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角色游戏是幼儿园游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游戏材料是角色游戏的物质基础,因此,游戏材料对幼儿进行游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而且可以促进幼儿个性发展和智力开拓,可以在对游戏材料的操作中促进幼儿骨骼、关节、肌肉等的不断发展,对幼儿全面发展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2.
《考试周刊》2021,(38):165-166
幼儿园教育教学当中,幼儿游戏是非常关键的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在幼儿游戏当中,角色游戏是非常重要的游戏形式,是能够让幼儿通过角色的扮演,去想象、创造性的反映一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有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促进幼儿个性发展。但就目前而言,当前幼儿园的角色游戏主要是在室内展开的,由教师布置场地并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但也正是因为在室内,对角色游戏的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限制,不利于孩子的尽情玩耍,进而也就对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造成不良影响。而户外角色游戏的开展,则可以有效改变则以弊端,弥补幼儿身心发育缺陷,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发挥户外角色游戏的价值,锻炼幼儿的各项能力,意义重大。对此,文章就如何有效开展幼儿户外角色游戏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以期能够为相关读者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开发人的潜能,重点是开发人的创造力潜能.最大限度地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是幼儿园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课题.开发幼儿的创造潜能,首先要解决好影响幼儿创造潜能开发的几个倾向性问题:指责多、宽容少的心理氛围抹杀了幼儿的创造精神;变化少、落俗套的活动环境、活动方式尘封了幼儿的创造激情;包办多、自主少的教育方式剥夺了幼儿独立性.创造性发展的机会:重模仿、轻创造的教学方法阻碍了幼儿创造力的发展;指定多、自选少的组织方式压制了幼儿创造性的发挥;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机制制约着幼儿创造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重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幼儿们通过在角色游戏中扮演各种角色,可以提高想象力和创造性,并且不断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来满足幼儿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和社会性的提升。由于角色游戏中的真实性需要,使得幼儿角色游戏所运用的材料至关重要,这些游戏材料不仅可以激发幼儿的真实想象力和思维创造力,还可以促进幼儿在现实世界中的个性发展和智力开拓。本文从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内涵剖析出发,分析了幼儿园角色游戏材料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幼儿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幼儿稚嫩的创造力是在所喜爱的具体的实践活动中萌发和启发的,结构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之一,是运用灵活多样的游戏材料进行构造的游戏形式,结构游戏以其具有的艺术性、操作性、可塑性和创造性的功能赢得幼儿的喜爱,使幼儿在无拘无束和动手动脑的实践过程中体验构造与创新的喜悦,不仅满足幼儿好动、好奇、好问、好模仿和好创造的认知特点和学习欲望,而且在结构游戏中培养了幼儿的创造力,我们具体的做法是:  相似文献   

6.
开展游戏活动是幼儿在接受教育中的主要形式之一,是幼儿开展学习的形式之一,是幼儿园主要教育活动之一。幼儿游戏内容丰富多彩,其中角色游戏是很多幼儿都喜欢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发散幼儿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更多潜能。将角色游戏融入教育活动当中,对幼儿的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具有积极意义。研究了角色游戏在幼儿品德教育和创造教育中的作用,旨在为幼儿教师开展教育活动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7.
杜晓莉 《动漫界》2022,(20):90-91
所谓角色游戏,就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角色游戏也是幼儿期最典型、最具特色的一种游戏.幼儿在模仿现实生活中各种角色的过程中,通过与同伴交流、交往、合作,提升社会交往能力,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来表现角色的价值,从而获得全面发展.幼儿园角色游戏大多在室内开展,但随着幼儿的能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幼儿是创造力发展迅速的时期,教师应为幼儿敞开创造胸怀,培养幼儿创造兴趣,锻炼幼儿积极探索,开拓幼儿创造力思维。而大班手工活动,则是培养幼儿创造力的重要学科,它能抓住大班幼儿好学好问的特点,在手工活动中勇于想象和大胆探索,历练幼儿无拘束的在活动中表达自己内心情感。此外,教师在大班手工活动中以引导者,帮助者,鼓励者角色出现,从而刺激幼儿创造力潜能,培养幼儿创造力思维,评价幼儿创造力个性。  相似文献   

9.
角色游戏是幼儿期典型的游戏形式.幼儿可以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去模仿和创造性地反映生活,把游戏的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巧妙地联系在一起,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角色游戏对幼儿的情感、交往能力、想象力的发展,对其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教育者应为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提供良好的条件.引导幼儿正确地开展角色游戏,以促进其智力、情绪情感与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生活中,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没有限制的,关键在于育人者如何看待幼儿的创造力。孩子的成长过程,就是艺术创造的过程。因此开展"做做玩玩"活动,不仅可以发展幼儿的动作,也可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索意识,挖掘幼儿的创造潜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在兴趣中学、在快乐中学、在心情舒畅中学,让幼儿能够表达内心最真挚的感受,从而在游戏中有所创造和想象。  相似文献   

