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去年全国报刊审读工作(宁波)会议后,我省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将审读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在建立和完善审读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及时下发了关于改进报刊审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省、市州、报刊社三级审读网,全省目前共成立报刊审读组42个,共选聘报刊审读员652名,其中专职审读员150名,兼职审  相似文献   

2.
省新闻出版局组织省直报刊审读组对4月以来出版的全省报纸和期刊进行了审读。总的看,随着年初以来审读工作的不断加强以及对所发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我省报刊质量有了进一步提高,内容格调总体上积极健康,版式、文字、装帧都达到了一定水准。但仍有少数报刊在出版形式和内容上存在一些问题,应予以注意并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韩峭森 《传媒》2000,(11):10-10
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它不同于一般报刊编辑人员对报刊编辑加工性的审读,它具有管理特性与功能.正确认识报刊审读的管理作用,掌握报刊审读的自身规律,是有效地组织审读活动,提高审读工作效益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张辉冠  刘光祖 《传媒》2000,(6):10-10
江苏报刊审读起步较早,省、市两级已形成相对稳定的报刊审读队伍.省局报刊审读组所聘16位资深人士负责省属133家报刊的审读任务;所编《江苏报刊审读与管理》及时刊发来自各个视点的审读报告;每季一次的报刊审读会议定期交流报刊审读信息、通报宣传信息;一年一度的全省报刊审读工作组织奖,旨在推进全省报刊审读工作的深入开展.与此同时,各级报刊审读人员注重在实践中悉心探索,不断提高,形成了江苏报刊审读的鲜明特色.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2010,(3):13-16
为表彰先进,树立典型,进一步加强报刊管理工作,不断提高报刊审读工作水平,从去年9月15日开始,新闻出版总署新闻报刊司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评选优秀报刊审读单位、审读员、审读报告活动。今年1月28日,新闻出版总署[2010]4号文件正式公布了评选结果,对全国30家优秀报刊审读单位、60名优秀报刊审读员、43篇优秀报刊审读报告予以通报表彰。本刊从这一期起开辟“全国报刊审读‘三优’材料选登”栏目,陆续刊出优秀报刊审读单位、审读员的事迹材料和优秀审读报告,供业界、学界同行学习、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图书印前审读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照新闻出版署颁布的<图书质量保障体系>的规定,审读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审读书稿,二是指审读图书.审读图书,是指图书出版后由有关人员对图书质量进行审阅检查,作出评议,并将评议结果反馈给参审人员(初审、复审、终审),以此为据,奖优罚劣,并促进图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赵旭雯 《传媒》2003,(2):6-6
为了更好地落实新闻出版总署领导关于“报纸审读工作确需加强”的要求,报刊司日前制定了2003年报纸审读工作的新措施。  相似文献   

8.
这些年通过上下共向努力和报刊社内外监管力度的加大,全国报刊审读工作较好地把握住了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出了昂扬向上的舆论氛围,但我们也不得不看到,报刊审读工作还存在着以下几方面不足。  相似文献   

9.
期刊出版事后审读的定位与审读体系的规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刘清海  张楚民 《编辑学报》2009,21(5):385-387
在分析已有的有关期刊审读工作分类的基础上,论述期刊出版事后审读工作的定位和创建规范的审读体系.认为:应当区分至少9种不同的审读目的,对不同的定位建立相应的审读体系;审读体系的内容包括人才、经费、审读规范、审读方式、制度、结果反馈等.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五级审读网提高报刊监管水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曙光 《传媒》2002,(5):8-9
从事报刊管理工作24年的经验告诉我,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工作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内容。 在省级新闻出版局实行职能转变,强化对市场监管的新形势下,我们深深感到,实行监管的最重要的一项任务就是监管出版物的舆论导向是否正确。而确保出版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2006,(1X):10-10
2005年末,传媒界有一件众所瞩目的大事: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重新修订的《报纸出版管理规定》和《期刊出版管理规定》已于12月1日正式施行。这两个规定第一次以规章的形式,确立了审读在报刊管理中的重要地位,明确了审读工作的职责与程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了帮助业界和广大受众进一步加深对审读制度的学习理解,本刊记最近专访了新闻出版署报刊管理司副司长王国庆。  相似文献   

12.
梁前刚 《传媒》2001,(10):37-37
报刊审读实践证明,审读必须服从并服务于管理,使之成为落实管理和促进管理的一种手段和途径。如何使审读真正发挥效能呢?我以为: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2010,(3):17-17
朱希良,男,现年37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陕西省报刊审读员(兼职),现为《武警后勤》杂志副主编、副主任。1997年参加陕西省报刊审读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热爱审读工作,注意在审读实践和理论研讨中学习提高,逐步成长为社科期刊审读骨干。自2001年起,  相似文献   

14.
《报刊之友》2010,(3):17-17
朱希良,男,现年37岁,中共党员,硕士学位,副教授,陕西省报刊审读员(兼职),现为《武警后勤》杂志副主编、副主任。1997年参加陕西省报刊审读工作以来,该同志始终热爱审读工作,注意在审读实践和理论研讨中学习提高,逐步成长为社科期刊审读骨干。自2001年起,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握舆论导向,决不可稍有疏失。时刻绷紧舆论导向这根弦,是报刊审读的神圣职责。这中间,我们的深切感受就是着眼“三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新亮点——是审读工作得以强化、收到显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沙全一 《今传媒》2006,(7X):35-35
退休后,受聘于宁夏新闻出版局,做报刊审读员。有人说,这是“发挥余热”。5年来的审读时间,深觉未敢苟同此话是应当的。所谓“发挥余热”,即无需刻意努力,只消将剩余的积淀或热能释放一些,即可应付裕如。其实,审读报刊,远非如此易行。仅就报刊所涵、所涉,就迫使你必须“从头学起”。所以说,做报刊审读员,不啻再就业般地需要重新学习、再度修养和共达完美。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报刊审读逐渐被人们所熟知,在新闻传播活动中越来越受关注。1988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发了《关于加强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确立了审读工作的地位。之后,在面对我国报业市场化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时,审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审读进入学术研究的视野。1992年,《报刊之友》创刊后开设了《审读探索》专栏,对审读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很多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三峡日报传媒集团历来非常重视报纸、刊物、网站等出版审读工作,报刊网出版质量比往年有了明显的提高,在政策的把握、舆论导向、内容刊登等方面,严格遵守《出版管理条例》《报纸刊物网站音像电子出版管理规定》等相关规定,且能够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创新报刊网审读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陈德魁 《今传媒》2009,(12):36-37
我国的报刊审读工作,是在社会和报刊媒体疑惑不解的目光和审慎的观察、打量中起步、推进,逐步全面规范、有序地开展起来的。从1988年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加强对报纸、期刊、图书审读工作的通知》以来,我国的报刊审读工作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的路程。  相似文献   

20.
李曙光 《今传媒》2007,(1):38-39
在报刊审读工作中,我们摸索建立了由省新闻出版局专职审读组、省局特聘兼职审读组、省局审读组、报刊社审读组、报刊社主管单位审读组的426名审读员组成的报刊五级审读网络,既有省局的统一指挥,又有各级审读组的"守土有责"式的独立作战,上下左右结合,形成合力,使省内报刊全部纳入日常监管视野,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监管机制,使我省报刊事故发生率降低,报刊出版秩序良好,报刊整体质量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