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薛宁 《北京档案》2022,(10):56-58
<正>北京是中国电影的诞生地,也是我国最早有放映活动的城市之一。一百多年以来,无论是活动影像,还是海报、剧照、剧本,以及电影事业、产业发展的纪录,一份份厚重的电影档案,记载着不同历史时期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指引下为人民书写,为时代放歌的豪迈与激情,也记载着北京电影的筚路蓝缕和薪火绵延。  相似文献   

2.
黄永胜  万远迪 《视听》2024,(4):108-111
《我的温暖人间》是一次充满爱与希望的记录,也是一部聚焦于普通平民生活故事的人文纪录片。它以分集、分段的形式讲述了不同地区、不同年龄的人物故事,展现了不同人物每一阶段、每种情感之间存在的期冀与理想、责任与担当。作为一部影像书写的人文题材纪录片,《我的温暖人间》以生活的影像书写了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共情与共鸣,以历史的影像书写了社会的变迁与发展,以记录影像的书写唤醒了观众的时代记忆。该片通过影像书写、社会变迁、时代记忆三者之间的联系,达成观众与纪录片之间的情感共识。  相似文献   

3.
历史题材纪录片是科教纪录片的一种,它以人类活动和文明发展的历史为表现题材,普及历史文化知识。它表现的是已经过去的人物和事件,影像往往比较缺乏,需要运用历史资料叙述、评价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历史纪录片怎样运用历史资料构建影像呢?  相似文献   

4.
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无疑是世界历史上一个风云激荡的伟大时代,是四分之一的人类走向现代化的伟大历程.有历史学家将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形象地称为"历史三峡",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一百多年的中国历史浓缩了西方自地理大发现之后几个世纪的历史进程.无论是历史的亲历者还是后人,都有义务记录下这一悲壮甚至惨烈的历史大变局,为历史留下宝贵的见证.但是,长期以来,国人用影像记录历史的意识并不强烈.在中国电视史上,纪录片长期以来与历史学并没有多大关系.直到进入上世纪90年代,纪录片创作者开始将历史题材纳入创作的视野,<毛泽东>、<邓小平>、<百年中国>等一批文献纪录片都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一些电视人开始考虑用影像表现历史的可能和途径.这样,历史学家们早已提出的"影视史学"开始引起他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在古代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的影像阅读中,两性话语是文本非常丰富的话语类型。甚至很多剧作,把两性话语作为电视剧文本的基础话语构成,在男女主人公的爱恨情仇和悲欢离合中书写英雄的情感世界。  相似文献   

6.
历史英雄的影像化书写,成为当前大众文化的消费热点之一。历史题材电视剧英雄叙事不仅占据着受众日益增长的观看电视剧的时间和精力,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塑造的英雄人物为他们提供了关于英雄的梦想、幻像、行为、思维模式和身份认同的原材料,形成当下"媒体奇观"的一个典型表征。  相似文献   

7.
陈晓璇 《东南传播》2022,(11):31-33
“眷村”是台湾社会的特殊产物,从上世纪80年代兴起到90年代的式微,眷村题材电影为探究台湾历史提供了另一种形式的文本见证。在此,笔者试以“记忆理论”的角度切入考察眷村影像的发展流变,从早期个体成长经验的表达,到几代人共同的记忆建构及后期记忆消散并沦为消费之用,眷村影像的记忆书写终走向一种摒弃反思意味的符号化怀旧,其流变亦辐射性地呈现出当下电影创作的某些现实症候。  相似文献   

8.
以史为鉴,向史而新。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总结:“我们党的一百年,是矢志践行初心使命的一百年,是筚路蓝缕奠基立业的一百年,是创造辉煌开辟未来的一百年。”对历史最好的致敬,是书写历史;对未来最好的把握,是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历史题材纪录片是将历史史实与影像语言高度有机融合的电视样态,近年来,随着纪录片行业的迅速发展,历史题材纪录片也在不断的自我突破中找寻到更具意义的生命坐标。本文以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播出的大型纪录片《恶魔的饱食》为例,对历史题材纪录片在当下如何体现其生命力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跟中央和省级媒体相比,县级电视台在制作历史题材节目的时候会遇到诸如影像资料匮乏、制作经费紧张等方面的困难。县级电视台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影像资料,巧妙使用一些跟历史题材相关的实物材料,努力尝试情景再现,妥善运用人物讲述,做好历史题材节目。  相似文献   

