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网络化和社交化相互交织的时代,以网络为载体进行学习、工作和生活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常态。社交网络因其独特的特点,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的、如火如荼的人际交往方式。以社交网络为载体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疏导与教育已经成为现代思想教育的有效工具,但是也给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挑战。通过对社交网络特点和对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影响的分析,对如何做好社交网络冲击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网络已经融入到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方方面面,成为影响当代大学生生活方式的最重要因素。大学生利用网络开展社交既拓展了他的交往空间和社交行为,同样,也改变了他的学习方式。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法,在梳理归纳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建出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分析的研究框架。以扬州大学的学生为调查对象,从社交网站访问情况、好友特征、社交基本属性、社交行为、态度与感受五个维度调查大学生网络社交方式及社交行为特征,归纳总结当代大学生基于社交进行学习的行为特征。旨在指导大学生能正确、积极地使用网络社交进行有效学习。  相似文献   

3.
现在高校安全教育存在一些弊端,例如学生兴趣不高,安全教育渠道有待拓展,安全教育内容缺乏科学系统性等。随着时代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现在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已经跟以前大不相同。通过问卷调查与师生访谈等方式,发现当前高校安全教育存在学生缺少主动性、安全教育渠道传统、安全教育内容枯燥等问题,而利用社交网络创新安全教育具有普及性、时效性和节省性等特点。因此,高校安全教育可以通过利用多种渠道、结合时事、提高学生参与度以及科学管理等措施来促进大学生安全教育。  相似文献   

4.
随着网络信息的发展,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引人注目,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主要采取调查问卷法和随机访谈法,以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情况分析为例,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影响,在针对大学生社交网络使用需求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5.
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易班学生互动社区是集合知识学习、师生交流、生活服务、文化娱乐等内容为一体的网络社交平台,已逐渐成为网络新媒体时代师生互动的有效平台。构建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平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针对大学生网络生活的特点,发挥易班在师生互动中的优势,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网络学习、网络生活和网络舆论引导等方面有机地融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断丰富和拓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社交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影响日益深入,对大学生日常的学习生活等方面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通过对福建工程学院在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分析了社交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提出了在新形势下如何更好利用社交网络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举措。  相似文献   

7.
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是高等教育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基于社交网络理论和组织学习理论,可以探究大学生社交网络主体和社交网络关系通过双元性学习的中介作用对创新能力培养绩效的作用机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在线社交网络并非仅有创造时间碎片、浪费学习时间等负面效用,大学生社交网络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绩效具有明显间接正向影响效应,双元学习在大学生社交网络与创新能力培养绩效之间具有中介调节作用。最后,依据实证分析结果,从在线社交网络大学生交流平台建设和大学生在线社交网络意见领袖挖掘两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社交网络具有真实性、平等性和开放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得以社交网络为载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助于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促进思政工作向"主体—主体"结构转型,弱化大学生交往行为中的功利思想;但同时也容易引起大学生的交际障碍、网络成瘾以及信息封闭等问题。高校思政工作者要做到积极深入社交网络,在社交网络中培养意见领袖,掌握社交网络话语权,从而主导社交网络中的大学生交往行为向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网络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应借助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多样化的大学生安全教育方法,开发安全教育游戏和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教育系统,充分利用新媒体社交软件对大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此外,还应构建网络安全教育平台,完善网络化学生安全管理制度和校园网络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0.
计算机的普及和Internet网络的崛起大大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当前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为网络的魅力所吸引,上网成为大学校园内的一种时尚和文化潮流。网络文化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化形态,正在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但它在给大学生的学习成长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当前的大学生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认清网络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教育问题,是提升大学生教育质量、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网络已经成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新阵地,这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客观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教育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社交网络优势,切实增强对大学生思想疏导与教育的实效性,对于网络"新常态"下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社交网络环境下,提升高校辅导员的媒介素养是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创新性、实效性的需要。高校辅导员只有积极融入大学生社交网络,保持对舆情的敏感度,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学习与媒体打交道的本领,客观预估社交网络辐射力,方能做好新媒体、自媒体、微媒体时代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网络社交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交平台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高校学生工作者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社交带来的网络依恋、信息冲击等问题,主动融入网络社交平台,建立网络思政队伍,在以人为本的原则指导下,主动化解网络社交带来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当前大学生生存方式的现状与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网络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学习、娱乐、交流、生活和价值观形成等方面,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衣食住行、知识获取、交友沟通、消费交易的一个重要渠道.调查显示,网络终端设备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网络搜索成为大学生解决学习问题的最佳途径;登录网络社交工具成为大学生网络第一行为;数字化环境影响大学生价值观及其形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充分重视数字化环境对大学生思想道德行为的深刻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15.
张晓琦 《文教资料》2013,(6):101-103
伴随互联网络的发展,SNS社交网站如今已经成为大学生网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改变了大学生传统的社交模式。本文以"人人网"为例,分析了SNS社交网站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情况及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积极作用和弊端。同时指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网络社交,倾听大学生的心声,有机地将社交网站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社交受到了大学生的广泛青睐。然而,网络社交也给大学生带来了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全面分析网络社交现状,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网络社交安全教育和有效管理举措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在SNS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社会性交往弱化、主流价值观偏离、自我现实角色迷失、网络社交管理失范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是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社交观,二是要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及价值引领,三是要优化大学生家校生活环境,四是要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网络社交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及其教育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和日常生活的重要领域。然而,网络为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其中道德失范问题尤为突出。面对这种两难境地,教育者应从客观实际出发,积极进行教育干预。  相似文献   

19.
信息技术的进步及相关产品在人们生活中的广泛使用,使新时期大学生的教育教学及管理面临全新挑战。针对大学生中智能手机普及及社交网络广泛使用,并成为其学习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现实,文章运用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行为成本与收益角度,分析智能手机和社交网络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研究认为:智能手机及社交网络的运用,从成本看主要体现为时间占用和资金投入的增加及心理依赖的形成,其收益表现为信息获取、交流及生活的便捷性带来的时间成本节约以及自我认知的提升及由此带来的负性影响。在管理对策上,建议引导手机文化建设,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交网络环境,并丰富校园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在我国的普及率越来越高。社交网络在这个高速发展的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使用社交网络的队伍,与网友分享心得体会和见闻感受。社交网络的出现给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一方面可以利用社交网络这个载体增强实效性;另一方面社交网络也为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根据调查研究,了解民族高校大学生使用社交网络的现状,发现社交网络对民族高校大学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寻求适合在社交网络时代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