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培育大学生自媒体主体责任意识是时代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本文从高校思政宣传工作视角出发,研究培育大学生自媒体主体责任意识的策略,探讨建立信息素养训练、思政教育、文化引导协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提升。  相似文献   

2.
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发生着多元复杂的变化.因此,大学生思政教育十分必要.加强大学生思政教育不仅有利于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培养,而且对社会发展有着深刻影响.而主流新闻报道反映着社会的主流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影响受到高校的高度关注.主流新闻报道能够加强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政治素养,引导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回归社会主流.本文在分析主流新闻报道特征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主流新闻报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并积极探索了在主流新闻报道影响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策略,以提高大学生思政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3.
董亮  王甜  郭佳兴 《东南传播》2014,(11):126-127
继传统媒体、新媒体之后,以微博为代表的自媒体时代拥有独特的优势,而微博作为自媒体时代的主要代表,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影响十分深远,因此要想抓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要掌握微博这一网络平台。自媒体正在融入到当今每个人的生活中,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面临着社会环境、现实校园、自媒体空间三座大山的压迫,因此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积极探索新的教育手段和方式,顺应自媒体的发展脉络,掌握自媒体的发展趋势,利用自媒体的发展优势,掌控学生的思想动态,正确引导,趋利避害,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4.
黄青燕 《新闻记者》2022,(2):F0003-F0003
新时代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逐步建立、发展与扩张,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实践、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价值观念。为了更好地提升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应当充分重视校园社交网络传播的分析研究,更加科学、专业,切合时代发展趋势地总结大学生思政教育策略。张瑜编著的《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研究》(2020年8月1日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以网络社会的崛起与发展为背景,对当前校园社交网络传播圈展开系统且专业的研究,有助于开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的新思路与新路径,优化大学生思政教育的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郭君 《采.写.编》2016,(4):139-140
手机媒体在移动互联网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而言,手机媒体在推动高校思政教育发展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政教育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了高校思政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此,本文从提升高校思政教学效率的角度,就手机媒体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影响进行研究,并就强化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积极影响的具体策略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如今的新媒体时代,学生思想受到互联网信息影响大,思政教育工作较过去有了很大转变。本文通过对101位大学生的问卷调查,了解到热点新闻在当下大学生中知晓率高,传播速度快,移动终端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主要平台。并提出在今后的思政工作中要及时了解校园舆情、革新教学理念、思政工作者需增强媒介素养以及采用O2O教学模式四点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媒体在信息化时代迅速发展壮大,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产生了深刻影响。校园新媒体作为传递校园信息和指引舆论导向最普遍、最广泛的工具,无疑成为了影响大学生思想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校园新媒体的建设和充分发挥新媒体的积极引领作用是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内涵的重要途径。本文从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多元化和双重化影响、校园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较下的教育工作启示展开探究,并在新形势下提出了对新媒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终身教育观念的强化,开放教育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开放教育中大学生思政教育薄弱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我们应当根据开放教育大学生的特点,采取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办法,加强思政教育,包括加强政工队伍建设、树立开放教育思政工作新理念、建立危机干预机制、增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力、建立建全思政教育的保障机制五个方面的内容。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图书馆是学院“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高职图书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必要性,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微博、微信在大学生群体中已然盛行,微媒体已经成为了大学生表达思想、情感及人际沟通的常态化渠道。在微时代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多元化、矛盾化共存的特点,这给高校思政工作者带来了机遇和挑战。为此,高校思政工作者需要借助微媒体平台和大学生进行话语的有效对接以及情感交流,重构微时代下思政工作者的话语体系,由被动走向主动,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权,从而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陈春丽 《传媒》2015,(11):73-75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在高校校园中的快速发展和普遍应用,深刻影响着校园宣传及思政教育工作.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信念、学习生活习惯都发生了较为深刻的变化,对此,高校的思政教育工作者应该从理论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做出新的探索.本文主要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现状和提升媒介素养的必要性,对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者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高校校园中,微信传播已经成了潮流,探索"红色微信"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创新应用,加强平台设置和设备升级,按照社交网络平台对人思想的影响规律,加强管理和分类引导,使"红色微信"成为高校思政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图书馆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阅读状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现状,论述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应重视发挥思想教育功能,探索了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工作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对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闻传媒在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大学生的思政观念及价值取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闻传媒有着非常大的推动力,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思政教育,必会迈向新的台阶。现如今,新闻传媒对社会各行各业均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新闻传媒的快速发展与被广泛运用,我国高校教育也得以快速成长,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众所周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大学生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已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重要渠道,在大学思想政治课堂学习过程中要有效地融合新媒体与微媒体理念,将微传播融入当前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当中.但是在新的发展机遇下,我国高校思政教育媒介生态环境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如何利用微传播优势应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变革已经成为当代高校思想政治课堂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需要进一步发挥微传播优势,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现我国高校教育工作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6.
陈尚荣  许秀银 《新闻界》2008,(4):107-109
本文在对国内传媒素养教育现状介绍的基础上,结合“艳照门”事件在大学生中产生的负面影响,提出了传媒素养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再进一步探讨分析在大学生思政教育中如何培养传媒素养,并提出了较为具体的应对措施和办法。  相似文献   

17.
魏湘辉 《今传媒》2023,(5):148-150
本文以高职院校经济管理类教材《微观经济学》为基础,通过挖掘其中的思政元素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微观经济学》是一门贴近社会经济生活的课程,其中所包含的原理和方法是用来解释社会经济现象的理论基础。该课程包含的思政元素很多,本文主要攫取了其中的几个理论要点,分析它们与思政元素之间的联系,旨在加强该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  相似文献   

18.
手机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产生了负面影响,如何应对手机媒体带来的挑战,是手机媒体视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课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素入手,分析手机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新媒体对人们影响的逐渐深入,大学生不例外地受到新媒体带来的影响,高校教育者也积极地把新媒体工具引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但是,因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新媒体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方面仍有不足之处,所以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如何依托新媒体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一步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避免其带来的不利影响,仍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随着当今时代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在大学生当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新媒体在大学生中的普及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都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有必要正视当前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发生的变化.新媒体传播信息的快捷性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多方便,但是其中多元化的思想观念也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本文就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挑战与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