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江蓬 《编辑之友》2016,(6):108-112
20-世-纪-30年代,中国广播期刊正值发轫和初创期,其发展更多依赖政府、企业及电台的支持.与中国广播事业的发展进路及广播期刊的演进路径一致,早期广播期刊编辑就此诞生.中国第一批广播期刊编辑的出现,一是源于无线电广播的发展,二是基于其个人理想和家国情怀.这一时期广播期刊编辑的职业身份具有多元性,而广播期刊的编辑实践则自觉遵循着市场、宣传、文化传承的多重理念.经营方式粗放、印刷成本激增的多数无线电及广播期刊终在战争的侵袭下惨淡收场,广播刊物编辑的职业身份和职业命运也就此陨落.  相似文献   

2.
19世纪中叶,作为第一媒体的报纸诞生了。到了20世纪20年代,声音广播作为第二媒体诞生,至今已有80多年发展史。  相似文献   

3.
陈红 《今传媒》2009,(8):92-93
广播自诞生至今,已经走过了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历程.我国的广播事业自新中国成立到现在已有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史.20世纪80年代以前,广播作为主流媒体,在中国传媒工具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随着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的出现及迅速发展,广播几乎到了举步维艰的地步.但在与新兴媒体的抗争中,借助2003年"广播发展年"这个契机,广播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了"中国广播业的第二次复兴".[1]音乐广播就是广播在媒介激烈竞争环境下艰难复兴中出现的频道"类型化"的产物.  相似文献   

4.
美国的广播播音研究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末。笔者从《广播播音》(Radio Announcing,1946)、《训练地方广播播音员》(raining the Local Announcer,1950)和《怎样为广播和电视播音》(Howto Announce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1956)等三本美国早期的播音学著作入手,尝试分析美国早期播音研究的特点:注重实践经验的积累,理论探讨综合性较强,技巧和修养品质并重等。  相似文献   

5.
张璐璐  谭晓闯 《传媒》2015,(21):56-57
脱口秀来自英语Talk Show音译,百度百科给出的定义是指一种观众聚集在一起讨论主持人提出话题的广播或电视节目.其雏形起源于英国的休闲吧聚会,但真正的发展是在美国,美国广播业的诞生推动了脱口秀的形成与发展.20世纪30年代,美国脱口秀节目出现百花齐放的态势,到了20世纪80年代,其发展已趋近完善,并对美国社会乃至全球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张蓓 《东南传播》2018,(5):151-152
20世纪30年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深刻地改变了民营广播的传播内容与方式。民营广播的媒介角色由娱乐生产以牟取商业利润迅速转向充当权威信源,即时报道战况及实施舆论动员,展开宣传战。中国民营广播在面对存亡绝续的国家危机时表现出可贵的爱国精神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7.
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现时代特征、适应现代交通发展潮流、把握广播内在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广播资源优势、彰显广播个性、富于创造性的专业广播媒介(或称为基本适位的广播媒介)——交通广播应运而生并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交通广播独具的核心竞争力与独特的魅力使其一举成为目前广播媒介的“领头羊”.也由此催生了广播新一轮的发展热潮.理论界称之为“交通广播现象”。  相似文献   

8.
移动多媒体广播——给广播发展带来巨变的全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学刚 《中国广播》2006,(10):17-18
DAB 移动多媒体广播,是基于数字音频广播(DAB)传输平台.实现音频、视频和数据多媒体传输的数字广播技术。早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数字音频广播(DAB)就成为国际标准,被认为是继调幅广播、调频广播之后的第三代广播技术。然而,由于其提供服务的单一性,以及终端设备品种匮乏,价格偏高,导致 DAB 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虽然有近四十个国家和地区开始提供 DAB 音频广播服务,但用户发展缓慢,直到2005年,作为 DAB 发展最好的国家英国,才累计发展了300万用户。  相似文献   

