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民族音乐是中国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厚的中国民族特色和悠久的历史,目前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流传。本文通过对高师民族音乐教学现状开展调查,发现目前民族音乐教学状况不容乐观,因此提出了解决对策,旨在提高师生民族音乐造诣的同时,能够传承和发扬中国经典民族音乐。  相似文献   

2.
民族音乐是中国优秀的音乐文化资源,然而,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并不乐观,作为培养中小学师资力量的高师,对弘扬民族音乐起着基础性的重要作用,针对民族音乐在高师日渐式微的现状,弘扬民族音乐,对其现有的音乐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强化高师中的民族音乐教学,使高师音乐教育的改革与中小学音乐教育相适应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世界民族音乐》是高师重要的公共专业基础课之一.通过的教学实践,结合实验测试与数据分析,证实在高师《世界民族音乐》教学中运用“W.S.O”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对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师民族音乐教学与研究,是民族音乐传承与发展的重要阵地,它直接反映其主体意识的存在,直接体现其教学原则和文化传承方向与传承方式。如果从教育模式来认识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所要建构的是三个体系即教材体系、课程体系和学科体系。建构的基础则是民族音乐理论的研究成果。而目前高师民族音乐教学,更多地是将民族音乐文化还原为西方"艺术音乐"形态下的"物"的原型来加以认识和分析,并在理念上存在某种偏差和极端化倾向。  相似文献   

5.
当下,高等师范院校如何搞好民族音乐教育,如何进行民族音乐课程改革,是一项重大的高职教育教学研究课题。从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现状出发,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针对问题的解决对策,以期推动高师民族音乐教育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6.
视唱练耳教育是高等师范学校音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意义重大,能够为接下来的音乐专业学习以及日后从事音乐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民族音乐作为伴随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音乐,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还承担着传承民族文化的重任。本文就从民族音乐的概念出发;分析了民族音乐教育目前在高师视唱练耳教育中的现状,介绍了民族音乐教育在高师视唱练耳教育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几点推进高师视唱练耳教育改革的措施,以提高视唱练耳教育对学生音乐水平的影响,同时传承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7.
张华 《考试周刊》2009,(43):204-204
本文指出。高师院校必须加强民族音乐在高师音乐教学中的地位,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艺术,努力使其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8.
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已经成为世界各国人们的普遍共识。2001年基础音乐教育已经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作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在音乐教材中得到了充分体现。然而中小学音乐教师在我国民歌,特别是戏曲、说唱等民间声乐歌唱能力方面却相当薄弱。究其根源,则为高师声乐教学民族音乐方面由来已久的缺失。尽管近年来人们从理论上普遍认识到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高师声乐教学中并未得到有效体现。本文将从高师声乐教学民族音乐的缺失论及对高师声乐教学民族化思考,以期引发广大同仁的共同关注,推动高师声乐教学的民族化实施。  相似文献   

9.
民族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改革需要从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目的等方面着手,以丰富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维,实现民族音乐在高师教育中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0.
二胡课是高师音乐系本科生管弦乐必修课的选项学科。作为培养中等学校音乐教师的摇篮,高师二胡课的设置,旨在使学生进一步热爱民族器乐,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深厚感情,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二胡的性能、掌握二胡演奏的有关理论知识,并在不同程度上具有一定的演奏能力。为学生在今后的教学中组织好课内外民族音乐活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核心任务要求,本文提出师范院校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改革的几点设想:培养学生热爱民族民间音乐的认知态度,引导学生体验民间音乐之美;构建互动、愉快的师生教学关系,形成师生“学习共同体”;倡导研究式学习方式,把采风活动纳入民族民间音乐课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2.
民族器乐合奏课是普通高等院校民乐专业学生必修课程之一。其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修养,民族音乐表现力和民族管弦乐合奏能力。而对比训练正是培养提高学生民族音乐素质的有效途径。抑扬对比,提高学生音乐情感表达能力;顿挫对比,增强学生音乐节奏控制能力;刚柔对比,促进学生音乐力度把握能力;明暗对比,培养学生音乐色彩表现能力;徐疾对比,加强学生音乐速度掌握能力。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高等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在教学中过分强调了学生的专业技能,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在教学中的选材上对民族性的作品用的也很少。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培养民族自豪感,高师音乐教学应加强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教育。  相似文献   

14.
实践赋予民乐的艺术价值总是与民乐的独特表现方式密不可分。民乐教改的主导方式就是音乐的创造活动,它以表现人的情感理想为宗旨来组织教学,以传统民乐神情意蕴为旨归。高师民乐教改重在实践,必须全面承担起民乐发展创新的重任。因此,从民乐教改的现实意义、民乐教改方法构想、民乐教改方向三个层面探寻民乐发展的路径,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张敬忠 《铜仁学院学报》2009,11(5):59-60,71
本土音乐就是具有地域特征的民族民间音乐。我区少数民族众多,优秀的民族民间音乐非常丰富。把我区各县的本土音乐引入到高校音乐教学中来,对我区民族音乐教育是很有必要的,这样的方式对黔东民族音乐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是行之有效的,同时也可办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高师音乐教育专业。  相似文献   

16.
新疆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背景,民族音乐丰富多彩。应深刻认识新疆本土音乐的艺术价值,在大中专院校音乐课本中选择更多的优秀的本土歌曲,达到弘扬民族文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高师视唱练耳教学中 ,听觉分析作为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学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本文就如何在高师视唱练耳课中加强听觉分析训练内容方面 ,提出应从调式感、属性分析、节拍节奏特点及各地方民间音乐特色等方面入手 ,由理论到实践 ,充分发挥听觉分析的作用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音乐听觉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汉口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慕课为例,围绕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慕课翻转模式的音乐教学对高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解构与重构,以期为高校音乐慕课+翻转课堂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畲族在中华民族中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但是在其长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形成一套系统的、独特的民族文字。畲族人民在进行民间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传承中,主要依靠民间艺术者的口耳相传,这也给畲族民间音乐文化的传承埋下了隐患。随着老一辈艺术者的老去,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逐渐面临着断层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开展有效的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和传承非常重要。本文主要针对畲族民间音乐文化教育的相关方面展开研究,分析了当地高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音乐文化教育的现实意义,总结了畲族民间音乐文化、风俗歌舞剧、民间音乐创作者三种教学资源,探寻出了高等院校音乐专业进行畲族民间音乐教育的手段和途径。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 ,中小学音乐教育课程有了很大的改变 ,民乐已经成为中小学的普及课程。高师开展民乐合奏课是可行的 ,同时也是必要的。高师民合奏教材的内容编写 ,也将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