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王子云西北写生选1940-1945》一书是抗日战争时期,教育部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西北学术踏查的艺术记录方式的成果。该书包含了西行考察过程中的人物、风景、民俗、文物遗迹与遗物等作品共计80余幅。写生作品分为西北沿途风景写生、艺术文物遗址的全景写生图、西北各地民族风情。这三类写生作品体现了考察团将艺术考察与文物调研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艺术审美价值、文物史料价值和图像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1940年代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进行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敦煌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1940年代王子云率领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进行考察,取得丰硕成果,为敦煌石窟的保护和"敦煌学"研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成立于1940年6月,解散于1944年12月。1942年6月至1943年5月间,该团在敦煌进行石窟内容调查、壁画临摹、照片拍摄、购买文物等活动。本文主要考证考察团至敦煌的时间、在此考察的成员及其活动,纠正一些回忆录、口述历史的错误。  相似文献   

5.
1942年6月—1943年5月,王子云率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在敦煌进行了古迹拍摄、壁画临摹、文物收集等工作。1991年,王子云家属向敦煌研究院捐赠当年绘制的崖面全景图1幅;2000年又捐赠壁画临品41幅、西北写生5幅、1953年拍摄的新疆石窟照片168张;本馆还藏有1953年王子云临摹的克孜尔壁画2幅。本文对其中44件敦煌、克孜尔石窟资料和5幅西北写生资料进行了整理。  相似文献   

6.
王芃 《家教指南》2001,(1):173-175
1941年冬至1943年春,王子云率西北艺术文物考察团考察了敦煌石窟,临摹了敦煌壁画,绘制了长卷莫高窟全景,拍摄莫高窟的窟内照片,撰写了莫高窟现状调查报告。  相似文献   

7.
闫丽 《家教指南》2023,(1):149-158
1943—1945年,夏鼐受“中央研究院”委派参加西北科学考察团历史考古组。他在考古发掘、田野记载和文物保存方面利用科学的方法,是中国学者在西北地区的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活动。考察期间,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和复杂的地方民情,夏鼐屡次有效解决,极大地推动考察团顺利进行。考察所获汉简、碑刻、随葬品等文物为研究提供了新材料,至今仍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20世纪50、60年代艺术社会史兴起,“艺术赞助人”作为艺术史研究结合社会学的方法衍生出来的一种新视角,使人们注意到艺术创作与社会外部环境的关系,介绍了“艺术赞助人”在艺术史中的生成流变以及“艺术赞助人”视角在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的运用。柯律格《雅债》一书以文徵明为文化个案,研究文徵明在不同的场域中与他人的社交活动,探究隐藏在“互惠往来”行为背后的“艺术赞助”是如何影响文徵明的艺术创作的。“艺术赞助人”研究模式打破了中国艺术史研究中“画如其人”的固有印象,为中国艺术史研究开启了一个充满新意的视角。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西北历史遗存美术资源为例,探讨高校艺术教育课程中地域美术资源的拓展,将现有的资源以类型属性和艺术特征为基点概括为石窟艺术、美术文物与考古、民间工艺美术三大资源群,并运用现代媒体技术进行信息化构建,对其在艺术教育课程中的应用途径提出可实施方案,为基于网络的艺术教育课程资源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促进艺术教育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0.
马赛克艺术,是人类艺术史中最古老的艺术样式之一,它几乎是伴随着艺术史的产生而产生的。本文首先着重梳理了马赛克艺术的起源和发展,接着对欧洲中世纪艺术与现代马赛克风格运用进行了探析,以期对马赛克艺术的研究提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1.
东北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就出现了石雕女像、陶塑等雕塑作品与彩陶艺术,到中期以后彩陶艺术达到了鼎盛时期,同时石雕、玉雕、骨雕等艺术较为发达,并且显示出地域上的文化特征。在西周以后,这里是农业民族、游牧民族、游猎民族交叉生息的地方,留下了丰富的美术类历史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近现代在传承古代遗产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几乎遍布整个白山黑水。从保存状况看,虽然已经颁布了各级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和传承人,但很多的遗产已经消失或处于濒危状态,急需调查、记录和保护。  相似文献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实地考察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当代非物质文化遗产视域下民间美术的活态传承问题进行探讨。得出影响其传承的主要因素有:地方政府执行民间美术保护政策的力度不够;市场组织进入民间美术领域的愿望不高;民间美术团体传承民间美术的力量不足;相关的系统性理论研究缺乏;外来文化的影响。传承可持续机制:提高各级政府职能部门的重视;加强民间美术的技术创新;广泛开展各种传承活动;加强相关理论研究深度。  相似文献   