11.
2011年,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由影星成龙担任总导演并出演革命家黄兴的大型历史题材电影《辛亥革命》上映。除此之外,2011年以辛亥革命为题材的献礼片还有《鉴湖女侠》、《百年情书》、《辛亥风云》等。反映历史题材的影像并不是对历史的记载,而是以视觉的影像和影片的叙述来传达对历史的见解,众多辛亥革命题材的电影都是在用镜头语言传达创作者对那段历史的独特理解和不同角度的思想感悟。海报作为电影的视觉诠释,通过文字、  相似文献   

12.
杨志敏 《传媒》2023,(19):39-41
红旗渠建设过程中,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被列入第一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在红旗渠精神谱系的影像书写中,诞生了纪录片《红旗渠》、电影《天河之恋》、电视剧《红旗渠的儿女们》等近百部优秀影视作品,展现了红旗渠精神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赓续和传承。2021年,31集电视剧《红旗渠》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热播,该剧作为建党百年献礼剧,融思想性、艺术性为一体,以满满的时代质感促成观众对重大历史题材的情感召唤和价值认同,也为当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影像化书写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连振海 《东南传播》2011,(10):139-140
历史题材专题片创作的核心是通过对历史资料的搜集与再构成,以希提供一种观望历史的影像描述。福建电视台《发现档案》栏目制作并播出的历史题材专题片《中国世博第一人》正是如此,以其独特的电视手法阐释、解读了中国人第一次参加世博会的那段百年前历史。本文试图回顾当时的创作过程,从而以一种范式分析的角度来梳理历史题材纪录片近年来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当重大历史事件的亲历者逐渐消逝,如何保存记忆,让新一代年轻人了解历史记住历史,影视作品的责任重中之重.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作为书写革命记忆、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通过影像技术营造"记忆之场"获取记忆线索、立体化塑造英雄人物还原历史真相、多角度切入叙事模式引发情感共振,进而强化理想信念.建党百年献礼片《觉醒年代》作为历史正剧,尊重史实又不落俗套进行艺术创新,丰盈展现建党历史,质量与口碑齐飞,实在值得作为案例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每逢历史上重要事件的周年以及纪念日,电视媒体总要以它丰富多彩的影像方式来完成相应的纪念活动。这样做,不仅能够使人们尊重历史、缅怀历史,而且也可以清醒地以史为鉴、面对今天。2011年适逢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和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从中央电视台到地方电视台,文献纪录片和各种类型的电视作品席卷了中国荧屏。单说纪念建党90周年的相关作品,其题材涉及到了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改革开放时期等各个阶段的重要历史事件。如  相似文献   

16.
韦茹萍 《视听》2022,(4):136-138
随着影像技术和艺术理念的不断发展,历史题材历史纪录片作为架构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纽带,成为承载中国历史文化、展现艺术美学和提升国家形象的主要载体.纪录片是跨越时间、空间的媒介形态,如一部影像史书,有着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和使命.在当下多元化的世界历史文化格局中,纪录片《中国》扎根于本土历史文化,形成了新颖的表达方式和独特的...  相似文献   

17.
陈东 《记者摇篮》2014,(10):31-32
摄影至今已有170多年的历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科技的进步,摄影已经不再是一种高档消费。摄影器材由笨重到小巧,呈像工具由胶片到存储卡。所谓摄影多元化,是指摄影在致力于单纯拍摄影像的基础上,向多个方面发展。人像摄影应该是贴近我们生活的一种摄影题材。人们随时可以记录自己的一举一动,"自拍"一词也就随之产生。一些消费者为了追求更完美的人像拍摄效果选择影楼、摄影工作室进行人像摄影。随着历史的沉淀和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摄影史应被界定为“发生在中国的摄影的历史”,来华外国摄影师摄取的中国影像以及作为“民间书写”形式的个人摄影均应被纳入中国摄影史的研究范畴。中国摄影史的书写应以现存年代最早的中国影像为起点,尝试将纪事本末体作为中国摄影史的编纂体例,旨在清晰地呈现摄影本体的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9.
邹鑫 《视听界》2012,(2):75-77
区别于现实题材节目的时效性和思考性,历史题材电视节目的收视率更倚赖于其叙事性和新颖性。在样式繁多的历史题材类电视节目中,上海纪实频道的品牌栏目《档案》以其海派特色的话题点、精致出色的画面语言、娴熟的影像叙事技巧,在业界和观众群中都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相似文献   

20.
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见证了许多重大事件的发生,是人们了解社会的重要媒介。通过对网络媒体冲击下的报纸行业进行分析,希望对报纸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