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编辑工作,是一种辛勤耕耘、默默无闻的崇高职业。回首往事,多年来自己在编辑岗位上,甘为他人作嫁衣裳,曾经付出不少心血,同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从而有一些体会心得,值得加以认真总结。 从1957年起至1996年止,本人正式从事报刊编辑工作,将近40年。先是在《忻县小报》《忻定小报》《定襄小报》当编辑,后来当过《山西日报》、《山西农民》报的实习编辑,不久调到  相似文献   

2.
黄世仲     
黄世仲,又名棣荪,字小配,别号禺山世次郎。广东番禺人。1898年邱菽园在新加坡创办《天南日报》,他因常给该报投稿而文名渐显。1900年参加当地革命团体中和堂,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02年经尤列介绍去香港担任《中国日报》记者,与广州《岭海报》跟康有为等人攻击革命的言论展开论战。1904年以后,积极参加郑贯公在香港主办的《世界公益报》、《广东日报》和《有所谓报》等报的编辑工作,同时为《时事画报》撰写文章。1906年,独立创办《香港少年报》,所写的章回体小说《洪秀全演义》,在该报和《有  相似文献   

3.
传媒名家     
舒宗侨,1913年出生,湖北赤壁市(原蒲折)人。193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1935—1937年任上海《立报》记者,后担任重庆《中央日报》、《扫荡报》编辑和编辑主任。1942年在重庆创办《联合画报(周刊)》任主编,同时兼任复旦大学副  相似文献   

4.
2004年12月1日,是河南省记者集体诉讼第一案开庭的日子,原《东方家庭报》的17位编辑、记者,联合起诉《东方今报》。 要说起来,《东方家庭报》也是几经波折的:《东方家庭报》于1995年5月1日创刊,当时的主办单位是省妇  相似文献   

5.
《华山报》是西安华山机械制造厂厂报。该报创刊于1955年7月23日,初为《前进报》,后为《华山简报》,文革后改为《华山报》,是陕西省企业报最早的厂报之。 《华山报》为四开四版周报,由宣传广告处主管。采用激光照排,胶版印刷。党委书记陈学明任编辑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张恨水(1895~1967),原名张心远,安徽省潜山县岭头乡黄岭村人。生于江西广信(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小官吏家庭,肄业于蒙藏垦殖学堂。青年时期的张恨水成为一名报人,并开始创作。他自1914年开始使用“恨水”这一笔名。历任《皖江日报》编辑,《世界日报》编辑,上海《立报》主笔,《南京人报》社长,北平《新民报》主审兼经理等职。  相似文献   

7.
从1到901年出任《杭州白话报》主笔,1926年8月6日不幸遇害,25年间,报界先驱林白水参与过《中国白话报》、《警钟日报》、《民主报》、《时报》、《公言报》、《平和日报》、《新社会报》、《社会日报》等报纸的创办、编辑和撰稿等工作,在当时的新闻界与邵飘萍齐名,被誉称为“青萍白水”。  相似文献   

8.
王生明     
王生明生于1933年端午节,又名端阳生,山西平鲁县人。九岁成为烈士孤儿,1944年4月11岁参加八路军,经历过绥蒙、晋中战役。1948年年底随军南下入川,又调广州、武汉空军司令部工作。1958年转业。他先后在河南青年报、豫南潢川报、山西四清报、雁北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法制日报社担任记者、编辑、编辑组长、副总编、记者站站长等职。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我是农场修造厂的业余报道员,从1988年下半年起学习写稿。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采写的稿件先后被《绿原报》、《巴音郭楞报》刊用了40篇。  相似文献   

10.
章锡琛(1889—1969),字雪村,浙江绍兴人。1909年毕业于绍兴山会简易师范,后任小学教师和师范学校教师。1912年至1925年先后任上海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编辑、《妇女杂志》主编、国文部编辑并编辑上海《时事新报》副刊《现代妇女》和上海《民国日报》副刊《妇女周刊》。  相似文献   

11.
《报刊之友》2010,(6):60-60
佟希文(1927年1月27日~),满族,生于吉林东丰。七八岁读私塾,九岁起在东丰从小学读到中学,直到日寇投降。1946年1月参军。1985年离职休养。历任《人民武装报》、《前进报》、《挺进报》记者、编辑,  相似文献   