13.
道教美术史在实际的学术研究中占有一席之位,但是作为学科建构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通过对道教美术史研究发展过程的梳理,探讨道教美术史作为学科建构的可能性及其意义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内在精神系统和外在的视觉系统双重的存在,是道教美术史建构的学术支撑,整体把握这一系统性的存在对于道教美术史的研究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现代美术是一种人文学科,通过现代美术的学习,能使学生更多地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信息交流。现代美术赏析在普通高校教学课节中是薄弱的,虽然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至今在学生眼中仍是难懂、不可理解的。它内在的价值与内涵和当代的观念、审美观,以及对现代日常生活的影响都是有必要认知与界定的。从长远来看,我们不但要把握现代美术给予我们的形式美,更要体会现代美术给予我们的精神内涵。所以,加强普通高校现代美术赏析教学,势在必行,也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娱乐与创意:传统武术功能价值的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娱乐是中国传统武术的本体价值之一,创意作为一种崭新的艺术形式改变了传统武术娱乐价值的存在形态。从创意的角度挖掘中国传统武术娱乐价值的内涵和底蕴,以个性化和符合当代人审美要求进行创意发展,可始终兼顾这个传统武术在现代社会发展中非物质化的精神特质与物质化的产业特质之间的动态平衡,较为清晰地展示传统武术娱乐价值与现代创意的融合与创新,推动传统武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6.
陈依使 《南平师专学报》2005,24(3):154-156,85
每一件经典艺术作品都是一本社会历史文化艺术的教科书.也是一本思想教育的教科书。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是对作品及其内在的情感意蕴的鉴赏与体味。我们要在经典艺术作品的欣赏中.提高艺术鉴赏能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坚定中华民族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7.
艺术史哲学是具有普遍规律的哲学和具有特殊性的艺术史的统一,是对艺术史这一学科的相关概念、方法以及研究倾向的反思性理论体系。加强艺术史哲学的认识深度,有助于我们从更为理性的视角研究和看待艺术史。对于艺术的发展历程,单靠研究历史或是哲学都是不够的,经验与理性必须相结合,史料的学问必须与哲学批判相结合。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艺术史学科虽然自成立以来就遭受质疑,但也不难予以合理的回应:西方的艺术史正在从艺术门类史而变得越来越具有艺术门类综合性和文化多元性;中国自身的文化、学术及艺术传统本身则具有艺术史书写的动力。中国艺术史学科的可能性来自于两方面:艺术史学科制度建立本身,中国式门类艺术汇通及古今学术汇通传统。艺术史学科路径可以有门类艺术史、宽视角门类艺术史、观念艺术史、比较艺术史、跨门类综合艺术史等。对艺术史学科路径的反思可能引导出艺术史学——对艺术史研究方法或路径的反思。中国艺术史学科可以由三个分支构成:艺术通史,跨门类、跨媒介或跨学科的艺术史,艺术史学。  相似文献   

19.
装饰艺术是一种精神文化资源,是一个民族相对稳定的文化积淀。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是现代人类生存环境中必不可少的精神归属,而西方现代绘画艺术思潮曾影响了中国现代的装饰设计师,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又给我们的装饰语言带来了新生。所以,中国目前的环境装饰语言表现为以下几个特征:一是追求"现代"审美观念,现代风格的装饰艺术对社会文化思潮产生了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二是强调中国风格中的和谐,"中国风格"的形成经历了千百年的历史沉淀,其和谐、优雅、平衡、有序,从精神内核上与当代人追求的审美观不谋而合;三是对怀旧情致的眷恋,反映出国人对朴素理念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包豪斯的历史及其理论成就,分析了我国环境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存在着新兴的、综合性的学科与落后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之间的矛盾和较大的工作量与教师的职业精神丧失之间的矛盾。认为现有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在继承包豪斯教学理论的深度、广度和执行的质量等方面存在缺陷。进而提出建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与市场接轨的新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