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玉花 《大观周刊》2013,(7):137-137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 小学语文教育的对象, 是七岁到十二岁的儿童;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占 80%以上的课文属于儿童文学作品。所以, 儿童文学的读者对象和小学语文的学习者属于同一人群。现在的小学语文教师, 只有具有较高的儿童文学素养, 才能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才能有效地指导小学生的课阀读,才能胜任今后的小学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2.
语文教材改选编是社会意识形态的选择和价值观念再生产的过程.现在很多版本的小学语文课文存在着“山寨经典”和“模式教材体”的现象,小学语文教材只有在价值追求上回归儿童本位,实践上通过多种方式,才能引导学生传承文学经典的人文价值,实现教育意义的回归.  相似文献   

3.
汪琳  谢莎 《出版广角》2016,(14):27-29
随着移动终端的普及,移动网络出版悄然而生.作为少儿出版主力军的儿童文学出现了新的出版形式——有声阅读APP.“宝贝听听”正是这样一款移动有声阅读产品,它回归文学最初“声音一听”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模式,借助移动设备的技术进步,克服之前有声阅读出版的缺陷,注重内容的场景化设计和产品的生态系统打造,成为儿童文学移动网络出版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4.
11月23日第二届“二十一世纪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人论坛”在成都闭幕。本次论坛由二十一世纪出版社与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共同主办,来自各方的官员、专家、学者与200余位成都市小学语文教师参会,共同探讨了阅读推广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论坛以“静听《柳林风声》,品味儿童文学——文字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为主题,强调在图画书以外,要同样重视文字类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与推广。  相似文献   

5.
肖天仙 《大观周刊》2011,(48):167-168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语文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因此,在低段教学中,我结合低段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善于表演的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激发了学生对儿童文学作品的热爱之情,点燃了学生读书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从而使儿童文学作品的教学达到了理想的境界,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相似文献   

6.
廖莉 《大观周刊》2013,(9):103-103,179
新课改呼唤教材的变革,语文教材的文化建设是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重要方面。不少学者运用文化学的理论对语文课程与教材进行了改造和创新。其中,整合化是语文教材的文化建构模型之一,是语文教材文化建设的一个必然趋势。本文主要从其理论依据、整合方式以及反思等四个方面,来审视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教材文化建设走向整合化必然趋势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万滢安 《出版科学》2023,(1):109-119
以民国童书译介出版的经典化策略为研究内核,可以被视为一个管窥知识生产的社会形塑力是如何与中国儿童文学的现代性转向相联结的有效切口。知识生产模式是译介书籍在异域社会文化语境中被现实化和具体化的关键因素,也是译介书籍在主流文化圈被接受认可而获得合法性经典地位的必要手段。话语动态式、书刊互文式、诗性与商业整合式和译创承续式的独特知识生产模式糅合了知识生产的“在场”和“关联场”,合力将源语国的儿童文学经典形塑为目的语国的译介经典。跨民族、跨地域的文学再经典化过程实质上是译介出版知识生产系统化的过程,是中国本土儿童文学独立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儿童文学出版以其独特化的儿童视角,对促进儿童的正常健康成长有着其他出版物难以替代的作用.当前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儿童文学出版出现了审美价值失范的问题,审美价值成人化、审美作用功利化和审美内容过度娱乐化等.因此,亟待对此进行研究,可以从界定儿童文学出版的审美价值,树立良好的社会责任心,厘清审美内容娱乐性和高雅性的互动关系等方面进行路径的构建.  相似文献   

9.
向素云 《大观周刊》2012,(26):200-200
新的时代对教育提出新的标准,现在新的课程标准(试验本)指出:“教材内容的安排应避免繁琐化,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教材处理是语文教师的基础功力,因此,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在宏观把握的指导下,对教材的微观处理在教学实践中显得具体而重要。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10月11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以下简称"中少总社")旗下《儿童文学》杂志携著名作家金波、曹文轩、张之路、夏有志、金本、关登瀛、翌平、张国龙等走进北大附中,和同学们一起庆祝中国儿童文学的旗帜刊物《儿童文学》杂志创刊50周年,五十名作家、百所学校、千个班级校园"纯净阅读"季活动由此拉开帷幕。活动现场,《儿童文学》杂志通过视频的形式,与在场的小读者、作家一起,回顾了办刊50年的历史,并向纯净阅读季《儿童文学》讲师团代  相似文献   

