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基于单一或多个运动损伤危险因素研究可能存在局限性,妨碍认识实际运动情况。从社会整体上,预防、减少和控制运动损伤非常重要。不同行为和损伤危险因素以及损伤机制相关。运动员、教练员或工作人员等不同行为影响损伤危险因素以及损伤机制。因此,研究应从整体上关注个体行为、环境条件,社会结构对运动安全的支持,才可能在群体水平显著降低运动损伤。  相似文献   

2.
对56名职业男性足球运动员进行相关测试及损伤调查,结果提示:高年龄的职业足球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程度比较高;胭肌拉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素和陈旧损伤;腹股沟部拉伤的危险因素是陈旧损伤和髋关节外展ROM值的减小;陈旧损伤也是膝关节扭伤和踝关节扭伤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3.
宋军  曾秉璇 《体育学刊》2011,18(6):104-107
以广州地区9所高校的1 537名男生和2 855名女生为对象,对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男生运动损伤的发生率高于女生;而且运动损伤发生的性别差异与参加的具体运动项目有关,如女生在跑步、跳高等运动项目中的损伤高于男生,而男生在足球、篮球和武术等项目中的损伤高于女生。此外,男生肩部的损伤高于女生,而女生足、趾部位的损伤高于男生。对运动损伤性别差异的原因研究还表明,男性在疲劳状况下仍继续运动可能是导致其损伤率高于女生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田径运动员发生运动损伤的风险因素.方法:通过对136名男性田径运动员进行身体测试及运动损伤情况调查,测试内容包括:身高、体重、体成分、关节柔韧性、关节稳定性,在此基础上分析田径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危险因素.结果:胭绳肌拉伤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年龄因素(OR值=1.31)和陈旧性损伤(OR值=9.81);而腹股沟部...  相似文献   

5.
田径教学训练中防治运动损伤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训练中,发生运动损伤是极为常见的。在跑步、跳跃及投掷运动时发生的损伤一般有皮肤擦伤、肌肉拉伤、关节韧带损伤、肌痉挛、脱臼和骨折等。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如处理不及时,不仅给运动员造成身体上或心理上的痛苦,而且对训练带来损失。了解和掌握防治运动损伤有关的知识,对保证训练的正常进行,提高训练质量,促进健康,延长运动寿命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前瞻性研究调查大众跑者跑步相关损伤(RRI)的危险因素,为RRI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95名健康大众跑者的生理和跑步训练等基本信息、人体测量学因素、身体能力因素和跑步生物力学因素,随后进行4个月的跟踪随访,依据观察期内的损伤情况将受试者分为损伤组和健康组。通过卡方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确认两组间基线指标的差异,将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变量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36名跑者在观察期内报告了46例RRI,损伤发生率为38%,其中膝关节损伤最为常见(26.7%);与健康组相比,损伤组存在较小的静态Q角(健康组7.42°±6.90°,损伤组11.03°±10.17°,P=0.042)、跑步着地时刻躯干前倾角(健康组94.24°±4.52°,损伤组91.89°±4.55°,P=0.016)和小腿地面夹角(健康组100.94°±3.44°,损伤组99.41°±3.33°,P=0.037),以及更大的跑步离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健康组53.23°±3.19°,损伤组54.70°±3.09°,P=0.03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跑步着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减小(OR=0.853,P=0.039)和离地时刻小腿地面夹角增大(OR=1.222,P=0.014)可能增加RRI的损伤发生风险。结论:①在大众跑者中,RRI发生率较高,损伤部位以下肢膝、踝关节和足部为主。跑步着地时刻和离地时刻小腿更加垂直于地面可能是导致大众跑者RRI损伤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②静态Q角和跑步着地时刻躯干前倾角度在损伤组和健康组之间存在差异,但未发现其与损伤风险之间的关系,因此可能不是导致大众跑者RRI风险增加的潜在因素。  相似文献   

