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主题的提出为了有效地破解课改中的教学难题,我们提出了"游戏辅助的体育单元教学"主题研究。大量的研究证明:以游戏的活动方式辅助体育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体育技能有明显的效果。主要体现在:1.以游戏的活动形式关注了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情感体验游戏辅助课堂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相互合作。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避免压力给学生造成的心理损害,教师采  相似文献   

2.
梁李倩茹  刘合娇  郭丽丽 《灌篮》2021,(2):122-122,152
小跨栏具有架质轻体小、易于摆放、安全系数较高等特点,因此是小学体育课堂中常见的体育器材之一,本文根据小跨栏架的特点,创设出一些适合体育课堂教学活动开展的小跨栏架类体育游戏,以期增加课堂学习活动趣味性与激发性,丰富课堂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3.
<正>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它给教学任务的完成带来了事半功倍的效果。然而经常重复地玩同一种游戏,学生会产生厌烦情绪。因此,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应了解学生参与体育游戏的目的,随时关注游戏中的具体情况,及时收集游戏中的反馈信息,根据课堂教学任务、游戏的性质、学生的情况,对游戏的活动形式、动作方法、规则等进行拓展,使每一个游戏都能提高学生中枢  相似文献   

4.
<正>体育游戏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最喜爱的运动。体育游戏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场地器材简单,便于开展和普及。小学体育课中体育游戏能充分调动学生运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全面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反映和突出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教育性、锻炼性、娱乐性等不同原则。体育游戏的主要原则是锻炼身体,以加强身体健康、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为目标的活动。体育游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敏度,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身心健康,提高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游戏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体育活动,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可以自己创建和开发新的游戏内容,制定新的游戏规则,提高游戏的有效性,使学生全身心主动投入到课堂练习中,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课堂学习效果,对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谈游戏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武汉大学金海燕游戏是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准备活动中最具特色的活动形式。尤其在秋冬时节,为了达到“热身”的效果,尽快推动课堂练习的展开,我们常常做些有趣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兴趣,...  相似文献   

7.
卢小燕 《灌篮》2021,(3):87-87,123
体育游戏具有趣味性、规则性和综合性等独特特点,它是借助身体运动、练习的方式进行的。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开展体育游戏,不仅能满足学生精神上的娱乐需求,陶冶学生的情操,而且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运动负荷量,充分体现出其锻炼价值。文章从把握课程理念,融入课的不同结构;优化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结合教材特点,培养社会适应能力;挖掘课程资源,开发多元游戏练习等方面,提出了在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游戏活动中,体验到参与体育的快乐,进一步发展自我,提高运动技能,促进体育精神、体育品德的形成,为终身体育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钱强 《体育世界》2011,(7):29-30
游戏作为体育教学是深受学生青睐的活动内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的一种有效载体。本文叙述了游戏和体育游戏的概念和区别,通过体育游戏教学的实践与探索,明确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提出了在体育教学中运用体育游戏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
要使创编的体育游戏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应考虑创编的原则。一、体育游戏创编的原则1.目的性原则。一节体育课是由不同的结构组成,各部分又有自己不同目的。如准备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从心理和生理上为课的基本部分做准备,通过准备活动表现出良好的身体机能状态和心理状况,把学生的兴奋性调节在适宜的状态。这样在创编准备部分的游戏时,既要取得热身的效果,又要充分考虑运动负荷。因此在创编游戏前,一定要明确游戏的目的。2.针对性原则。创编体育游戏要针对教学任务、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的客观条件。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只是一种手段,…  相似文献   

10.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运动,它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活动形式新颖别致,有些游戏带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多数游戏均以比赛的方式出现,非常适合中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在新的体育教学大纲中,小学游戏教材占有较大比重,中学游戏列入26个作为选用教材,这些游戏将跑、跳、投等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言游戏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出现在青少年学生的视野之中,特别容易让学生亲近、接受。大量研究证明:以游戏为活动形式组织课堂教学,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获取体育技能效果显著。首先,以游戏为活动形式遵循生本的教学理念的体育课堂,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强化了学生学习的情感体验,课堂更加注重"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动参  相似文献   

12.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主要表现在准备活动、基本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练习、结束部分四个方面,运用游戏,其关键在于如何让人们认识到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通过游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益;使游戏成为学生的"良师",老师的"益友"。  相似文献   

13.
顾翔 《中华武术》2013,(5):12-14
在当前学校体育教学中,课堂中的体育游戏编排要着重发挥活动性、竞争性、娱乐性,以更好地提高它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性。体育教师要真正以体育游戏为平台,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主动性,使课堂内容慢慢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中在"玩"中接受新知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各项体育理论知识和运动技能。同时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的体育游戏在编排时一定要有注意事项,要使学生在特别安全的情境下进行游戏,以免在课堂上学生自身发生不必要的意外伤害。  相似文献   

14.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在课间操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校园组织形式的课间活动,作为一种新型的课问活动,它不但可以在同一个时间内根据不同身心发展水平阶段的学生设置不一样的活动,让学生在适合自己水平阶段的符合自身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运动项目活动中得到身心全方面的发展,而且对体育教学有着非常深远的意义,只要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着它就一直促进着体育教学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5.
<正>讲究课堂教学效率是现在体育教学的一个热点话题,采用什么形式或方法进行教学,各个体育教师各尽其才。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倡导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新型学习方式,给予学生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进行  相似文献   

16.
洪银鑫 《当代体育科技》2021,(7):151-153,156
作为小学体育教学主要形式之一的体育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练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身体,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良好体育品德的形成。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和分析法等方法,对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体育游戏在小学课堂教学中的合理运用:根据气候及学生年龄特点,合理地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游戏内容;科学安排运动负荷,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课的结构中;注重学生体能发展,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身体素质练习中;精心选择游戏内容,合理地将体育游戏应用于技战术中等,旨在更好地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及学生综合素质,同时为体育教师教学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中国学校体育》2021,(7):44-45
<正>通过参与2021年江苏省小学体育与健康优质课评选活动的评审工作,笔者认为注重小学体育游戏教学,应探索适合学生实际的体育游戏活动的有效途径,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做到以生为本。一、为帮助学生形成参与锻炼的意识而游戏1.体育游戏联系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8.
刘日红 《中华武术》2014,(10):49-51
体育游戏是进行体育活动的一种手段,是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它是以身体练习为内容、以游戏活动为形式、以发展身心为目的的一种特殊锻炼方法,是发展非智力因素的重要途径,它使体力活动与智力活动相结合,具有浓厚的娱乐气息。体育游戏是锻炼身体、改善心态、发展非智力因素、开拓思维、适应社会环境的一项有价值的活动。那么,在学校又如何运用好体育游戏进行体育教学呢?游戏是学生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它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相似文献   

19.
<正>体育游戏是儿童最喜欢、最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活跃课堂氛围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游戏使体育课堂教学变成学生的乐园,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课堂教学质量。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采  相似文献   

20.
<正>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教学内容或教学手段,被广泛地运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体育游戏对强化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掌握、调动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等方面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在体育教学中,一些体育教师存在单纯为了体育游戏而游戏的现象,缺乏对体育游戏的选择、目标的确定和游戏的优化等方面的研究。为此,笔者围绕体育游戏和技能相结合的问题,结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运用,谈几点个人感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