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堂公开课     
同学们,你们上过的公开课一定多得不计其数吧?其中给你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又有多少呢?这天上午,白老师要给我们上一堂语文公开课。一听到"公开课"三个字,一想到教室里会坐那么多的老师,我的心就像只不安分的小兔子,"扑通扑通"地跳个不停。走在去多媒体教室的路上,我觉得腿像灌了铅似的,真是寸步难行呀……上课铃响了,白老师神采奕奕地走进教室。我们都坐得  相似文献   

2.
我当小老师     
<正>星期一,由于我们的语文老师周老师要去别的学校学习,所以一整天都是数学老师上课,为了锻炼我的胆量和减轻数学老师的压力,周老师让我为同学们上一堂课。星期一的早上,踏着清脆的铃声,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拿着语文书走上了讲台。开始上课了,我说:"请同学们翻开语文书第十二课《为  相似文献   

3.
扫地后遗症     
今天是星期一,我们如往日一般在操场上举行了升旗仪式。到校长讲话时,校长点名批评我们五(2)班竟只有一个学生在卫生区打扫卫生。听到这儿,我就感觉要大祸临头了。不出所料,一回到教室,班主任就开始兴师问罪:"今天应该是谁打扫卫生区?"我们几个战战兢兢地站起来,头也埋得低低的。"你们几个罚扫一周!"唉,今天真是炉子翻了身——倒霉!  相似文献   

4.
惊险的体验     
星期一上午的第三、四节课是我们班的游泳课,同学们像往常一样拿着泳具争先恐后地向游泳池跑去。来到泳池边,我看一见教练已经站在那儿了,大家从教练的口中听到了意想不到的一句话:“今天我们要做深水区练习。”大家都愣住了。  相似文献   

5.
一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的时候,非常害怕听到学生在探究前就说“我已经会了”,一定要人为地把所有学生的学习起点都视为“零”,然后让学生乖乖地跟着教师的教学程序走,到了最后还要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发现结论。然而,我却听了这样一节特殊的教学公开课,真实,与众不同。执教者教“圆的周长”一课时,教师设计了这样四个环节:  相似文献   

6.
2007年4月24日那天,我在锦州实验学校听了一堂特别的公开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与众不同的课。听说是吴老师要上公开课,我便激动不已,因为我觉得在这  相似文献   

7.
日记二则     
教师节,那一份痛那一份乐 2007年9月10日星期一 做校长快七年了,开学工作把我累倒,还是第一次.毕竟这是个多事之秋:县委县政府下令改造县城交通枢纽,学校约三分之二的孩子上学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就在开学前一个星期,二栋教学楼顶突然断了一根房梁,18个班1200来名学生必须疏散,要联系教室,要安排饮食,要确保疏散安全,这一系列的事情摆在面前.  相似文献   

8.
花意自在开     
12月18日 晴 星期一的早晨,像往常一样我忙着洗漱准备早餐,孩子在屋中懒床。忽然听到孩子大喊:妈妈你快来看啊,我们的芦荟要开花了!  相似文献   

9.
我的一篇课外练笔文——《假如我是武汉市的市长》在报刊上发表后,许多人都惊讶我有这么大的胆量,因为我只是个初中生,而且还是个女孩子,听了这些话,我开始有些害怕,可仔细一想也没有什么,找只不过把“假如……”写在了纸上。“假如”这个词,在我们这个语文试验班里经常听到。我们的班主任兼语文老师上课就常讲:“我向来提倡大胆的、有针对性的发言。八十年代的中学生要有雄辩的口  相似文献   

10.
正在一次语文公开课上,我正运用精心设计的课件和孩子们一起学习着《家》这一课。当教学进入尾声时,我让孩子们拓展说话:"你还知道谁是谁的家?"这时,不少小手举了起来……听着孩子们精彩的发言,我的心里格外高兴。也就在此时,我突然听到下面有个压抑不住的声音:"沼泽地是死人的家。"尽管声音很轻,可还是被同学听到了,课堂上随即响起一阵哄笑声。原来是班上一向表达能力很弱的小晨,竟然在公开课上说出了这种突兀的答案。因一时难以评点,我的眼神掠  相似文献   