7.
减少与预防吉林省大众滑雪者运动损伤,对促进吉林省大众滑雪运动的普及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分层随机方法选取吉林省8家滑雪场共计388名滑雪者进行调查,调查表明:吉林省大众滑雪者运动损伤的比率较高,高达26.29%,损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膝踝关节、腰背、小腿、肩关节、肘腕关节以及头颈部,运动损伤种类以关节韧带损伤、挫伤、擦伤和冻伤四类损伤比例较大;运动损伤的致伤原因分为生理因素、技术因素、外在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针对滑雪者与滑雪场管理方,就如何预防和应对运动损伤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损伤的致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晓卫 《体育科技》2007,28(2):57-59
通过对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和俱乐部活动学生发生运动损伤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解剖学、生理学、保健学知识分析健美操锻炼易出现损伤的种类、较易损伤部位以及损伤因素,提出预防健美操运动损伤的方法,对指导高校健美操运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0.
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英文文献,对高山滑雪项目的运动损伤特征、影响因素及主要预防策略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发现:(1)高山滑雪的损伤发生率高;膝关节是最常见的损伤部位,手指、下背部、头面部等部位次之;损伤类型主要包括韧带损伤、应力性骨折、神经系统损伤/脑震荡等,在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损伤方面无性别差异;损伤程度一般为中、重度,最严重者可致使运动员停训或中断参赛超过28天;运动员在训练与比赛中所面临的损伤风险相近。(2)影响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基本因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本身的竞技水平、技术动作、性别年龄、先天遗传等相关的内部因素,它是减少和预防高山滑雪运动损伤最根本和最重要的因素;二是与竞训场地、器材、装备、气候等客观条件相关的外部因素,它们也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特征产生一定影响。(3)对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可主要侧重于提高力量素质、优化技术动作、创新器材设备,并逐步加强多措并举、相互配合以产生综合效应的方向发展。本研究为加强与高山滑雪项目特征相匹配的运动损伤评价体系的构建,加大高山滑雪运动损伤的机制探究,探索新的预防手段和策略等后续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11.
对近两年来宜宾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基本状况、损伤时段、损伤季节特征、损伤种类、损伤原因等多方面进行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与探讨。揭示了体育专业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一般规律,并对正确安全开展篮球运动提出了一些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辽宁省排球队女运动员下肢急停纵跳落地时的力矩和最大关节角度进行研究,以期对有膝关节损伤的排球运动员进行科学训练提供参考。方法:以14名辽宁省排球队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将运动员分为两组,其中无伤组8人,损伤组6人,采用三维测力平台和红外光电运动捕捉系统,记录受试者在完成急停纵跳动作落地时的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力矩以及最大关节角度数据。结果:在急停纵跳落地时,损伤膝关节的旋转、收展力矩大于无伤组,屈伸力矩小于无伤组,损伤组的髋关节的屈伸、收展、旋转力矩均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踝关节旋转力矩小于无伤组,收展力矩和屈伸力矩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踝关节在屈伸、收展和旋转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损伤组的膝关节在屈伸和收展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旋转时小于无伤组;损伤的髋关节屈伸和收展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大于无伤组,髋关节旋转时的最大关节角度左侧小于无伤组,右侧大于无伤组。结论:膝关节损伤的运动员完成急停纵跳动作落地时,通过代偿性改变增大髋关节力矩、增加膝关节旋转和收展力矩,增大踝关节收展和屈伸力矩,增加膝关节和髋关节在屈伸和收展时活动角度,增加膝关节屈伸和收展时活动角度来完成动作。  相似文献   

