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纵观目前国内电视综艺,喜剧类综艺的发展可谓突飞猛进,喜剧节目成为多个卫视的"台柱子",电视观众在整个2016年被喜剧类节目"狂轰滥炸".对喜剧快速的开发与无序的挖掘已导致喜剧出现"异化":创作主体异化为"表演机器",审美对象缺少喜剧精神,而审美主体产生欢笑疲劳、被喜剧淹没.这背后的原因是资本渗透入电视综艺,资本逻辑侵蚀了文艺逻辑.喜剧异化问题值得警惕,喜剧类综艺应该作何调整,是中国电视人必须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欢乐喜剧人》是我国首档大型明星喜剧竞赛真人秀节目,由东方卫视、欢乐传媒与华录百纳共同打造.《欢乐喜剧人》第二季12期节目网络播放量超过10亿,蝉联12周冠军,它的播出使我们迎来新媒体时代的全民大狂欢.作为一档“后现象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不仅给观众带来身心的放松、愉悦,也给当下纷繁芜杂的电视综艺节目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启发与思考.  相似文献   

3.
现在越来越多的电视综艺类节目出现在屏幕上,开启了全民观看喜剧的时代。其中,《东方卫视》推出了一档喜剧明星竞赛真人秀栏目《欢乐喜剧人》以其独特的定位和风格,受到受众的欢迎,体现了综艺节目的一种转向。本文对《欢乐喜剧人》的节目内容进行分析,考察其对喜剧的重新定位和诠释,以及这种重新诠释如何改变受众对喜剧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李国光 《青年记者》2017,(17):76-77
当下,以喜剧为题材连续播出的综艺节目层出不穷,如选秀竞技喜剧、即兴创作喜剧、跨界喜剧和情景喜剧等.喜剧综艺市场繁荣,收视率可观.最近,东方卫视的《笑傲江湖》第三季,北京卫视的《跨界喜剧王》第三季,中央电视台的《欢乐中国人》第二季,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第六季,浙江卫视的《喜剧总动员》第二季,东方卫视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等,成为各大卫视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5.
2016年,中国喜剧综艺又出现扎堆热的现象,然而相比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的模式更趋于稳定和成熟,也呈现出"跨界"星素"结合等新看点,节目形式和内容一定程度上得到创新.然而这种创新是一种"伪创新",同质化现象依然严重,同时伴随着低俗搞怪的不良现象.面对网络综艺的竞争、喜剧人才消耗速度快等挑战,喜剧综艺应该以内容为身躯,以喜剧精神为灵魂,才能不被市场淘汰.  相似文献   

6.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 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7.
于晓娟 《出版广角》2016,(20):66-68
我国即兴喜剧有着悠久的历史.《喜乐街》是一档即兴喜剧类综艺节目,其依托一定的文化资源打造.《喜乐街》在节目中充分运用了即兴喜剧的戏剧元素,并且这些戏剧元素是为电视节目服务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喜乐街》是对即兴喜剧的电视艺术重构.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媒介内容与形式的不断丰富,喜剧和电视艺术的融合也日趋引人注目。在喜剧类电视节目中,"跨界"的介入为电视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形态——跨界喜剧节目。本文以《跨界喜剧王》和《喜剧总动员》为文本分析对象,通过对电视喜剧节目的跨界形式与内容进行分析和梳理,在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视野中探讨跨界类喜剧节目中的解构与重构、戏谑与讽刺以及杂语与对话。  相似文献   

