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唐宋以来,中国象棋留下了无数的名篇佳构和丰富的物质瑰宝,像棋子、棋盘、棋谱等,汇集了历代棋友的智慧,是一束束璀璨的遗产之花。挚爱象棋文化的资深收藏家刘国斌和张超英两位先生,披沙沥金,集腋成裘,数十年痴心不改,搜集到数千件象棋文物,不愧为传承  相似文献   

2.
王嘉良、李德林著《中国·亚洲·世界象棋冠军——赵国荣专集》即将脱稿。该书包罗赵“冠军”在十八年征战中的全部象艺精华。评介详尽通俗,理论性强,实用性大,棋文并茂,是初、中、高级棋手和理论研究者必备必读的棋谱。  相似文献   

3.
北京棋队副领队兼教练的刘国斌同志,是我国有名的讲棋员和中国象棋棋谱的珍藏者。在他家不大的房间里,书架书橱都是名棋佳谱,明代的《适情雅趣》、清初的《渊深海阔》、民国的《国耻纪念新谱》、解放后的《中国象棋谱》,还有丹麦葛林瑞翻译的中国古谱《象棋七星聚会》等,有千种之多。从这棋艺宝库之一隅里,也足见我国文化遗产之丰富。刘国斌从小酷爱中国象棋,但不大懂得  相似文献   

4.
笔者与维克托·基茨先生初识于1986年伦敦阿·卡尔波夫——加·卡斯巴洛夫世界国际象棋卫冕期间。基茨是一位国际象棋棋具收藏家,拥有英国第一、世界少见的珍品。下面是笔者采访基茨先生展室的所见所闻。按门铃倒不必,基茨先生早已等候多时,他透过满墙大玻璃窗看到我来了,便把我迎进了那座两层楼的住宅兼展室。我的天呀!周围正是一个象棋世界!足有数千枚从未见过的‘棋子’。其实都是形态各异的人物塑象。沿墙从地面直到顶棚竖立着无数多层柜子,那里面‘各色人物’在精巧衬地的辉映下,真是珠光宝气,景色万千。主人显然对这种效果很是自我陶醉,也不急于感染我,我们一起感受这些象棋珍品的伟大。  相似文献   

5.
一九八六年恰为谢侠逊先生诞辰一百周年,依我国九九祝寿之习惯,去年在上海已举行了隆重的为谢老祝寿的活动。现选注几首谢老的棋友、已故的棋谱收藏家、棋史研究家周家森先生的赠谢棋诗,以示余庆。 据近期出版的《谢侠逊与象棋》一书载:周先生所藏之手抄秘谱,曾提供给谢老收入《象棋谱大全》一书之中。可见两人的交谊是深厚的。然而据周诗所示,两人曾长期神交未得谋面,周于民国十八年(即一九二九年)为《象棋谱大全》题词中写道:“薄艺同  相似文献   

6.
双骑追敌     
我在象棋刊物上进行古局诠正工作已有数十年,对各大古棋谱错缺的探讨、纠正已进行得差不多了。这有些像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的结果一样:该文中说,齐臣美男子邹忌,以自己的妻、妾、朋友对他有私心而夸奖他,从而掩盖了自己的缺点,委婉规劝齐王征求百姓对他的意见。齐王果真下令广征意见,并设上、中、下三等奖。开始时  相似文献   

7.
(美国的 )罗丹博物馆和费城艺术博物馆拥有绝大多数著名法国雕塑家的作品 ,其数量之多也仅有巴黎的罗丹博物馆可以超越其上。对这两座博物馆的创立及其日后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人物就是体育家、商人和艺术品收藏家萨缪尔·斯托克顿·怀特三世。萨缪尔·斯托克顿·怀特 ,1876年出生于宾夕法尼亚州的德国城 ,富商J·克拉伦斯·怀特之子。在德国城的高等专科学校学习不久他便认识到他的兴趣其实是在体育及他自己出众的体格上。几年之后 ,萨缪尔便成为普林斯顿大学体操队中的一名重要成员。19世纪末 ,萨姆·怀特是费城的风流青年 ,特别…  相似文献   

8.
1995年,唐芳云又出山参加全省象棋大赛,荣获贵州省第五届棋王,同年参加的全国象棋大赛中,一举战胜杨德琪大师,被原国家体委棋类处主任刘国斌誉为中国象棋棋界"诡手"。1996年获得贵州省第六届棋王。1997年蝉联贵州省第七届棋王,同年还荣获贵州省迎香港回归象棋大赛第1名;2002年,他参加了贵州省剑锋杯大赛,荣获第1名。2006年,获贵州省王中王象棋大赛第1名。  相似文献   

9.
现代象棋开局书谱,汗牛充栋,洋洋大观,只是缺少研究古谱的示范起源及其对实战具有指导作用的。早在1978年出版的文革期间惟一棋谱《第三届全运会·中国象棋决赛评述》一书中,由笔者负责撰写的“第四、顺手炮”部分,就是这样的内容。现就从顺手炮谈起: 著名的“弃马十三着” 象棋自完型之后,布局就一直是棋手们研究与探索的主题,其中炮局开局是人们最早运用与探索其布局规律的阵法。 早在象棋的“少年时代”,人们就发现了“起炮在中宫,观棋气势雄”的特点,这是对象棋的初步认识;继而人们又发现后手方以“顺手炮”对抗很有弹…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代弈林影响深远的名士中,杨明忠是以自己独特的活动而受人重视的一个。他以喜爱收集象棋资料、研究古谱及参与排局的活动而扬名。先后与瞿问秋、丁章照、冯锦诸等棋友合作,积极开展对古谱古局的整理和考证,出版了《民间象棋排局选》、《象棋民间排局》、《江湖残局》、《百变象棋谱》、《神妙变化象棋谱》、《蕉竹斋象棋谱》、《烂柯真机》、《烂柯神机》、《棋谱秘  相似文献   