13.
足球运动损伤的研究状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俊杰 《体育科研》2006,27(3):72-75
综述了1982年至今国内学者有关足球运动员运动损伤的研究。从不同层次足球人群的运动损伤,足球运动损伤经常发生的部位,足球运动损伤与其他因素的关系,以及足球运动损伤的特点等方面入手。试图找出当前有关足球运动损伤研究的薄弱环节和不足之处,探讨足球运动损伤发生规律,推动有关的研究更为全面、精细。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部分高校女生运动创伤调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金加升 《体育学刊》2002,9(2):38-40
为了探索女大学生在学校体育中发生运动创伤的基本规律。在大学里随机抽取了调查样本进行运动创伤的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运动创伤的年平均发生率超过20%。创伤主要分布在四肢上,创伤的类型以关节韧带拉伤、皮肤擦伤和肌肉拉伤为主。创伤常发生在课外体育锻炼和体育课中。常发生创伤的运动项目是田径、排球和篮球。导致创伤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技术差、准备活动不充分,为此。提出几点相应的预防创伤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遭遇的伤病风险属职业风险范畴,虽属个人风险,但具有社会性,运动员伤病风险应纳入社会保险保障范围。肇因于运动员"伤与病"的纠缠,运动员伤病风险的社会法规制路径一直摇摆不定。随着运动员职业化改革的推进,运动员伤病风险与工伤保险的同构性以及与医疗保险的异质性共同昭示了运动员伤病风险的工伤保险保障路径。社会法规制效果的彰显需要通过运动员伤病风险保障的理念更新、规范创制和制度协调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6.
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师范体育类专业324名大学生运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旨在发现体育专业学生运动损伤的特点、原因及规律,并针对损伤的预防与处理的相关问题提出恰当意见,为其运动损伤的防控工作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思想上不重视、不合理的准备活动和场地器材因素;身体发生损伤较多的部位是踝关节、膝关节和腰部;损伤发生率较高的运动项目是篮球、田径和足球;经常发生损伤的时期是专业训练课和课余自我锻炼期间;低年级学生比高年级学生更易发生损伤;学生普遍轻视损伤后的治疗,伤病未愈的比率较多。  相似文献   

17.
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过程中遭遇的伤病风险属职业风险范畴,虽属个人风险,但具有社会性,运动员伤病风险应纳入社会保险保障范围。肇因于运动员"伤与病"的纠缠,运动员伤病风险的社会法规制路径一直摇摆不定。随着运动员职业化改革的推进,运动员伤病风险与工伤保险的同构性以及与医疗保险的异质性共同昭示了运动员伤病风险的工伤保险保障路径。社会法规制效果的彰显需要通过运动员伤病风险保障的理念更新、规范创制和制度协调共同推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乒乓球运动员损伤部位、类型、原因、损伤治疗情况,提出减少和预防乒乓球运动损伤的措施和建议.方法: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对沈阳体育学院乒乓球院队及运动训练系专修共52名学生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结果:乒乓球专修学生以慢性损伤为主占34.62%,以肌肉损伤为主占36.54%,其中腰背部肌肉损伤最多占22.47%;在损伤部位方面,肩关节最多占29.9%,不同的技术特点会引起不同部位和不同性质的损伤;损伤治疗以外敷药为主.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中膝关节由于其自身的特点非常容易发生损伤,本文为了探究排球专选班学生的膝关节损伤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法和访谈法对新乡学院排球专选班学生的膝关节损伤进行调查,总结排球专选班学生膝关节损伤形成原因与损伤特点,进而提出膝关节损伤的预防措施,以期能够帮助学生有效避免膝关节损伤,更好地参与排球运动。  相似文献   

20.
为预防、减少或避免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运用运动医学领域中研究流行病的方法,对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运动损伤特点及致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男性运动员运动损伤的发病率高于女性,运动损伤具有重复性和多发性的特点;青年冰球运动员和自由式滑雪运动员运动损伤发生率相对较高;膝关节、腰背部和踝关节是运动损伤的高发部位;运动损伤的类型呈现多样化,扭伤、擦伤、挫伤及摔伤较为常见;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的伤病以急性损伤和中、轻度损伤为主;动作技术失误是导致我国冰雪项目青年运动员运动损伤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