9.
由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编辑活动已迅速从书籍、期刊、报纸扩展到广播、电视、电影以及音像电子出版物和网络传播等众多传播媒介中。然而,我国从20世纪40年代逐步兴起的编辑学研究多为分类研究,如报纸编辑研究、期刊编辑研究、书籍编辑研究、广播影视编辑研究等。分类研究的好处是,便于了解编辑活动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10.
频率专业化--广播与时俱进的必由之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世纪80年代中期,“珠江模式“在改革开放加速推进,社会生活急剧变革,香港广播咄咄逼人的形势中诞生,不仅振兴了广东广播,推动了中国广播改革,而且更加昭示我们:广播必须与时代同步,与时代俱进。  相似文献   

11.
广播评论作为一种信息交流和观点传递的形式,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存在了,但总体上是“口播报刊”。到20世纪80年代。广播评论进行“语体改造”——将报刊上的言论与广播中的谈话方式结合在了一起。此后“广播谈话”逐渐成长发育为广播评论的一种特殊样式。  相似文献   

12.
戴益民 《视听界》2005,(2):69-71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电视在我国迅速普及;90年代以后有线电视又异军突起,人们的注意力日益被电视屏幕所吸引,广播逐渐变得门庭冷落。90年代后期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对原本陷入困境的广播来说,更是雪上加霜。于是,“广播成了弱势群体”,“广播没有前途”等说法流行一时。  相似文献   

13.
王文利 《东南传播》2011,(12):74-76
广播作为一种现代化的传播媒介传入我国后,国人对其新闻事业属性的认知,在民国时期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20世纪二十年代,人们认为它是一种新型的无线电事业:20世纪三十年代,人们逐渐认识到它在新闻传播方面的作用,开始意识到它具有新闻事业属性。20世纪四十年代,人们将其视作新闻事业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新闻学范畴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现在,全国城市广播电视报呈现潮起潮落之势.由于受众需求的变化和出现了许多的有效替代产品,城市广播电视报进入了行业性的衰退期,以高投入、低产出为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杨惠 《新闻采编》2001,(5):26-28
交通广播电台是在20世纪80、90年代的广播 宏观整体改革的过程中出现的。也可以说是广播宏观整体改革的产物。所谓“宏观整体改革”与以往的节目制作改革、新闻改革、节目调整不同,它开拓了广播的新功能,创造了广播的新模  相似文献   

16.
广播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声音的新闻传播工具。广播诞生于20世纪20年代。世界上第一座领有执照的电台是美国匹兹堡KDKA电台,其广播在1920年11月2日正式开播。中国的第一座广播电台诞生于1923年1月,它是由美国的奥斯邦创办的,属于中国无线电广播公司的广播  相似文献   

17.
进入20世纪80年代,广播直播节目在全国蜂拥而起,为正处于低谷的广播注入了活力。这些直播节目以经济类、服务类、文艺类、话题类版块节目居多,而处在龙头地位的新闻节目大多仍沿用录播形式。随着报纸、电视的改革,广播所谓“快”的优势已名存实亡,这不能不引起广  相似文献   

18.
陈佳沁 《中国广播》2013,(11):17-21
日本广播在20世纪50年代实行民主化,开创了广播双轨制。进入新媒体时代后,日本广播面临着收听率不断下降、听众老龄化问题。为赢回听众,日本广播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制作出一批新颖的节目,并针对广播未来发展的目标进行了深层次的改良。广播与互联网融合进一步加深,移动终端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洋 《新闻世界》2013,(8):223-224
对台广播事业作为我国广播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宣传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宣传内容具有高度的政治性和宣传性。在我国,媒体的定位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所以对台广播的宣传内容是和同一时期党和政府的对台政策相符合的。本文考察20世纪90年代对台广播的发展,并结合同一时期党和政府的相关政象,试图梳理出90年代对台广播宣传思路的演变。  相似文献   

20.
汤天甜 《新闻窗》2008,(2):70-71
经过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阵痛与调整,中国广播业已经基本结束了以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为特征的粗放式经营发展阶段,而逐步步入到以资源重组、结构调整和行业改革为核心内容的整合时期。在全球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