11.
布局英雄谱     
假若要探寻象棋博大精深的布局体系渊源,我们一定会追溯到明代的《橘中秘》和清代的《梅花谱》,而现代象棋布局理论体系的建立,则是在1956年首届全国象棋赛举行之后,在迄今数十年漫漫求索中,先后出现了四位出类拔萃的佼佼者,他们是:五十年代的王嘉良,六七十年代的胡荣华,八十年代的陈孝堃和九十年代的阎文清。 拓荒者 如今学棋的人实在太幸运了,当你在书山养林中漫步,五花八门的棋谱叫你眼花缭乱,而时光向前推移40年,要想看到一本像样的布局类棋谱真是难上加难,而五十年代问世的《象棋前锋》、《象棋中锋》和《象棋后卫…  相似文献   

12.
韦力 《收藏》2015,(10):131-135
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前,国内收藏类杂志还很少,我最喜欢读的有两本,一是西安的《收藏》,二是北京的《收藏家》。但是《收藏》最初的几年,很少刊登关于藏书方面的文章,《收藏家》也同样如此。《收藏家》大概创刊于1993年,从创刊号开始,  相似文献   

13.
牟晓林 《收藏》2010,(12):39-43
20世8E90年代初,陶瓷收藏曾一度被收藏家们当作“冷门股”,古陶瓷市场交易数量少,交易额偏低,甚至时常出现瓷器打包买卖的情况。随着古陶瓷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慢慢被认识,2000年至今的短短十年里,古陶瓷在各大拍卖会上屡创天价。  相似文献   

14.
超级力量     
惊人的运动精神和杰出的准备活动帮助雷顿·休伊特占据正手击球的有利位置.这使得他的正手抽击爆发性极强。 雷顿·休伊特是参加戴维斯杯的澳大利亚国家队中最年轻的网球运动员.但是,他却将自己置入压力之下。1999年,休伊特战胜了 托德·马丁和耶夫吉尼·卡费尔尼科夫,帮 助澳大利亚捧回第27届戴维斯杯。休 伊特成功的关键就在于他杰出的跑 动和连续的地击球。19岁的年轻 人最有力的武器便是在赛场上 挥拍正手击球。  相似文献   

15.
《收藏》2016,(9)
正F麦溥泰,香港泰华古轩主人,香港著名收藏社团敏求精舍和求知雅集的会员,收藏瓷器20余年,其藏品数量、质量都非常可观。日前,麦先生在北京大学赛克勒考古与艺术博物馆举办大陆第一个个人藏品展,展示280余件套精美的瓷器,除了吸引全国各地博物馆专家、收藏家、爱好者外,台湾、香港、日本的一些藏家也受邀而来,一时成为京城文化盛事。记者特别就古瓷器鉴藏等问题采访了麦先生。从茶具到茶酒香花器《收藏》:您是如何开始收藏的?麦溥泰:我在20多年前开始收藏宋瓷。过去的几十年,我一直在从事零售批发业,直到2015年,开始从零售业逐渐  相似文献   

16.
我国象棋大师王嘉良和棋谱作家李德林的新作——《桔中胆》(顺手炮全局研究),问世不到二年,已经翻印了三次(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它确是一本适合象棋爱好者和中高级水平棋手阅读的好棋谱。  相似文献   

17.
古陶瓷收藏热方兴未艾中国是陶瓷大国,英语“中国”就与“瓷器”同意。古陶瓷民间收藏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研究著述十分丰富,大收藏家不胜枚举。当代中国民间古陶瓷收藏活动又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各地古玩市场上的古陶瓷品种繁多,常使人良莠难辨;古陶瓷收藏的专著和文章大量涌现,各种鉴定培训活动层出不穷;民间建立的陶瓷藏馆不断增多,有些已  相似文献   

18.
·全家齐上阵·在全国个人赛赛场上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庭团队引人瞩目,陕西名宿马长安任赛会仲裁,其女象棋大师马麟代表陕西出战,女婿象棋大师张惠民负责资料工作,可谓全家象棋大师齐上阵。 ·女子裁判长·田莉萍是西安仅有的两名国家级象棋裁判之一,此次出任赛会副裁判长,这在迄今举办的35届全国个人赛的历史上还属首次,女子也顶半边天。 ·象棋马拉松·男子甲组首轮火车头金波与杭州陈寒峰之战堪称马拉松之战,双方大战140回合,历时八个多钟头才见高下,最终金波以抽丝剥茧的功夫蚕食取胜。 ·四两拨千斤·大赛年龄最小的,…  相似文献   

19.
十、宋代的象棋谱我国古代的四大艺术:琴、棋、书、画,其中书、画靠真迹流传,而琴、棋只能据谱而考。象棋谱是象棋艺术的记录和研究成果,也是象棋艺术水平的一种反映。象棋谱的产生,说明象棋艺术的深入发展,象棋已不是玩过就算的单纯娱乐,而是须要把它记录和介绍出来,作进一步研究的资料。我国古代象棋谱的出现,如果  相似文献   

20.
1962年冬,在象棋界的朋友之间,流传出一种为人瞩目的油印本象棋古谱——《游戏大全》(以下简称“游谱”)。它的编者在前言中说:这是一本湮没了六百年左右的象棋谱,是在整理已故名棋手镇江王浩然的藏谱中发现的。作者山野居士系北宋名臣寇準的后裔,在元末(公元1341~1367年)完成此书,赠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