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山西省8所高校的186名英语教师和462名学生"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学生文化信念"调查研究表明,大学英语教师教学的文化输入状况不够理想,影响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文化输入现状为切入点,探讨外语教师文化素养提升的路径,构建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2.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间交往与日俱增。两个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组织,为了实现有效交流,必须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现象向以培养人才为主的各大高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提升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以某民族大学非英语专业的蒙古族学生为例,把批判性思维原理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提出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需要9 个步骤,即获得文化要素、理解文化要素、辨别文化差异、审视文化目的、分析文化模式、评价分析结果、评价替代假设、综合得出结论、培养交际能力。同时,这一教学过程也对大学英语教师提出两个要求:一是大学英语教师自身必须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二是大学英语教师要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3.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阐释了交际和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指出,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固然有赖于跨文化知识的学习,但更需要培养诸如理解包容、关爱自己关心他人、在心在意的跨文化心态.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国学生缺乏交际方面的训练,作者提出了大学英语教师从大学英语课堂等本族语文化交际环境中启发学生跨文化心态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概念逐渐为人们所熟知,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跨文化交流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现如今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主要语言。语言、交际和文化密不可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学好英语的重中之重。因此,在当前的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将从课程设置、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可能存在的障碍。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大学生有效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阐述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内涵及其组成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总结了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这些途径包括:建立以文化体验为基点的课堂;确定大学英语教师的双重身份;积极有效运用各种教学资源;强化学生的跨文化交际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化,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对跨文化交际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并逐步认识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和能力的必要性。文章分析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并介绍了英语教师如何在日常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7.
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缺失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使用较广泛、时间较久的两套教材都未涉及中国文化英语表达。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也没有考察学生的中国文化英语表达能力。教师本身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无论在文化知识层面上还是能力运用层面上都有待提高。英语合作教学课堂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双向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8.
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是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大学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英语教师要认识变革带来的挑战,反思自身在观念、方法、知识结构和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重新审视自身角色、地位的变化,主动适应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中新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单一教材的执行者、学生学习的主宰者和"教书匠"向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导航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学生学习的促学者和外语教学理论的研究者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全球化背景下,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外语教学也越发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但是教师跨文化教育却没能满足跨文化外语教学发展的需求。目前,不少大学英语教师和中学英语教师都面临着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困惑。本研究以这部分教师为研究对象,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以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培训的理念为基础,对英语教师跨文化教学培训项目进行了探讨。研究提出了培训目的,设定了培训内容、并对培训方法和测评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是外语教学的重要内容。大学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地道的英语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交际。主要探讨外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康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重要性和方法,旨在为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明确交际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能力、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能力等之间的联系和区别。经对比分析认为:忽视了语言交际功能的语言能力是交际能力的一部分;跨文化交际能力突破了交际能力的文化局限;跨文化能力是比跨文化交际能力内涵更丰富、要求更高的一种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2.
解析涉外导游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出入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要求作为跨文化中介者的涉外导游具备较高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章在跨文化交际和文化中介的理论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因素,初步建立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分析框架,并提出一些培养涉外导游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语言教学的过程实际上也是文化传播的过程。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其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熟练掌握英语基本的语言和文化知识,并在日常交际中正确使用英语。本文在分析影响跨文化交际主要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跨文化意识的基本原则和提高跨文化能力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4.
文章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中国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差异敏感度开展调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归纳了现阶段我国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特点;通过提高第二语言学习者文化差异敏感度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可行性,为第二语言教学中如何提高学习者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一教学目标找到新的出口。  相似文献   

15.
交际能力是社会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外语教学的目标。然而交际能力是以母语者的语言能力为标准的。在跨文化交际非常频繁的今天,这个标准显得不太合适。本文提出了把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标准的设想。  相似文献   

16.
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其成为跨文化人。文章结合中国的外语教学实际,通过批判性地学习、对比国内外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研究,从教育者和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强调语言能力和策略能力的重要性,并尝试构建跨文化交际能力模式,指出不足以及相关实证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first examine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ponents of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 to culture, pointing out that strategic competence, unlike sociolinguistic or discourse competence, is not culture-specific and therefore is supposed to play a more crucial role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then it discusses research on strategic competence, particularly the contributions it can make to our efforts to understand an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ome questions that further research should address are also raised. Finally it stresses the special significance of exploring strategic competence for study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nd indicates implications that the exploration may have for second- and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 Project supported by Zhejiang Provincal Union of Social Society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Communicativecompetence ,anotionprop osedbyHymes(1 972 )andothersasachallengetoChomsky s (1 965)conceptoflinguisticcom petence,hasnowbecomeaprimarytheoreticalconstructinsociolinguisticsandanumberofre lateddisciplines,especiallyforresearchingintothere…  相似文献   

19.
国际学生教育本质上是一种跨文化教育。跨文化性、个体差异显著性、涉外性与专业分散性构成了我国高校国际学生事务的特性,对国际学生辅导员的角色与能力提出相应要求。跨文化教育视角下,我国高校国际学生辅导员承载着跨文化交际者、跨文化教育者、跨文化管理者与跨文化研究者的角色,应具备由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教育能力、跨文化管理能力与跨文化研究能力等四个维度构成的跨文化能力。  相似文献   

20.
陈畅菲 《海外英语》2012,(7):187-188
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 is the key to effecti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for it has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quality,effect and process of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mmunication barriers that cause failures i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in the TV series A Native of Beijing in New York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 and reiterates the importance of developing cultural empathy competence in different cultural contex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