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实现多元检索的古文字诂林类工具书的编纂对于促进"古文字强基"有很大助益.《古文字考释提要总览》作为集数字化于一体的集成性古文字诂林类工具书,采用了全新的多元检索构架,在大幅提升检索效率的同时还能更全面地呈现古文字考释成果.该书克服了传统工具书使用上的诸多技术疑难,能满足多种类读者的使用需求,诚为"古文字强基"的一大助力.  相似文献   

2.
首先从传统工具书的编纂流程入手,简要论述了工具书编纂现代化的意义.然后详细介绍了工具书编纂平台的三大组成部分:语料处理系统、编写与编辑审稿系统和复合出版系统.由此引出编纂平台中的辅助数据库部分.以编纂<唐宋文学词典>的资料准备为例,阐述了工具书编纂平台中辅助数据库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朱添 《出版广角》2018,(5):41-43
甲骨文工具书的编纂出版,对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甲骨文工具书继承了传统金石学字书的编纂特点.随着甲骨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以汇集字形、阐释字义、卜辞索引等为主的各种类型的甲骨文工具书得以产生,为甲骨文学术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数字化阅读时代背景下,编纂内容更丰富、检索更便捷、学术性与可读性俱佳的甲骨文电子工具书是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4.
数字技术对我们这个时代的影响,已经提升到智能化的要求。而汉语词汇库的建设,对于数字出版与传播的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有着很现实的作用与巨大的意义。本文从汉语语词性通用数字编纂平台的角度,阐述了汉语词汇库对工具书编纂平台的智能化的作用,以及在建设工具书编纂平台的词汇库时应该注意的问题,以期重视工具书编纂平台的建设中对词汇库的建设,并对编纂平台的智能化提供更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新书发布     
《全国新书目》2010,(1):4-5
《中国版权年鉴》首卷本出版 本刊讯(记者杨育芬)由国家版权局组织编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版权年鉴》近日出版。从此,我国有了全面记载版权事业发展,系统反映版权创造、保护和管理工作概况的专业工具书。该年鉴将逐年编纂,同时出版电子版并随书附赠。  相似文献   

6.
工具书是一种特殊图书,在汇总一个时代的知识体系、传承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中国工具书的历史悠久,数量众多,工具书的编辑出版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更是值得关注.对此,近代学者曾提出十分独到的见解,191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词源>,陆尔奎在"词源说略"中谈到"编纂此书之缘起",曾引友人的话精辟地概括说:"一国之文化常与其辞书相比例.……国无辞书,无文化之可言也."1917年蔡元培先生为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植物学大辞典>作序也深刻地指出:"一社会学术之消长,观其各种辞典之有无多寡而知之.各国专门学术,无不各有其辞典."两位学者虽然是针对当时新式辞书的编辑出版而言,实际上也指出了工具书编辑出版与社会文化的关系,并将其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借助于前辈的深邃眼光,我们也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来考察工具书编辑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用户习惯的改变从根本上影响了传统工具书的编纂出版.但传统工具书所具有的工具性、原创性、历史性等特点,目前尚无法被互联网百科产品所取代,甚至可以为后者所借鉴.文章通过分析传统工具书在互联网时代存在的合理性,进而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路向.只有通过不断地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传统工具书才能在互联网时代体现其应有的作用和价值.  相似文献   

8.
业界动向     
台湾作家作品目录暨资料库启用台湾文学馆历经两年编纂、建置,完成了台湾学界相当重要的文学工具书——《2007台湾作家作品目录》暨数据库系统,并将正式启用。据报道,为建构文学史的意义与价值,也为当代台湾文学出版留下详  相似文献   

9.
《傣族书目》是一部收录傣族研究文献的专科目录。也是一部由中国傣族文化研究者编纂,被翻译成英文版本出版的重要参考工具书。本文通过对《傣族书目》一书的分析与研究,确定其不仅有专科目录的编纂特色,又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对目录学研究工作者和傣族研究学者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年鉴是汇集、查阅有关学科一年内的重要会议、文献、统计资料、大事记以及有关学术团体情况、学科研究成果及动态信息、并按年度连续出版的一种资料性工具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各种专业性和综合性大型年鉴的编纂与出版,形成了前所未有的热潮。据统计,截止1984年底,我国已编纂出版年鉴54种。然而在这众多的专业年鉴中还没有图书馆学研究年鉴。这说明我国图书馆界对这项工作还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相似文献   

