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一、问题提出 “在阅读教学中,存在着多重对话关系,如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教师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教师与作者的对话,学生、教师与编者的对话等。这些都为学生的个体阅读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对话的中心是每一个学生个人。”  相似文献   

2.
语文"生态课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学生的成长,对话是促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手段。笔者就学生、教师与文本之间的对话,学生与教师、学生之间的对话,学生与自己的对话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力图在"生态语文"的系统下解读课堂对话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快速发展,取得一系列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意识层面的问题,这些问题更多需要回到生态文明教育层面上寻找出路,需要从机械行动转入思想建构。生态文明教育应拒绝人类中心主义,强调人与环境关系的构建与共生,将生态文明建设从社会任务转向关系自觉。审视我国当前生态文明教育发现,我国学校中生态文明教育采用理念灌输式教育、教师讲授式教育和碎片化课程割裂了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打破了课程的连续性要求。新时代的生态文明教育要以实践学习重建学生与自然关系,以经验对话激发学生与自然共情,以系统性课程强化生态文明教育。  相似文献   

4.
运用教育生态学理念,探索在分子生物学课程中建立基于课程资源与教学过程的生态链,构建学生学习生态和教师教学生态,进而形成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生态共同体。该生态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师与学生、教学环境与学习环境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依存教育生态学关系的形成,显著提高了学生成绩,提升了学生深度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5.
教学环境是一种对话环境,对话表现在师生之间,要体现师生的相互理解。理解教育理论倡导师生的相互理解,为教学实践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在这种对话环境中,接受才是更为重要的,理解并不能保证接受,理解了学生并不意味着教师接受学生的一些表现。文章从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情境下,分析了理解与接受之间的关系,阐述了当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理解与接受的缺陷,并提出教师理解与接受学生所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专业技能、专业道德、专业知识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过程。对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途径。教师与自我对话,反思成长和实践;与同行对话,共享教育经验和智慧;与专家对话,提升理论水平和素养;与学生对话,丰富教育实践和技能;与文本对话,奠定成长基础。各种对话铺就教师专业立体的、多元的、发散的、个性化的成长路径。  相似文献   

7.
科学生态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及其与教学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的良性发展、动态平衡、开放有序的微观生态系统。在科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营建和谐的课堂环境,实施平等的交流对话,追求课堂动态平衡,以实现师生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教师自身丰富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教育思想、知识修养、教育教学技术等,都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在核心教学、协商教学过程中蕴含着对话交往式教学资源开发的有效方式。学生是课堂教学中最有潜在价值的主体性因素,也是对话交往式教学资源的开发者。网络教学环境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最为便利的对话交往空间。同时,在网络环境中,教学资源不仅仅以文本的形式呈现,师生间、生生间的交往对话往往可以留有记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随时可以对教学资源进行填充或改良,学生也可以不断从中获取新的体验、新的信息及感悟。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图在教育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上,分析教师、学生、教材各生态因子所构成的教学生态环境,以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和制约为切入点来探讨如何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  相似文献   

10.
曾芳 《中国教师》2012,(19):60-62
<正>课堂教学对话是指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根据建构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与客观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自己积极地建构知识框架的教育思想,笔者理想中的课堂对话方式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平等对话、学生与学生平等对话、师生与教材平等对话。那么,如何创设科学课上的有效对话氛围呢?通过近几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们得出了如下主张:  相似文献   

11.
刘加泉 《亚太教育》2019,(12):27-27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对话环境的建设使得学生从被动状态向主动转化,并形成自主合作意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创设教师和学生的平等对话和学生与学生对话以及有效的自我对话的环境,可以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转变教师自身的角色,打造高效、民主的课堂环境,为学生创造人性化的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2.
生态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注重生命体验,关注师生互动与对话,具有互动性、多样性、生命性等特征,符合"以人为本"新课程教育理念,有利于突破封闭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缺乏互动与生命活力的传统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3.
在化学教学中进行环保教育可以强化学生的环境危机意识、激发学生的环境感情、培养学生的生态道德。根据化学与环境科学之间十分密切的关系,提出化学教师在教学中树立学生生态观念、充分借助化学实验、运用最新成果、引导学生讨论、开展学术讲座等策略,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旨在使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也潜在地受到环境保护的教育。  相似文献   

14.
夏玉珍 《辅导员》2013,(16):20-21
<正>教学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知识和环境(教室)。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教室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课改后的教学是: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在《弗莱雷解放教育与实践》一书中很好的诠释了主导和主体的平等、合作的关系,他提倡提问式、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就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共建的环境支撑下,利用知识这个媒介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它  相似文献   

15.
小学教育不是简单地组织学生学习基础知识,而是要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基.生态教育就要着眼于生命的发展、生命与生命的关系、生命与环境的关系,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教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理想的"教育生态"应该是充分尊重教师和学生人格,使师生都能在幸福的状态下工作、学习、成长.  相似文献   

16.
在倡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改精神指引下,培养学生的对话能力,是实现学生与环境、教材、学生、教师多向互动的桥梁。受传统作文教学观念的影响,过去教师忽略了学生这种对话能力的培养,自然也就削弱了学生作文的兴趣,扼杀了一些有创新灵感的作文。对话,冲破了传统作文的束缚,给学生带来一个自由交流的空间,一方能倾吐真情的净土,一片灿烂的天空。一、实现与身边的环境对话,体现对话的敏锐性语文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作文教学就自然而然地与学生的生活环境联系起来。所以,教师要从生活环境入手,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地与环境对话,让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夏玉珍 《辅导员》2013,(Z2):20-21
教学包含四个要素:教师、学生、知识和环境(教室)。传统的教学方式是,老师在教室里把知识传授给学生;但课改后的教学是:教师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在教师的主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汲取知识,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巴西教育家弗莱雷在《弗莱雷解放教育与实践》一书中很好的诠释了主导和主体的平等、合作的关系,他提倡提问式、对话式教学,对话式教学就是指老师和学生在共建的环境支撑下,利用知识这个媒介进行民主、平等的对话,它  相似文献   

18.
彭爱芬 《考试周刊》2012,(10):73-74
教育生态学理论研究认为大学英语学习系统是一个生态系统,由教师、学生和课堂环境三要素构成。本文针对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的一些生态失衡的问题,基于教育生态学原理的角度,尝试从教师、学生与课堂环境等生态因子之间的联系和制约来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化课堂,以体现"生态平衡"的生态学基本思想。  相似文献   

19.
没有对话,也就没有人的发展.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可以从五方面入手,帮助学生开展"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学生与教师对话,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环境对话,学生与社会对话.对话是新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20.
营造绿色的生态课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的课堂是课堂内人与环境的相互依存、良性循环的课堂。课堂中的生态因素包括人、物质和精神,三者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呈多向互动关系。生态的课堂,是以人为本的新课堂,关注人性,突出发展,充满活力,是学生成长的乐园;生态的课堂强调由认知领域到生命全域,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生态的课堂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理解,让学生“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样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绿色的生态课堂。一、创设自由的对话心理场人是课堂生态的主要因素之一,是课堂的主体因素,包括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