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地市报发展出路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建 《新闻界》2001,(6):42-43
我在《新闻界》今年第4期上谈地市级党报面临外部挤压下的发展模式,言犹未尽,想继续谈一谈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外忧患及一些新的发展思路。一、我国地市级党报面临的内外忧患我国地市级党报除面临各级传媒的竞争挤压外,还有一些内忧外患制约着地市级党报的健康发展。1.地市报的经营者、管理者的办报观念有待更新。主要体现在:一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地市报受传统的办报观念影响较深,办报思路较为保守与僵化,未能适应新形势下的办报需求。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受到地缘政治、经济发展、信息渠道等的制约,相当部分地市报忙于生存,只顾埋…  相似文献   

2.
当前,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正潜移默化地融入我们的社会与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作为传统媒体的地市级党报如何再造品牌价值优势,发挥地市级党报传播信息的主流功能,是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3.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  相似文献   

4.
发展中的困境据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党报376家,中国地市报研究会会员单位314家。地市报所辖晚报、都市报共有177种。其总体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43.77%。在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中,由于地市报现有体制机制上的弊端,自身存在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从而制约了地市报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竞争中超越自我--地市级党报如何应对大媒体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道宁 《传媒》2005,(2):44-46
在我国纸质媒体中,地市级党报是一支较为庞大的队伍.据中国地市报研究会秘书处所提供的资料,仅会员单位所办的地市级党委机关报就有314家.然而,地市级党报在走过了昨日的"一枝独秀"、"惟我独尊"的辉煌之后,开始面对国内外强大媒体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地市级党报如何应对中央、省级两级强大媒体的挑战,如何在现有的基础上求得新的发展,这是摆在所有地市报人面前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吴璟 《新闻窗》2011,(1):126-127
随着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崛起,在上有省、地市级党报压力,下有各类都市报、晚报的步步紧逼,如今各地县市报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这种情况下,县市报只有立足本土,打造核心竞争力.才能突出重围。加大对本土新闻主题创新力度,凸显报道深度,  相似文献   

7.
相比国家、省级党报,地市级党报的报道范围多受地域限制,稿件题材常现同质化,报道手法公式化、套路化,有损权威性的树立;相比地方都市报,地市级党报内容单调、"文山会海"云集,过于严肃呆板的面孔使党报与普通群众渐行渐远。要想让地市级党报重新"活"起来、拥有更多读者的关注,就必须深入基层"找源头"、"抓活鱼",创新报道手段,保  相似文献   

8.
一、困境:几层冲击波 1.来自省级同质媒体的"打压". 地市党报受到省级同质媒体的"第一波"冲击,源自于上个世纪90年代中后期省级党报纷纷创办都市报.都市报在地市级城市的影响从无到有,发行量急剧扩大,使地市报发行量受到直接影响.随着区域性经营壁垒逐渐打破,省级媒体的地方版正直接冲击地市报"一城一报"局面.  相似文献   

9.
眼下,晚报、生活类报纸定位于大众百姓,都各自使出浑身解数,争取市场份额;有的省级报纸也在各地市开办分社。与地市报展开全方位的竞争。地市级党报如何适应这种严峻的挑战呢?一、办什么样的报纸受欢迎什么样的党报受最广泛的读者欢迎呢?读者心目中党报的理想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地市级党报的时事版稿件与上级党报的稿源大致相同,都是采用新华社电讯稿和图片,但地市报时事版的效果一般远不如大报,也不如都市类报纸的时事版出彩。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象?地市报的时事版水平能否再上一个台阶?  相似文献   

11.
地市党报是全国平面媒体中的一股重要力量,所占比重也比较大.据统计,目前全国地市级党报共有376家,所辖晚报、都市报共有177种.其总体数量占全国报纸总量的43.77%.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地市党报事业性质、企业经营的局面逐渐显现.财政"断奶"后,广告成为地市党报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因而,如何提高地市党报的广告经营成为摆在地市报人面前的一件大事,很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地市报人》2004,(1):28-31
2003年,在中国报刊史上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经过全国性的报刊整顿,党中央进一步明确把地市级党委机关报纳入重点党报行列,这为地市党报做大做强拓展了前所未有的空间。那么,在2004年新的一年里,如何抓住机遇谋求更大发展?这是摆在全国地市报社长、总编辑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随着新年钟声的敲响,不少地市报的社长老总们正在满怀豪情、精心策划和描绘着美好的明天。我们衷心祝愿全国所有的地市报在新的一年里大展宏图,办报经营获得“双赢”。  相似文献   

