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互动双赢政府信息公开与媒体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麦玲 《传媒》2008,(9):74-75
2008年4月24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按照《条例》规定,依法公开政府信息是各级行政机关的一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义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主动向政府申请获取所需要的政府信息。专家认为该《条例》正式出台后,中国政务信息公开从此进入“有法可依”的时代。它在建设公开透明的政府,保障公众知情权、监督权方面将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2.
政务信息公开中的档案馆角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政务信息公开是指政府采取透明便捷方式公开其政务信息资源,允许行政相对人通过查阅复制等形式利用这些信息资源以实现其指导政治、经济、社会活动目的的过程。《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明确规定了档案馆的政务信息公开的职责和地位。相对于档案馆传统服务来讲,参与政务信息公开是档案馆一项新的工作,有必要对其角色进行探讨定位,为保证信息公开服务水平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政务信息公开与档案信息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慧 《科技档案》2010,(2):21-24
2004年5月.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对外宣布《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起草完成,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温家宝总理签署,2007年4月5日,国务院第492号令公布了该条例,并于2008年5月1日开始施行。自此.政务(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便成为我国建立法治国家的一项基本制度。  相似文献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8年5月1日起施行。实施《条例》,全面推行政府信息公开.是推进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举措,是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能力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张家港市档案局(馆)作为全市政务信息公开工作的业务指导单位和政务公开信息的集中查阅场所,在推动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过程中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职责。  相似文献   

5.
自1999年中国科学院成立专题组就政府信息公开立法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到2002年全国兴起制定地方性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再到2008年由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我国的政府信息公开法律建设逐步走向完善.《条例》的实施对政府工作的开展起到了重要指导作用,但在实施过程中仍暴露出不足之处.借鉴欧盟政府信息公开法实施经验,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府信息公开立法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4年来,各地区各部门强化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机制,统筹推进政务服务建设,信息公开工作呈现全面推进、逐步深入、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  相似文献   

7.
政府必须告诉我们什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ARS风波再度引发对政府信息公开透明问题的关注。一个好消息是:《政务信息公开条例(草案)》的起草和征求意见工作已完成。根据这部条例,政府机关中没有依法履行“主动公开义务”,“故意不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篡改、毁灭政府信息”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责任人员将受到行政处分或被迫究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8.
公开透明的政府,是法治国家的重要标志之一。2008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从法律上确立了政府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在具体政府信息公开活动中,少数行政机关认为,只要不是法律明确规定要求公开的,都绝对不予  相似文献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是中国立法史上第一部保障公民知情权、建设“透明政府”的专门法规.标志着我国各级政府将迈向一个信息公开的时代。汶川大地震是我国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后.国家发生的第一件重大公共灾难事件。此时,政府信息公开也面临着大考。本文通过对“汶川大地震”中我国政府信息公开传播情况的研究.探讨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在突发性重大自然灾害危机事件应对中的作用以及需要改善和握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为配合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获取政府信息提供便利条件,4月30日,宁波市档案馆举行了“宁波市政府公开信息查阅服务中心”揭牌仪式,正式向社会提供政府主动公开信息的查询服务。这是继“宁波市现行文件服务中心”后,宁波市档案馆建立的又一个政务信息公开平台。  相似文献   

11.
政府信息公开对档案馆工作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经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随着政府信息化的来临,政府信息公开,成为发展的必然。政府信息公开是指政府机构将其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形成的与行政运作过程中的各种信息,通过多种形式向公众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既给公众利用政务信息带来了方便,也给  相似文献   

12.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正式公布.不仅意味着中国第一部国家级信息公开立法的诞生,更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各级国家档案馆为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地位.为档案馆拓展社会服务功能搭建了新的平台。  相似文献   

13.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这部备受瞩目的行政法规从1998年作为立法研究课题立项起,到2007年4月公布,再到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历经十年“破冰”之旅。条例第一次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知情权,详细界定了政府的信息公开义务,表明了政府信息公开的坚定决心和勇气,也开启了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政府信息公开背景下档案管理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毅 《北京档案》2007,(6):22-24
2007年4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发布,并将于2008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15.
国内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现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正式实施,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相继开展。文章从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三个方面的编制工作现状入手,分析了目前各省(直辖)市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进展情况,论述了其存在的不足和值得肯定的地方,对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和建立透明的阳光政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条例》第一次将档案馆明确规定为政府信息传播的专用通道,使档案馆参与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政府信息服务有了依据,政府信息传播也成为各级国家档案馆应尽的一种职责。《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实施4年多来,作为《条例》规定的公开查阅场所,档案馆在传播政府信息方面情况如何?有哪些问题需要改进?档案馆怎样才能扬长避短更好地为政  相似文献   

17.
2008年突发事件频发,媒体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突发群体性事件的处理中。媒体的积极介入,推动了政府信息的公开。2007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开始实施,2008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开始施行,这些措施为媒体报道突发事件,及时发布信息提供了制度上的保障和工作规范。媒体介入政府信息公开有效促进政府透明高效,推进政策改良,维持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8.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对档案馆工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条例》的施行,标志着我国政府信息公开制度建设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它对规范政府的信息披露行为,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的效率和水平,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奠定了良好的制度基础,也是档案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公开服务所应遵循的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19.
1《档案法》与《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之间的联系《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规定与《档案法》对档案开放的规定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促进民主社会的形成,构建透明政府,满足人民参政议政的需要,满足公民的信息权和知情权。政府公开信息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在经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中形成的文件,而记载政府公开信息的文件,绝  相似文献   

20.
2007年4月24日,在千呼万唤中,我国第一部信息公开方面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该条例自2008年5月1日起施行)终与世人见面。这意味着政务信息公开已从一般原则性要求正式进入法律体系,成为具有约束力的国家制度;意味着“信息公开”不再是羞羞答答地“犹抱琵琶半遮面”,而是表现为普遍性的现实操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