11.
儿童对于游戏的喜爱和需要是出于天性的,游戏在赋予娱乐性的同时,对儿童的身体素质、创造力、智力等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幼儿游戏主要分为创造性游戏和教学性游戏两种。其中,创造性游戏让幼儿通过自身想法设定主题并且自由分配建构角色与内容,从而创造性地来对现实生活进行反映的一种特殊活动,它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创造性游戏对于幼儿创造力的培养与发展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和促进作用。本文将结合幼儿创造力发展的特点和创造性游戏的特点对游戏影响幼儿创造力发展的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陶行知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时时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儿童的创造力是与生俱来的,每一个儿童都具有非凡的创造力。幼儿期不仅是儿童创造力的萌芽时期,更是一个人形成创造力的基本品质的最佳时期,是人的一生发展潜能的关键时期。因此,需要在这个时期充分挖掘幼儿的潜能,并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陶老的创造教育思想对幼儿音乐欣赏教学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如何将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运用到具体的音乐  相似文献   

13.
王冰燕 《考试周刊》2013,(66):192-192
幼儿喜欢乱涂乱画,把乱涂乱画作为一种自由的游戏活动。美术活动符合幼儿的天性。幼儿与生俱来就有艺术创造的潜能,幼儿的创造强调了自身发展的个体价值,反映出强烈的自我表现、自我完善的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抓住幼儿这一时期,通过美术活动发展其创造力。  相似文献   

14.
对幼儿创造教育的一些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幼儿创造教育的内涵  (一)幼儿创造力的本质特征  创造性是人类个体普遍具有的潜能,幼儿也不例外。儿童心理学研究和大量实际观察表明,儿童拥有无限的创造潜能,儿童的创造力几乎表现在他的所有的活动之中。我们认为儿童具有创造力,但并不意味着儿童能够与成人一样可以进行科学创造发明。在承认儿童和成人都具有创造力的同时,必须看到由于儿童的特点与发展水平,儿童的创造力与成人的创造力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它有自己独特的本质特征:  1.幼儿创造力的自发性强,表现范围广泛  幼儿生活在一个心理上松弛的阶段,这为获得和…  相似文献   

15.
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创造力对一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育作为儿童接受教育的初级阶段,对儿童创造力的发展起着无可比拟的作用。诸多研究表明:幼儿的创造力主要是通过绘画、音乐、舞蹈、手工制作和游戏等活动表现出来,并在这些活动中不断发展。因此,在幼儿园深入开展美术教育,必能促进儿童创造力的发展。李吉林情境教育理论更关注情境的呈现,问题的开放,材料的适度,内容的选择,倡导让儿童在生动、趣味的情境中进行充分的表达、表现与创造。本文阐述了将李吉林老师情境教育的理论注入幼儿园常态的美术教育中,并探索出情境美术的有效路径和方法,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创造,保持儿童创造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我们大家都知道,幼儿期的幼儿喜欢游戏,幼儿会对周围的人和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角色游戏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角色游戏是指幼儿通过想象和模仿创造的一种与社会中的角色比较相似的角色扮演游戏。比如说:中心医院游戏、商店游戏、理发店游戏等等,角色游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研究角色游戏的内涵,分析出角色游戏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游戏是幼儿教育的基本活动,创造性游戏是幼儿以想象为中心,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是幼儿典型的、特有的游戏。幼儿在这种游戏中可以大胆创造、想象,从而让幼儿得到有效学习。教师利用游戏资源充分调动幼儿积极性,进行随机教育,从而激发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幼儿创造性思维。教师对幼儿的创造性游戏活动的适宜指导,有利于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身心发展。但是在游戏过程中,发现教师对幼儿游戏条件的创设和对幼儿游戏的介入指导缺乏有效性,那么教师如何在创造性游戏中进行有效的指导,从而发挥游戏的创造性功能呢?通过对本班幼儿游戏时教师的指导进行观察,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周艳  李萌 《家教世界》2023,(3):58-59
<正>建构游戏和角色游戏同属于创造性游戏,都是以想象为中心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对促进幼儿的创造力、社会性、学习品质等方面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嘿!坦克》是我园大班幼儿在国防教育活动后自主生成的游戏,因建构引发幼儿角色游戏的行为,孩子们在游戏中可以根据需要自由地进行转换,自主地进行游戏。  相似文献   

19.
丁慧 《文教资料》2014,(2):119-120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开展的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活动。是幼儿园的主要游戏形式之一。它是幼儿通过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反映个人生活印象的一种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能有效促进每个幼儿的个性发展。“幼儿期是游戏期”,“孩子是游戏中的主体”,幼儿教师在角色游戏中应抓住幼儿的年龄特点,并予以指导教育,这是最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幼儿创新能力事关一个民族的素质。引导幼儿进行角色游戏是培养、提高幼儿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在组织角色游戏活动中,教师应当尊重幼儿的选择意愿,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发挥,肯定幼儿的创造活动及创造“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