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澜 《新闻导刊》2007,(3):37-38
误区之一:现象"真实性"泛滥与艺术"假定性"的缺失。众所周知,"真实性"与"虚构性"始终是艺术的两面。一方面,艺术要求真实,真实是艺术的生命,任何艺术都要求真实地反映生活。电视这一"家用媒体"更能体现生活的真实感。当电视节目引入主持人形  相似文献   

2.
真人秀是一种虚构性与真实性相结合的电视节目形态,它在社会文化价值建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运用质化研究的方法,通过对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我家那闺女》文本的多重视点转换和戏剧性冲突进行批判式解读,揭示节目中女性人物的形象在现代社会结构中对女性自我价值、人生定位以及家庭观念的认知与建构意义。  相似文献   

3.
纪录片《王阳明》以"纪实+演绎"的方式梳理王阳明的生平经历和心学思想变迁的历程.该片在叙事上的"间离效果"和可视化达成了叙事手段和视听语言的创新拓展.王阳明诗文的构成"自我叙事"、演员辛柏青以及专家三个视点,在"互文"中建构起王阳明的形象,正是纪录片真实性品格的体现.而地理疆域内容的植入与映照,则为诠释王阳明的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商业化竞争激烈以及电视节目整体娱乐化的背景下,电视真人秀节目以其真实和虚构的叙事特点构建了电视文化奇观。本文透过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奇观、视听奇观、人物奇观分析了其文化奇观的建构过程,并且对这种文化奇观作出了文化阐释,其虚构性、娱乐性、虚假性、低俗性、颠覆性的特点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5.
小说《被偷走的人》是法国新锐作家提埃里·科恩出版于2008年的作品,这部小说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作者对一系列二元对立因素的妥善处理,除了小说内容上展现出的善与恶、得与失、生与死、灵魂与肉体、存在与虚无等一系列二元思考之外,小说在叙事手段上也采取了相应的二元对立策略,使二元对立的叙事张力贯穿小说的始终。本文以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为依托,从叙事结构和叙事视角两方面分析作者如何运用二元对立的叙事策略,成功塑造了主人公热雷米既理性又疯狂、既真实又虚幻、既善又恶的人物形象,进而引发人们对存在、对生命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林露德是当代美国著名的传记小说家,她的创作在保持历史真实性的基础上,将艺术的虚构性发挥到极致,以彰显人物的鲜明个性.《千金》和《木鱼歌》是林露德传记小说中的杰作,她以美国华人移民史为背景,凭记忆和想象刻画出具有光彩个性的历史人物,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虚构"交相辉映,共同构建了华人移民的正面形象.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加布瑞埃拉·泽文创作的《岛上书店》风靡全球,作品讲述了书店老板A.J.费克里坎坷的一生.《岛上书店》出版后,常常被读者诟病有“掉书袋”和“炫技”之嫌.笔者认为,《岛上书店》并非徒有其表,其在华丽的外表下拥有丰富的内涵,绚丽技巧的实质是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这本书真正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相似文献   

8.
王昕 《现代传播》2006,1(1):81-84
电视历史剧是历史科学和电视剧艺术审美融合所产生的独特艺术样式。从文化诗学角度看,中国电视历史剧包括了以再现策略(侧重历史客观真实)和表现策略(侧重作者主观真实)创作的艺术作品。电视历史剧不同于一般“纯”虚构性电视剧的审美创造,它必须有基本的历史根据,要受到历史事实和历史原型的规约;但另一方面,没有充分的艺术虚构与审美构型,同样不成其为优秀的电视历史剧。所以,电视历史剧既要求反映历史真实,具有历史真实性;也要求对历史事实进行艺术的概括与加工,使电视剧具有高度的审美感染力。电视历史剧的本体特征,在于历史真实与电视剧艺术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9.
话语与叙事都以语词为基本构成元素出现于文学文本。本文基于《圣经》话语权威性,从叙事时空、叙事体式、叙事情节等方面探究《圣经》庄严叙事的建构以及《圣经》权威话语与庄严叙事形成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0.
冯翔龙  杨嘉惠 《视听》2023,(10):44-47
《满江红》作为一部古装历史半架空题材的电影,依然沿袭了张艺谋导演对于历史的电影式遐想,以“悬疑+喜剧”的形式,通过对异质性元素的拼贴实验,家国情怀的浪漫化表达,以及基于历史的权谋叙事、小人物叙事等叙事策略,将民族情绪编织进紧张刺激、跌宕起伏的情节叙述之中。《满江红》无意去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而是以解构历史的方式来还原历史,将历史与艺术、写实与想象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集体记忆的另类化建构与民族情绪的互文性表达。  相似文献   