11.
<正>每年都要听许多公开课,教师为了上好公开课,也是尽心尽力,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甚至"预演了好几遍",这样的公开课一般没什么问题,可是有时候要借班上课,在教师不能很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下,教学效果会大打折扣,教师总觉得不能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在评课时,经常能听到授课教师的抱怨:"学生怎么这么差。"评课教师也会感叹:"学生真差。"课改专家、华东师大崔允郭博士说:"教学有没有效率,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  相似文献   

12.
推行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可喜地看到,教师们对语感的重视,对课文“读”的重视,过去重讲轻读、重问轻读的模式已经被打破了。公开课,每每听到学生们声情并茂的朗读,老师们都不免啧啧称道。但笔者不免要问的是,公开课上我们所听到的高水平的朗读,是怎么达到的?是上这节课的老师在  相似文献   

13.
与支老师结缘于上个世纪的80年代初期,至今已经25年多了。初识支老师时,我是一个二十多岁的毛头小伙,一个刚从师范学校毕业的青年教师,支老师正值盛年,从体育教师改行教语文时间不久,但已在小语界享有盛誉了。自从结识支老师,并有幸成为他的徒弟后,我们就开始了长达四分之一世纪的师徒交往。无论在做人上,还是在教学上,支老师治学和人格的魅力,对我的教学和人生,都有深远悠长的影响。我们第一次近距离交往是在1983年夏天,河北省张家口地区计划举办小学语文教学年会。作为研讨内容,我被桥东区教研室选为讲课教师,要在会上讲公开课。那一次,支…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一早晨的第一节课, 我们班举行了第三单元的语文考试。我原以为这次考试的题目很简单,就胸有成竹地走进了考场。我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坐了下来。老师开始发考卷  相似文献   

15.
正"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口号喊了许多年了,但是评优、调研、竞赛等依然是套在语文老师头上的"紧箍咒",于是,我们看到的公开课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复杂。在日常的调研中听到的随堂课,则让我们更感到忧心:许多年轻的语文老师并不知道语文课要学些什么,把理解教材的内容情感当作是语文学习的全部,40分钟的时间内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语文教学强调了有感情诵读,因此,在一些公开课上经常听到老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总要问一个问题:"在朗读文章时把握文章怎样的感情基调?"我认为,朗读既要讲究艺术性,也要讲究科学性.  相似文献   

17.
2007年4月24日那天,我在锦州实验学校听了一堂特别的公开课,这是我第一次听到如此与众不同的课。听说是吴老师要上公开课,我便激动不已,因为我觉得在这样优秀的老师的课堂上一定能够学到很多东西,我便怀着一种期待走进了课堂。  相似文献   

18.
缘起一字     
一个字,有什么了不起呀!的确,一个字让入感觉微不足道,可在我的语文小课题研究中,简单的一个字却让我刮目相看,引发了我的深思,启发了我,并最终给孩子们带来了变化、进步。那是星期一的事了,我和孩子们这节课要学习李少白的《中华少年》,因为双休日已经布置孩子们课前预习,并告诉他们要进行班中的朗诵比赛,表现优秀的孩子予以一定的奖励。再说,这首诗内容不复杂,按往常的教  相似文献   

19.
这次学校打印的我们五位语文组青年教师公开课安排表一下来,其中一位与我同龄的青年教师在未上课之前,几乎一进办公室,就会提起公开课的事,使得本来对公开课感觉比较平和的我,神经也不由得紧绷起来——可得好好进行一番教学预设,以到时对得起听众。  相似文献   

20.
笔者经常听人调侃说,某某人要在区里(县里、市里)“开戏”了。开始不知道是啥事,一打听一追问,才知道是某某人要在区里开区级公开课。真是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他们怎么会把有些公开课称为“演戏”呢?仔细回顾和分析自己所听过的一些公开课,我开始觉得事情的严重性。就我们音乐课来说吧,有的教师为了开一节区级或市级公开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