13.
2003年7月l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进一步治理党政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减轻基层和农民负担的通知》.《通知》要求:"县(市、旗)和城市区不再办报刊,已经办的要停办.对个别影响大、有一定规模的县市报,可由省级党报或地市级党报进行有偿兼并,或改为地市级党报的县市版".  相似文献   

14.
王立宗 《新闻前哨》2002,(12):22-23
中国加入WT0后,报业竞争将呈现什么态势,地市级党报面对国外传媒集团和省会城市报纸的挤压,应该怎样改进管理,创新管理,使我们能够适应瞬息万变的外部环境,这是当今地市报人不能不思考、不能不研究、不能不回答的问题。“狼”真的来了国际传媒集团的进入,给中国报业带来了挑战。然而,对于地市报来说,又多了一层压力,这就是省会城市的大报,特别是都市报和其他生活类报纸向地市扩张,使地市报受到严重的威胁。近几年,这类报纸已经渗透到地市乃至县市、乡镇的报业市场,其发行量在当地已经逼近甚至超过地市级党报。这类报纸将以…  相似文献   

15.
在以互联网、数字电视、手机短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环境下,平面媒体对体育新闻的共享由可能变成现实,要想烹调出吸引众多读者胃口的“大餐”,尤其是在国家级、省级媒体覆盖范围内的地市级党报,可以说难度越来越大。“传媒产品的竞争力是党报竞争力最主要的方面,是党报的核心竞争力。”因此只有脚踏实地地做好“新闻”,这个党报核心竞争力的最主要体现者,才能吸引更多关注的目光。而对地市级党报体育新闻报道而言,在版面受“挤压”、外部环境受“打压”的形势下,突出重围唯有做好做足做大“特色”这道菜。  相似文献   

16.
地市报理论版的个性特征主要是:一、读者层与中央及省报不同。中央及省报理论版的读者群,主要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党政机关政策研究人员和文秘工作者、社科理论界专家学者等,而地市级党报理论版的读者群,则主要是基层干部和大众。二、选题策划重点各异。新闻报纸的理论版不同于理论  相似文献   

17.
创办体现读图时代视觉优先的摄影专刊,打造集中展示视觉新闻的平台,使图片典型瞬间的定格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以此来提高地市级党报舆论的引导能力,提升报纸的核心竞争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地市级党报当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县市报如雨后春笋般地得到迅速发展。县市报目前已成为我国新闻事业中不可缺少的新生力量,是县市新闻宣传的一支劲旅。面对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县市报如何改革,使之更有效地发挥作用,无疑成为一个新的课题。 一、县市报的优势和劣势 我国的县市报由县市一级党委主办,是县市党委的机关报,是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一级党报。和中央、省、地级党报相比,县市报的优势是明显的,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县市报处于基层,在党报中是自费订阅比例最大的党报,可以把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最直接地宣传到普通群众中去;二、县市报办在基层,对读者最熟悉,对读者最了解,可以及时了解到、听到真实的情况和声音,更有效地开展新闻宣传;三、县市报地方特色更为明显,群众爱看;四、县市报报小订价低,群众承受能力较强。县市报的劣势也较为突出:一是周期长(主要为周报),新闻宣传时效差;二是编采人员素质低,报纸质量不高;三是经费来源少,很难走出经济好时办报、经济差时停报的怪圈。 二、县市报面对的“读者市场” 要研究县市报的改革,就必须研究县市报的“读者市场”。中央级和省级党报多为公费订阅,地市级党报  相似文献   

19.
作为四级党报中最基层的县市报,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年的能量积聚,在近几年中得到有效释放。目前,全国县市报已达620多家,一大批报纸改成日报、大报、彩报,特别是经济比较发达的浙江、江苏、广东等省份,县市报无论是办报还是经营,都具相当的水平和规模,综合实力已接近甚至超过某些地市级报  相似文献   

20.
程传军 《新闻世界》2014,(10):23-24
作为接"地气"和"底气"的地市级党报,做好新闻策划工作非常重要,通过新闻策划来着力提升报纸质量的"内功",彰显本土新闻亮点,更好地实现传播效益的最大化,增强传统报纸媒体的影响力、吸引力和战斗力,进而增强地市级党报综合发展力和应对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