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0年代初,中央电视台首次推出了大型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不久另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主的新闻评论性栏目《焦点访谈》又与观众见面,从此《东方时空》和《焦点访谈》成为中央电视台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于是全国各个省级.市级电视台也纷纷效仿,不同版本的“焦点”式新闻节目应运而生,并且入气颇旺。但是时至今日,《东方时空》。  相似文献   

2.
《焦点访谈》:CCTV改革的新景观郭秀媛继对《东方时空》栏目的成功探索之后,今年4月1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又在每晚的《新闻联播》之后推出一黄金节目──《焦点访谈》,这是中央电视台深化体制改革,满足观众需求的一项重大举措,标志着中央电视台在确立与国...  相似文献   

3.
生命的追寻──记《东方时空·生活生间》制片人陈虻沈欣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开播两年多以来,受到了广大电视观众的关注和喜爱,收视率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牌栏目。这个栏目中专门“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的《生活空间》,格外受到老百姓的青睐。不少观众...  相似文献   

4.
1983年5月,一个崭新又有创意的新栏目《东方时空》出现在中央电视台的荧屏上,令人耳目一新,观众好评如潮。它融新闻性、社会性、纪实性、娱乐性于一炉,满足了社会各界多层次的信息需求和审美  相似文献   

5.
黄强 《新闻窗》2011,(6):73-73
一个电视台,如果没有叫得响的品牌栏目,很难在观众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观众手中的遥控器也很难锁定你的频道,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品牌栏目就是一个电视台的象征,比如一提到《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直播间》,就知道是中央电视台;一提到《快乐大本营》就知道是湖南卫视,这些品牌栏目为电视台赢得了收视率,  相似文献   

6.
始终与时代同行从《东方之子》看人物节目成功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夕 《传媒》2004,(9):52-53
10年前,中央电视台一批不甘平庸,怀有理想的年轻人决心闯出一片天地,在清晨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时段里让《东方时空》这个崭新的栏目在中国电视界争得了一席之地.当时的《东方时空》之所以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东方时空》独特的电视理念--真诚面对观众.其中的子栏目《东方之子》关注时代变革、社会进程中人的命运起伏,关注新闻事件中的人物,通过与人物的对话进入人的内心深处,向观众呈现一个个个体的独特经历、心灵感受,从而折射出整个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早间电视新闻节目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1991年,随着北京电视台《北京您早》栏目的开播,早间电视新闻节目正式走上了中国电视的舞台。1993年,中央电视台开办早间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更是确立了早间电视新闻节目在观众中的地位,无数电视观众从此有了早上打开电视收看电视节目的习惯。自《东方时空》起,我国各  相似文献   

8.
在中央电视台近年的收视率调查中,《东方时空》一直保持30%以上的收视率,成为仅次于《新闻联播》而位居第二的名牌栏目.《东方时空》的成功在于它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使众多社会优秀人才加盟其中.5年前,《东方时空》一改中央电视台传统的从高校毕业生中大批接受期待端铁饭碗的新人做法,率先向社会公开招聘人才.时至今日,栏目的工作人员已经由5年前的10几人壮大到了100多人,但其中拥有中央电视台正式编制的却只有20人.容纳“打工族”最多的是以“进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而闻名遐迩的《东方时空·生活空间》栏目.在报酬方面,《东方时空》对招聘人员和台内正式职工一视同仁,收入  相似文献   

9.
今年中央电视台开辟了《焦点访谈》电视评论栏目,深受观众欢迎.它在全国范围内,反应之轰动程度、社会效果之显著程度,在电视新闻界是空前的.我认为就某种意义上说,中央台这些栏目(包括《东方时空》)已经在电视新闻界掀起了一场风暴,必将振聋发聩,激浊扬清,推动电视新闻的改革浪潮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上世纪90年代,中央电视台打造了三档知名的电视新闻栏目:《东方时空》、《焦点访谈》、《新闻调查》,这三档栏目成为了日后该台新闻节目发展的里程碑。2003年5月1日新闻频道的建立更是中央电视台新闻节目进军世界的标志。新世纪电视新闻节目在传媒领域里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了应对这种情形,中央电视台电视新闻节目正朝着符合世界观众需要的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中央电视台第一个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有着难能可贵的开拓精神:板块型结构设计、深度报道的引进、电视新闻主持人的设置、双向开放性电视传播观念的确立等诸多方面的成功探索,为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在中国,很少有一个新闻性电视栏目能像《东方时空》有幸得到传播界和观众的共同青睐。然而,面对栏目一千期特别活动时人头攒动的盛况,面对来自电视界几乎清一色的赞誉,目前的《东方时空》是否真正承受得起观众的这股巨大热情、是否能真正经得住每一双挑剔的目光,这是《东方时空》在背负荣誉和盛赞的同时,所应冷静面对和认真思考的。,如果我们在更高层次上对《东方时空》作一次客观的审视和剖析,也许不难发现其中的某些缺憾。  相似文献   

