教学,常常给人板着脸说教的感觉。中学历史教学追求艺术上的丰富多彩,是一种境界。境界“神入”了,教学才能“行云流水”。本文结合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实例,谈谈对教学艺术“神入”的感受。那么,何谓“神入”历史?  相似文献   

14.
刘梅 《考试周刊》2009,(41):170-170
20世纪后期"神入"作为一种引导学生历史思维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被引入到英国的历史教学领域,随后传入我国。对这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方法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本文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神入"的研究情况进行较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15.
魏龙 《青海教育》2011,(11):22-22
批改作文,教师应以评语为桥梁,用饱蘸真情的笔和学生交流,如春风化雨,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按训练要求作文常常只能得到一个看似具体、实则模糊的分数或者等级标志,甚至仅是一个"阅"字。一些责任心较强的教师虽写了作文评语,但也不乏千人一面,  相似文献   

16.
刘爱英 《考试周刊》2011,(15):212-213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提出了终身学习和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的思想,即"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四个学会以"学会共处"为基础和核心。文章分析了让学生懂得学会共处的原因,向学生介绍"学会共处"的方法,让学生认识"学会共处"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如何教会学生说话,如何教会学生写作文,怎样成功地进行小学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文章提出小学作文教学要以课堂教学为起点,重视"三言五语",把学生引向学会说话、学会写作的习作之路。  相似文献   

18.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作文,引导学生读懂文题,培养学生个性思维、多向思辨的能力,指导学生学会个性化的选材、立意,并学会选择与众不同的文体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9.
新课改以来,作文教学发生了许多可喜的变化,但作文难写,作文难教,学生"怕"作文,教师"忧"作文,依然是小学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现象。在现实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消除对作文的恐惧感,树立对写作的信心,让学生乐于写作,会写作文。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进行作文教学呢?笔者认为,作文教学应在这三个字上下功夫,即聊、诱、赏。  相似文献   

20.
姜美丽 《考试周刊》2011,(76):66-66
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也是评议教学的重要内容,因而评议老师无不对之孜孜以求,力图找到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捷径。经过近年的摸索,我认为教师坚持写"下水"作文是提高学生作文水平的一条便捷之路,是作文教学的一个突破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