11.
新闻领域的非虚构写作一般呈现为特稿形式,作者通过文学的写作手法和技巧进行叙事。《大兴安岭杀人事件》是一篇较有影响力的非虚构新闻作品,叙事功力是其取胜之道。本文从叙事者、叙事话语和叙事结构三个方面对文章进行分析,发现文章通过叙事聚焦和多元叙事充分展现细节并遵循新闻的真实性,作者通过情景事实、背景事实和图片的应用,向读者告知以事,用事实说话。通过对不同事件的复杂组合最终构成文本的事实建构,但其不足之处在于缺乏深度。  相似文献   

12.
李长君  辛鹏宇 《大观周刊》2011,(22):134-134,117
《绿房子》是巴冬加斯·略萨立体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充分展现出作者对时间、空间、叙述者和现实层面等叙事结构的探索与创新,以及对创作现实真实性与艺术现实真实性的一致性的追求。作者将多个事件分割、打乱、分散后并列在一起,使人物在不同的。时空中来回穿梭,颠覆了传统小说的镪事面貌。  相似文献   

13.
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性取决于通过叙述建构的客观效果,不同叙事视角的设置和运用对增强新闻事件的客观效果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南方周末》"大学生救人溺水身亡"调查性报道为研究对象,浅谈调查性报道叙事视角的类型和特征。  相似文献   

14.
西风劲吹,引进版图书来势汹涌,零售业绩量不断攀升,版权图书果真是一剂能够长葆图书市场青春活力的灵丹妙药?其在书店的销售表现究竟如何?我们试着走访了武汉外文书店,通过书店销售原始数据的统计分析以及与书店一线工作人员的交流来管窥国内版权图书市场最真实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浩然小说中的“中间人物”叙事功能的变化,探讨文革文学范式建构的某些叙事特征。从十七年间的《红旗谱》、《三里湾》到文革期间的《艳阳天》、《金光大道,》作为叙述分化力量的中间人物形象被逐步地抽象化,以阶级原罪取代人性弱点,使原本可能表达质疑主流意识形态的声音被宏大的阶级叙事所覆盖。  相似文献   

16.
励志、经管占据半壁江山——传统书店与网上书店畅销书日渐趋同 10月两种图书销售渠道的畅销书出现了惊人的相似,从以上两表不难看出,前三位的排名中,《我们仨》和《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同时于传统书店和网上书店的图书销量中位列三甲。从图书整体排行看,励志、经管类图书仍是畅销书榜的王  相似文献   

17.
如今,走进各大书店,我们会发现众多青春文学类书籍占据了位置显眼、规模庞大的书架。其中,除了传统意义上的图书外,另一种形式的书籍——杂志书如《最小说》、《漫GIRL》、《爱丽丝》正越来越吸引着读者的眼球。  相似文献   

18.
近五年我国书店图书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俞欣 《图书馆论坛》2006,26(2):162-163,205
从《中图法》用于书店图书分类陈列的技术措施、网上书店图书分类研究两个方面概述了2000年以来我国书店图书分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在整个景气不见好转、书店不时传出经营困难及延票的情况下,旗下拥有20余家出版社、40种杂志的城邦集团以出版社的身份朝书店发展。其在台北市开设第一家书店后,近日又在台中开设第二家书店,城邦书店与一般书店最大的不同点在于:城邦书店只卖自己出版的图书及杂志,其他出版社的图书不在服  相似文献   

20.
纪录片,顾名思义是以客观纪录为主的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最早是由英国电影评论家、纪录片理论创始人约翰·格里尔逊(JohnGrierson)在1926年提出的。纪录片的纪实性不是完全的真实,只是通过艺术的手法展现真实而引发人们思考。而真实性是完全客观记录真实事件过程,表现真实的人和事物,不对其进行任何的艺术加工。以历史题材的影片为例,同是在紫禁城拍摄取景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和大型电视连续剧《甄嬛传》的区别就在于整部影片的纪实性和基础素材的真实性。从纪实性和真实性的区别入手,通过阐述摆拍、编排以及数码特效对纪录片的影响,来浅略分析现代电视纪录片的纪实性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