12.
张芬之,男,1945年出生于安徽省灵璧县农村。自学大专毕业。1968年3月参军,当兵一年多入党,两年多提干,第三年调到北京军区空军宣传部担任干事。1985年,他毛遂自荐并经国务院军转办和人事部批准,应聘转业到中国报刊报担任编辑部副主任。1986年12月担任主持报社工作的常务副总编辑。1988年担任《新闻出版报》副总编辑至今。已出版《笔耕路》和《信息录》两部新闻作品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如园丁     
编辑是我们通讯员的老师,通讯员的成长离不开编辑的关心和栽培。当我接连4次收到浙江日报颁发的《优秀(积极)通讯员证书》的时候,心里总会涌起层层热浪,由衷地感激《浙江日报)的编辑老师。 当了20多年的党报通讯员,确实尝到过一些编辑“高处不胜寒”的滋味,然而浙报许多编辑平等、真挚、亲切的作风却永远铭刻在心。1993年7月我给浙报《现代青年》寄去了《寻路》一文,接着又推  相似文献   

14.
崔德广     
崔德广,山西省闻喜县人,1934年出生,1950年毕业于新绛中学师范班,1951年参加革命工作,在中共新绛县委任文印员、收音员,195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参与《新绛小报》筹办工作,历任编辑、主编,1956年调中共晋南地委宣传部任新闻干事,1958年参与筹办《晋南报》,任编辑等职。1961年调  相似文献   

15.
苗启成     
苗启成,男,1946年1月29日生,山西长子人,1969年毕业于中共山西省委党校政治系本科,中共党员,1988年获主任编辑职称,山西省记协、新闻学会、报业协会理事,全国地市报协理事、晋城赵树理文学研究会副主席。 1970年在《晋东南报》任编辑,1983年任《晋东南报》经济版负责人,1984年在晋东南地委宣传部任理论科长,1985年任《太行日报》总编辑、党组书记,市委候补委员。  相似文献   

16.
《采.写.编》2007,(5):I0003-I0003
杨松霖艺术档案 1962年7月生 张家口市人 初中肄业 1980年开始写作 1981年始担任《长城文学》《吐鲁番文学》《诗神》《文论报》等报刊编辑。[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是《新闻通讯》的忠实读者,从1984年起我就和《新闻通讯》结下了不解之缘。我认为《新闻通讯》有两大特点: 一是它栏目多、内容丰富,能满足多层次新闻工作者的需要。如“新闻业务研究”、“编辑札记”、“老记者谈优良传统”等,这些栏目对专职新闻工作者比较适宜;又如“企业报园地”、“企业报总编谈甘苦”、“地市县报园地”等,这些栏目对企业报和县市报的编辑记者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1991年7月,在四川成都召开的全国校刊评比会上,一张校园《红杏报》独占鳌头,被评为全国校刊一等奖。1992年4月,在镇江会议上,《红杏报》荣获苏、鲁、豫、皖四省校刊评比唯一特等奖。1992年8月,在湖南大庸校刊评比会上,《红杏报》又获金奖。1993年4月,《红杏报》在苏、鲁、豫、皖四省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上再领风骚,荣获全国校刊校报评比特等奖。《红杏报》的创始人,就是现任《红杏报》的编辑室主任王朗斋老师。王朗斋办报出了名,可有多少人知道,《红杏报》殊荣的背后浸透  相似文献   

19.
张芬之,笔名张艺,1945年生,中共党员,安徽灵壁县人。历任宿县地区新汴河工程政治部宣教科干部,北京军区空军某部班长、干事,北京空军宣传部副科长、科长,北空导弹五师政治部副主任,《中国报刊报》编辑部副主任、常务副总编,《新闻出版报》(现《中国新闻出版报》)副总编、总编辑,高级编辑。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记者协会新闻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会长、中国传媒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中国编辑学会常务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65年开始发表作品。199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相似文献   

20.
张湛苹 《新闻窗》2010,(1):117-117
胡政之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从1913年担任《大共和日报》的总编辑到1949年在新记《大公报》总经理兼副总编辑的岗位上去世,在新闻界一共打拼了37年。他曾经担任过《大共和日报》的总编辑,王郅隆时期《大公报》的经理兼总编辑,创办《新社会报》,主持《国闻周报》,担任新记《大公报》的总经理兼副总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