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古籍文献以统一、规范、灵活的数据库形式整合出版,打破了散乱慢的旧局,利于学术研究、学习应用.从出版角度看,古籍数据库也是优质内容资源与数字出版形式结合的典范,既有利于古籍文献的保护与传承,也适合持续运营与滚动发展.本文结合《汉籍数字图书馆》探究分析了古籍数据库出版的背景意义、出版运营、比对研究以及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等.  相似文献   

2.
出版策略问题是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理论研究和实践层面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古籍电子文献出版的成功案例总结出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应坚持市场化和公益化运作互为补充、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彼此促进、从古籍保护到智能化分析延伸的基本策略。这些策略对引导我国古籍电子文献出版事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化背景下,古籍出版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土壤、文化环境和传播手段发生了重大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传统古籍出版模式必须进行相应的改革和调整.本文从古籍出版主体的合作与融合、古籍出版流程再造、古籍产品功能的重新定位等三方面探讨了数字化背景下中国古籍出版模式重构的思路.  相似文献   

4.
随着古籍数字化出版事业的发展,其中存在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因此,构建可持续的古籍数字化出版产业链显得更为重要而紧迫.古籍数字化出版产业链构建应引入国家控制与管理模式,以资源整合为基础,注重共享性、通用性、结构性和层次性,不断创新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营销模式和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5.
从古籍校注、古籍今译、选题情趣、重复出版等角度,探讨了50多年来尤其是近20年来,我国古籍出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研究》是少数民族古籍管理的一部开篇之作。该书就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的概况、整理、分类与编目鉴定、保护译注和出版等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文章对该书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和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7.
古籍数字化技术为传统古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有效途径,具体包括文档录入系统和数字出版系统。文档录入系统解决的是古籍数字化的汉字信息输入问题,主要涉及文档扫描系统和OCR识别技术。古籍数字出版系统解决的则是电子古籍的支持系统问题。随着古籍数字化应用技术的发展,古籍数字出版与传统出版彼此促进式的复合出版将成为古籍出版的创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提出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的概念,概述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的特点及意义,并将中国古籍网络出版划分为公益型古籍网络出版和商业型古籍网络出版两种运作方式,同时指出了现阶段中国古籍网络出版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出版是保护医药古籍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阐述了中医药古籍文献数据库发展的现状;探讨了中医药古籍数字化出版存在的问题:一是盗版现象严重,版权保护不到位;二是出版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维持运营成本大;三是古籍重复出版现象严重,质量参差不齐.最后,本文基于FAIR原则对古籍出版商关于中医药古籍数据库的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古籍工作是燕京大学图书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古籍收藏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以哈佛燕京学社资金购入大量古籍,成为院校合并之后北京大学图书馆古籍存藏的重要基础.在古籍编目方面,燕京大学图书馆采用"汉和图书分类法"进行编目,还编有《燕京大学图书馆目录初稿(类书之部)》《中国地方志备征目》等专科目录.在古籍借阅方面,建设有完备的借阅制度,还通过举办古籍展览,办《燕京大学图书馆报》等形式为读者提供服务.在古籍出版方面,通过石印、铅印、传统刻版等形式出版了以《燕京大学图书馆丛书》为代表的多部古籍.  相似文献   

11.
关于古籍保护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榕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0,30(5):131-133,140
本文从修复古籍、编制书目、出版古籍、数字化古籍等方面回顾建国以来国家古籍保护方面取得的成就,并分析古籍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经费紧张、专业人员缺乏、机制不完善等问题,最后针对以上问题提出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12.
古籍出版之我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分析了古籍出版滑坡的原因,提出分层次出版是古籍出版走出困境的重要举措,并探讨了古籍出版工作在每一层次上应如何展开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古籍出版是对历史文化传承和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数字传播日趋成熟的今天,古籍数字化出版已成为必然趋势.但在古籍数字出版领域中,存在图书出版社、数字技术提供商和图书馆(或学校、研究团体)三方主体,他们在古籍数字化出版中各拥资源、各具优势,却又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最终这三方将成为古籍数字化出版的联合主体,形成以数字出版转型后的图书出版社为主导的全方位互动合作.  相似文献   

14.
随着古籍整理出版规划政策的提出,为提高古籍善本出版的品质,在传承传统文化体系的背景下,文章提出建设善本字库即“一书一字”的重要性研究.文章基于古籍出版中的诸多问题,提出建设善本字库在整理古籍重印过程中的传承、校勘和版权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探讨还原经典善本、便于数字化传播继而扩充中华字库等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10年,国家加大了对古籍整理研究及出版项目的支持力度,古籍整理研究出版成果丰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2010年古籍图书的出版,与往年相比同中有异。同者,2010年的古籍出版仍可分为当代新编纂的古籍文献、校点与注释的古籍文献、编目和辑  相似文献   

16.
毛建军 《图书馆论坛》2012,32(2):155-158
古籍数字出版权利制度的构建是古籍数字出版著作权保护的保障。为此,我们应在保护和传播传统文化的前提下,明确古籍数字出版的立法宗旨,完善古籍数字出版权利主体制度,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合法权益,以有效保障古籍数字出版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广泛调查我国古籍数字出版概况的基础上,思考古籍数字出版中存在的著作权问题,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古籍数字化进展与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古籍数字化的研究进展和相关成果等方面对我国古籍数字化进展与研究现状进行较为详细的梳理和介绍.在此基础上指出古籍数字化研究在技术和理论两方面的突破性进展,以及数字化建设过程中亟待解决的,诸如缺乏整体规划和统一标准、数字化古籍资源的检索技术和研究支持功能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提高等问题,最后给出相关建议,旨在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毛瑞方 《出版广角》2022,(12):31-34
中国古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有着强大的影响力与感染力。文献典籍能够代代传承,主要依靠古籍研究、古籍保护与整理以及古籍出版与流通等。新时代,古籍出版社及相关从业者应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认识中国古籍整理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做好古籍保护与古籍整理工作:保持和加强古籍整理工作的专业性和严谨性、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古籍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古籍数字化工作逐渐向“数据化”“智慧化”方向转变,智能化技术的实践应用加快推动了古籍数字出版的转型升级。本文从智慧数据视角出发,在梳理分析我国古籍数字出版实践现状和发展瓶颈的基础上聚焦于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四个层面,提出古籍数字出版的创新发展路径模型。古籍数字出版与传播利用的创新发展应以内容创新为基础、形式创新为关键、服务创新为目标、技术创新为支撑,促进古籍数字出版事业高质量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杨嫚 《图书馆学刊》2005,27(2):44-45
民国时期丛书的出版十分繁荣,其间短短几十年出版了大量古籍丛书。古籍丛书出版的兴盛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民营出版机构成为当时古籍丛书的主力军。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四部丛刊》、《丛书集成》与中华书局出版的《四部备要》是当时古籍丛书的集大成者,它们的出版说明,民国时期的古籍整理、编辑与出版水平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