9.
于宁 《视听》2016,(6):31-32
在综艺娱乐节目广泛流行的今天,《欢乐喜剧人》凭借其喜剧竞技真人秀的定位,在众多娱乐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莫过于节目中一个个高水准的小品表演,既让人发笑,又引人深思。小品艺术作为中国喜剧艺术特有的表现形式,从产生到发展都紧紧迎合了社会的发展潮流。本文以第二季《欢乐喜剧人》为例,从喜剧类真人秀节目出发来分析中国小品艺术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10.
孟祥斌  丁智擘 《传媒》2017,(16):39-41
2016年对喜剧综艺市场来说,是炙热的夏天。索福瑞收视率调查显示,2016年第一季度结束后,省级卫视收视率排名出现了较大变化,东方卫视从2015年的第六跃至2016年的第一,而对此贡献最大的是《欢乐喜剧人》这档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第二季以2.79%的平均收视率,3.67%的最高份额将观众牢牢锁定在荧屏前。同时,这档喜剧节目还凭借网络播放量、百度指数、微博话题阅读数等多项优异指标荣获2016年度国民品牌综艺节目,又一次引发了大众对戏剧综艺节目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结束的《欢乐喜剧人》第三季出现了明显的收视率与口碑等下跌,分析该问题发现不仅仅是喜剧综艺节目市场饱和与受众对节目丢失新鲜感等因素影响,而且严重同化的喜剧综艺节目趋向模式化,限制了喜剧综艺节目的发展与创新,喜剧综艺节目无法长期满足观众日益提高的审美意识与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娱乐节目的开发与创新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我国电视综艺节目普遍存在的"克隆现象",从法律的视角进行审视.基于电视综艺节目是一种智力创作成果,着重从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对电视综艺作品法律保护的可能性和现实性进行探讨,希望可以对避免"克隆风",纠正电视综艺节目市场的无序竞争,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中国喜剧电视综艺节目经过2014年昙花一现的"井喷式"爆发,至今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阶段,数量与其他种类综艺节目基本持平,节目类型也以真人秀型为主。中国喜剧真人秀节目中是否也会出现"现象级"节目?成功与不足有哪些?本文以《欢乐喜剧人》、《笑傲江湖》为主要案例,对中国喜剧真人秀类电视节目的现状及发展路径进行了一定的思索。  相似文献   

14.
李梓琳 《视听》2022,(5):65-67
2014年喜剧综艺节目扎堆出现,呈现井喷之势,基本上由各大卫视与视频平台占领主要市场.但是近三年来,喜剧题材的节目呈现疲软状态,《欢乐喜剧人》等喜剧综艺节目高开低走.基于此,《一年一度喜剧大赛》通过在内容引领、价值转型、表达升级等方面的经验积累,强势扎根荧屏,避免了喜剧市场主题和形式同质化、笑星人才断层、节目质量粗糙等...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电视节目体系逐步成熟和受众对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的认同,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由于起步过晚,电视综艺类娱乐节目在发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和问题,与国外的同类节目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笔者通过对天津地方台播出的地域特色的电视综艺节目以及我国当前电视综艺节目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对如何办好电视综艺节目得出一些启示,仅供同行参考指正。  相似文献   

16.
中国当下电视综艺的发展,存在着唯收视率、趋雷同性、泛娱乐化的不良倾向,以及意义缺失、人文关怀缺失、原创能力低下等严重阻碍中国电视综艺节目发展的问题,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中国电视综艺发展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节目设计与节目创意加以改进,使电视综艺走出人文困境。  相似文献   

17.
在电视传媒发挥巨大作用的当今信息时代,各种艺术形式都使出浑身解数,希望在荧屏上占有一席之地,竞争的激烈程度前所未有。作为一种全新艺术样式的喜剧小品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走上荧屏并走向繁荣的。喜剧小品的兴起与繁荣,是中国电视文化的一大成果,也是喜剧艺术依靠电视得以发展的一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成果。显然,它在荧屏上从灰姑娘变成俏公主肯定有其艺术奥秘。喜剧小品充分发挥自己喜剧性、精巧性、灵活性的特点,而且这艺术特点又无不显示出它孕育于电视文化的渊源,显示出它对电视艺术的高度适应性。一喜剧小品的第一个特点就是喜剧…  相似文献   

18.
刘俊  江玮 《青年记者》2021,(23):15-17
网络综艺搅动了电视综艺一家独大的局面,形成了综艺领域的竞争格局,有助于提升综艺节目整体品质,深度激发电视艺术互联网化的新理念,更好地吸引年轻人,拥抱媒介发展的未来。但是,网络综艺也需要从整体上警惕、自省过度娱乐化、功利化倾向。  相似文献   

19.
电视综艺节目,是高科技与文化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包罗万象的综合艺术节目。它集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身,运用电视的光色效果、时空变化,构成供观众从事艺术鉴赏的电视节目。无论在什么样的电视综艺晚会上,舞蹈都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处理的人体动作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用人体的动作、姿态来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艺术形态。我们大家熟悉的经典作品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中国革命之歌》都为当今的电视综艺晚会的舞蹈创作提供了绝好的创作典范。应该指出,电视舞蹈节目,主要是指以各类舞蹈表演为基本框架,强调运用电视技术手段对舞台化舞蹈的再创作,使其符合电视艺术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罗悦  肖文甲  贾超明 《东南传播》2016,(12):135-136
喜剧综艺节目《欢乐喜剧人》的成功既是对当下国内受众需求的真实体现,也是将传播理论运用到喜剧综艺节目中的典范。本文主要分析了《欢乐喜剧人》在议程设置、沉默的螺旋、使用与满足等理论方面的具体实践,并对喜剧类综艺节目如何实现快速迅猛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