12.
新闻故事化在国外最早出现于美国的《60分钟》栏目,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子栏目《生活空间》首先把“讲故事”理念带入新闻报道,从而一改电视新闻在观众心目中单一、刻板的形象。这之后,用故事化的手法去表现新闻事件和新闻人物的理念在中国得到迅速普及。  相似文献   

13.
《东方时空》改版了。从这次改版的酝酿时间之长,前期策划之精,不难看出央视对其寄予的厚望。改版后的《东方时空》已播出一月有余,观众对其评价如何呢?去年12月的一期《南方周末》上一篇“《东方时空》:请观众耐心”的文章,透出了些许制作方的失落和观众的不满。然而,在越来越多的频道开办了自己的早间新闻节目,各种媒体纷纷争抢早间市场的今天,观众凭什么要耐心地去适应一个栏目呢?《东方时空》该以怎样的面貌去直面激烈的竞争?本文试图以新版《东方时空》为例,探讨电视早间新闻节目的创办规律。 一、《东方时空》的发展 从…  相似文献   

14.
李媛  彭静 《新闻前哨》2003,(7):62-63
电视的竞争日趋激烈,境外媒体纷纷登陆,除了冲击,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电视传播理念及手段,其中最突出的就是电视包装理念。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是较早注意到这个问题并做了成功尝试的栏目。它的广告语“东方时空,真诚面对观众”,《生活空间》“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这些具有深厚东方特色、中国特色和较强思想性的包装,如今都已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15.
中央电视台的《东方时空》,是一个名牌栏目。这个栏目的主持人,也是观众最熟悉的一群。他们既是国家媒体的声带,也是民众言论的喉舌。对于这个栏目,观众肯定有着各种各样的感觉和评价,对于这些主持人更会有着程度不同的认识和了解。本文将给你提供一个认识、了解、感觉、评价这个栏目及主持人的另一种视角,另一种眼光。作为电视人,内中人的敬一丹将带你走进《东方时空》,向你展示这个家庭中每一个成员的性格、气质、品格、精神……以及在他们的努力下电视评论类节目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6.
1996年5月17日晚9点10分,在令人几乎忍无可忍的一条又一条广告终于播完之后,一个国内观众从未见过的电视专栏终于与大家见面了。这个专栏就是《新闻调查》。这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1993年5月1日)和《焦点访谈》(1994年4月1日)之后,作为新闻改革重大举措推出的又一重头栏目。在它问世并成功地运作了两年之后,  相似文献   

17.
杨余泓 《新闻世界》2004,(9):18-19,25
2003年9月、国内媒体爆出一条新闻: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栏目元老级人物、《焦点访谈》栏日主持人方宏进,将离开央视加盟上海东方卫视。  相似文献   

18.
《时空调查》作为中央电视台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的一档精确新闻报道节目,以聚焦社会热点,关注观众反馈,用数字表达观点,用数字解读国计民生为宗旨。本文分析了《时空调查》的特点和方法,并对其存在的问题作出分析与阐释。  相似文献   

19.
《新闻调查》是中央电视台继《东方时空》、《焦点访谈》之后倾力推出的一个以记者的调查采访为主要形式,对社会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现象进行多侧面、多角度、深层次剖析的电视调查节目。走过了7年多的风风雨雨,现在,它已经成为倍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栏目。《新闻调查》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我想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0.
杨鹏 《新闻界》2001,(3):54-54
2000年11年27日,新版电视杂志节目《东方时空》在中央电视台第一套早间时段强力推出。同已播放7年多的旧版《东方时空》相比,新版本无论是从播出时间到栏目设置,还是从主持人到制作、播出方式,都进行了大力度的改革,在保持原有优势的情况下有不少大胆的创新。这里,笔者拟就新版《东方时空》作简要的评析。历次全国电视收视率调查显示,早晨远非黄金时段,然而这次《东方时空》改版,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却是这一早间节目由原来的40分钟增加到150分钟,在中央电视台全天节目构成中的份量显著增强。这一步,相较于《东方时空》初次开播之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