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张姝  璩静 《中国出版》2012,(20):37-39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舆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从技术特征看,网络传播具有传播形态多样化、交互性和实时性三大特点。在此基础上,网络舆论也具有议题设置的平民化及舆论演化蝴蝶效应的特点。在网络舆论引导上,应注意网络信息的透明化、公开化,提高各级政府舆情研判和应对能力,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有效引导网络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2.
重大突发事件具有极高的新闻价值,是网络媒体扩大影响、争夺受众、参与竞争的重要领域。网络传播重大突发事件是一把双刃剑,对事件的解决产生双重影响,使政府和媒体的舆论导向能力受到空前挑战。舆论引导正确,利党利国利民;舆论引导错误,误党误国误民。做好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论导向工作,是政府和新闻媒体危机公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3.
第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第二,大力繁荣广播影视节目,重点抓好迎接十八大影视剧的创作生产。第三,大力强化广播影视公共服务,重点在有线电视网络未通达的农村地区大力实施直播卫星公共服务工  相似文献   

4.
新华网正确引导网上舆论的探索和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芳 《传媒》2008,(4):14-16
信息时代,网络与舆论一拍即合,形成了一种新型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网络成为网民表达思想言论的意见平台。但由于网络舆论主体的泛化和分散,网络舆论内容的丰富和复杂,网络舆论形成的迅速都使网络舆论控制变得难以操作。如何根据网络舆论的特点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是当前亟需解决的课题。作为党中央直接部署、新华社主办的中央重点新闻网站,新华网始终把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主旋律、  相似文献   

5.
郭海威  黄楚新 《传媒》2021,(9):88-90
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是由网络舆论引导的理论创新能力、议程设置能力、网络舆论事件的应对处置能力及网络舆论空间的综合治理能力构成的综合性的能力体系.当下,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对党的网络舆论引导的权威性、适用性、有效性、深入性带来巨大挑战.面对新形势新需求,党的网络舆论引导所肩负的使命任务更加艰巨,研究提出从把握网络舆论传播规律、强化网络舆论底线思维、巩固壮大网络舆论阵地、统筹优化网络舆论治理四个方面出发,全面提升党的网络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6.
陈志娟  王楠 《新闻前哨》2023,(15):17-19
网络意见领袖作为新媒体时代的代表性角色,其舆论引导作用的发挥对于网络舆情工作意义重大。通过在舆论引导方面,争取网络意见领袖的正向认同感;在舆论事件中,指导网络意见领袖发表正向言论;搭建与网络意见领袖的沟通平台,畅通互动渠道三种途径加强对网络意见领袖的规范和引导,使他们在舆论导向方面起到积极正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评论是网络媒体的旗帜和灵魂。它是评判一个网络媒体能否把握正确舆论导向的标尺。好的网络评论,不光能开掘新闻事件的内涵,还是强化舆论引导功能的重要手段,能引导网民对新闻事件和社会问题的理解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网络智能时代,信息已经多元化,所形成的舆论往往也是多元化。在网络迅速发展的时代,网络舆论导向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如何引导舆论,做好新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创新管理,应对和处理舆论危机,如何发挥网络主媒体的优势和作用,本文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传统的大众传媒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 “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等传播理论或假说都试图揭示大众传媒在形成、引导舆论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舆论的形成机制。从政治角度讲,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任务和职责。江泽民同志曾强调: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但是当网络作为一种新兴媒介进入人们的生活时,人们发现,网络传播的兴起给传统传媒带来了冲击,也促使人们开始思考:网络传播  相似文献   

10.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境界.  相似文献   

11.
吴双 《中国广播》2009,(1):50-51
当代媒体的竞争,是舆论引导能力的竞争;而决定媒体舆论引导能力的重要因素是其引导水平。也可以说是吸引力;吸引力的关键是要看节目内容,以精品战略来带动广播整体节目质量的提升是天津人民广播电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的成功实践。多年来,天津人民广播电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出精品、创名牌、出人才、带队伍,  相似文献   

12.
林凌 《编辑学刊》2012,(3):44-48
技术调控作为网络舆论引导的方法,将强化以法律为基础、按照国际惯例引导网络舆论的管理模式,提高我国舆论引导的能力和水平.目前,我国舆情监控技术研制正在加大力度.本文探讨了运用网络技术管理网络舆论的重要性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3.
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工作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更加突出位置”,并就此提出了五项要求:必须坚持党性原则,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新闻报道的亲和力、吸引力、感染力;必须不断改革创新,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加强主流媒体建设和新兴媒体建设,形成舆论引导新格局;必须切实抓好队伍建设,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舆论导向正确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意义。确保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我国新闻管理至关重要的工作目标之一。建立健全舆论引导的工作格局和工作机制,能够为正确舆论导向提供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是具体落实正确舆论导向中极具现实性和紧迫性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提出要建立健全以党政主管机关为主导的、以行业自律为基础、以专业监督和社会监督为辅助的舆论引导工作格局,为正确舆论导向提供组织保障;要建立健全完善的舆论引导工作机制,为正确舆论导向提供制度保障;并要加强研究,促进舆论管理工作从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法律手段为主转变,探索建立舆论引导工作管理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舆论即公众的意见,指多数人对某种事态或社会问题所形成的倾向性一致的意见。新闻舆论导向是新闻舆论引导人们、引导社会走向的倾向性、影响力,是近几年来新闻工作中经常强调的一个命题。从我国社会实践看.新闻事业随时随地都在影响着群众的思想和行动,舆论导向正确。人心凝聚,精神振奋;舆论导向失误,后果严重。那么,在新闻舆论导向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相似文献   

16.
第一,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努力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相似文献   

17.
一、舆论导向是报纸、广播、电视的固有功能,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保证舆论导向的正确,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任务。什么是舆论?舆论就是众人的议论。《晋书·王沉传》:“自古贤圣,乐闻诽谤之言,听舆人之论。”“舆人”就是造车的工人,后来演化为“众人”之义。舆论导向就是对众人的议论进行引导,向一定的政治方向进行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的标准是政治标准。我国的标准应是四项基本原则、宪法法律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资本主义社会报刊的标准则是维护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所谓“民主”、“自由”、“人权”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价值观念。报纸历来是反映舆论、引导舆论、形成舆论的工具。重视舆论导向的功能和作用,无论中外,近  相似文献   

18.
新闻传媒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如何选择恰当的引导模式,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引导模式把握得当,可以强化引导效果;反之,则会弱化引导效果, 甚至使被引导者产生反感、对立情绪。因此,正确选择新闻舆论引导的模式非常重要。本文对新闻舆论引导的几种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田云兵 《新闻前哨》2008,(10):48-49
胡锦涛同志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指出,新形势下,新闻宣传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提高舆论引导能力,营造良好舆论环境。他特别强调,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拿出切实措施,取得新的成效。  相似文献   

20.
网络为高校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提供了新的渠道和载体。高校在网络新闻宣传中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充分发挥把关功能、议程设置功能、沉默的螺旋功能和意见领袖功能,并坚持“三贴近”原则,把握住有利时机,注重舆论引导的量和度,讲究舆论引导的艺术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