11.
数字出版是未来出版产业升级的潮流和大势所趋.在对数字出版进行深入思考并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商务印书馆提出"品牌、主导、分类"的数字出版理念,瞄准世界级出版集团,利用自身的丰富出版资源,开展了辞书语料库及编纂系统、数据库排版系统、工具书在线、按需印刷网等一系列数字出版实践,探索传统出版单位向数字出版商转型之路.  相似文献   

12.
孙更新  汪洋 《出版科学》2010,18(2):37-41,44
对1995—2008年我国经济类工具书的编纂和出版状况进行调查、统计与研究,阐述出版成就,分析现存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工具书二强 商务印书馆:《新华字典》这部伴随着新中国一起成长发展的语言圣典,培养了老中青几代人,成为人们启蒙教学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和必备的语言工具书。为了使《新华字典》成为世界性的工具书,在商务印书馆国际有限公司的精心策划组织下,30多位英汉语言学界及辞书编纂界的专家共同翻译编纂了集汉英两种释义于一体的《汉英双解新华字典》,《辞源》、《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字典》和《英华大词典》的修订出版,确立了商务在出版语文工具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的辞书编纂出版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全国一天之内,可能就要出版好几种工具书。作为一个辞书工作者,迫切需要知道信息,以进一步规划选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撞车,如果有谁好心地为出版单位编辑出版一份《全国辞书(工具书)出版信息月报》,那就真是功德无量的事。在涌向读者的几乎如潮般的工具书中,有多少是优质书,它将传之后世而能永葆其魅力?辞书界有识之士提出:工具书的出版也存在着“打假治劣”的问题,初听,不免耸然。但细想一下,不合格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5.
北京大学图书馆学情报学系给学生开设了一门“中文工具书”课程;并组织学生就“目前我国辞书编纂出版的成就及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发表了很多见解,既肯定了近年来辞书编纂出版的成就,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原因,还对我国辞书出版工作提出建议和希望,现归纳整理如下:一、辞书出版的成就突出表现在以下三点:1.种类繁多,数量空前。1980年以来,全国平均每年出版辞书300-400种,这是  相似文献   

16.
《新华字典》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出版的第一部以现代语言学和辞书学理论为指导编纂的汉语小字典,也是同类工具书中最权威的一部.《新华字典》自1953年出版以来,对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对推广普通话和促进汉语规范化作出了十分突出的贡献.《新华字典》第11版自2011年出版后,不仅以更高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继续为文化教育事业服务;还以平装本的定向发行等不同形式,深度参与到文化民生建设中,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和好评.本文对这一版在出版发行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例做了评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是中国辞书编纂出版的鼎盛时期.<中国大百科全书>74卷的出版,<辞源>、<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字典>等四大语文工具书先后面世,国家组织人力、物力攻关,大型出版工程取得了划时代的可喜成就.  相似文献   

18.
一、工具书编纂的出路在于利用计算机的技术从出版工作的角度来说,最令人伤脑筋的书便是工具书。一部有份量的工具书,一般要经过几年的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或卡片)、制定体例、编写条目,才能完成初稿,而出版社还要提出意见、编辑加工反复修改、出版印刷才能成书,以至于工具书的出版有“十年磨一剑”之说。一些大型的工具书往往需要花上十几年、几十年的时间,有的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前赴后继,才能完成。如果说这在过去还是可行的话,那么在重视经济效益、重视工作效率的今天,则是更困难了。有不少台湾出版  相似文献   

19.
科技辞书是人们掌握科技知识的钥匙。它和语文辞书一样,也是一种工具书。与一般图书相比,工具书应该有更高的质量。由于科技辞书涉及的学科领域十分广泛,而且新兴学科、新概念和新术语不断涌现,这就使科技辞书的编纂工作增加了难度。我社出版科技辞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科学出版社名词室的前  相似文献   

20.
借着出席《出版词典》词条编纂工作培训会的机会,我谈一点自己的想法,就教于各位同仁。首先,怎样看待工具书编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般地讲,工具书、辞书与其他图书比较起来,至少有几个特点:它具有更多的普遍性品格。一般图书往往服务某一个方面、某一个领域、某一个门类、某一部分读者群,而工具书、辞书的服务对象则具有全局性、全面性、广泛性、整体性。工具书、辞书具有更多的长期性品格一般图书尽管较之报纸刊物的寿命要长但总体讲还是一个相对短的时段而工具书辞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