11.
晓方 《新闻前哨》2013,(10):111-111
今年秋季开学,人教版新版初一语文教材中,9篇课文被更换。由于其中包括鲁迅散文《风筝》,因此引起媒体的议论与批评:“鲁迅不可以退出语文教材”、“删除鲁迅会让下一代失去铮铮民族魂”、“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腾出版给徐志摩来教同学们风花雪月?”“是教育的倒退”“忘记历史?”“鲁迅的‘淡出’是‘教育的悲哀’”。甚至有网站发起“是否赞同鲁迅退出语文教材”的调查。云云。  相似文献   

12.
蒋仕伦 《大观周刊》2011,(22):270-270
教师指导学生写作最方便的办法就是利用语文教材本身了。叶圣陶先生说:“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学是通过例子教给学生方法。”语文教师如何通过“例子”指导学生写作呢?  相似文献   

13.
贯金艳 《大观周刊》2011,(39):141-141
本文从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弊端以及时代发展的要求出发,对小学语文教学的综合渗透性进行了理性思考,并总结三点操作策略:1.教学内容的重组与拓展;2.教学环境的“信息化”与“生活化”;3.教学方法的“活动化”与“实践化”。  相似文献   

14.
张君成 《出版广角》2013,(21):50-54
2013年10月,创刊于1963年的《儿童文学》杂志,迎来了50周年生日,而这次生日的庆祝方式也不同于以往,《儿童文学》杂志携著名作家金波、曹文轩、张之路、夏有志、金本、关登瀛、翌平、张国龙等走进北大附中,用倡导"纯净阅读"理念的新形式来为自己庆生。说到《儿童文学》,有个名字不能被忽略,那就是徐德霞。自1978年开始在《儿童文学》杂志做编辑工作,在上世纪90年代正式接手销量严重下滑的《儿童文学》,并带其走出低谷,她与《儿  相似文献   

15.
美国“网络中立”的争论始于21世纪初期,由于涉及到经济、社会和政治问题,自2003年以来经过数年激烈争辩一直没有结果.2010年以来,“网络中立”的论争和立法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美国各界对此表明了各方立场.本文通过论述美国“网络中立”的论争和立法进程,分析了新媒体形势下美国互联网治理所面临的种种矛盾以及美国社会在矛盾中...  相似文献   

16.
金倩 《传媒》2014,(20)
正《儿童文学》是1963年由共青团中央和中国作家协会创办,其注重文学性与可读性的结合,既教读书又教做人,汇聚了最有名望的儿童文学作家,被誉为"中国儿童文学第一刊",对这样有代表性的儿童杂志的内容创作进行研究,可以为其他儿童杂志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引。笔者通过分析《儿童文学》整体的内容创作风格以及创作队伍的培养模式,总结出各个环节中的不足,并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以期能够对市场上众多的儿童杂志内容创作方面的发展有所引导。  相似文献   

17.
"儿童性"是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核心内驱力.在中国儿童文学的自觉化进程中,对"儿童性"的认知是一个不断深入的过程.儿童文学创作和出版的关系密不可分,彼此推动,彼此促进.创作与出版的实践表明:创作与出版在"儿童性"上的深度融合,是确保优秀儿童文学作品产出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本刊讯1月25日,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在京举行《儿童文学》2013年第一季新书推广暨创刊50年集思会。《儿童文学》杂志创刊于1963年。中国作家协会和共青团中央为了给少年儿童提供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了让孩子们读到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由金近先生负责筹备,联合创办了这份面向全国少年儿  相似文献   

19.
安雪峰 《大观周刊》2012,(51):279-279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亮点。语文综合性学习充分体现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学习途径的多样性、学习过程的实践性、学习目标的综合性等特点。教材的设置体现了“大语文”的观念,即语文与礼会生活相联系,生活处处皆语文。从而彻底改变了“为语文而语文”的单一性学习目标和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脱节的现象。  相似文献   

20.
写完《杂志报纸化》一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另一个题目──“报纸杂志化”。现在不少报纸正在向杂志靠拢,办得颇似杂志,因而便产生了“报纸杂志化”的说法。虽然我们至今未见哪一家报纸被杂志彻头彻尾彻里彻外地“化”过去,但是有些报纸向杂志靠拢的迹象和趋势是十分明显的。这种迹象和趋势有哪些表现呢?一是追随杂志杂七杂八的内容。杂志以“杂”取胜,以“杂”见长,以“杂”吸引读者,如今不少报纸也在向“杂”的方向发展;天上地下,百行百业,千种知识,无所不谈,使报纸成了Magazine,成了装载“十八般兵器”的货真价实的“军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