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看这样的论文题目,很多读者都会感到"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周杰伦"和"写作文"这两者联系得上吗?其实这是我在班上搞的一次以周杰伦为题材的作文教学尝试,心中有颇多感受。一、选题社会在进步,时代在发展,怎样让学生的作文反映出这种巨大的变革,体现时代感呢?我先在班上做了个调查——"你喜欢的人是谁"?调查结果大  相似文献   

2.
"明星梦不是遥不可及的。其实,任何人都可以做,只要你肯努力。我之所以能有今天,就是我永不服输的结果。"这是周杰伦的故事,音乐是他的梦想。我、伟、Summer、琪、微都是听着周杰伦的歌长大的。我们都是从第一张专辑《JAY》开始支持他,看着他从一个把鸭舌帽压得低低的害羞的大男孩,变成现在这个光芒万丈的他。他的歌,也伴随我们走过青春,一路感受着青春里的笑与悲。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周杰伦的MV,从此开始关注他。算是跟了一回风。但那时尚年幼,根本不能体会那些歌那些心情。  相似文献   

3.
依然周杰伦     
周杰伦最近出了一张新专辑,名字沿袭他惯常的风格,取得相当有腔调——"依然范特西"。《范特西》是他早期的一张专辑,"依然范特西"这个名字很轻易地引起了我的怀旧情怀:白驹过隙,那个稚嫩青涩的男孩在流行乐坛掀起了一阵音乐风暴后,遭受了众多非议和褒奖,成长为如今的周杰伦,看似刀枪不入的周杰伦。  相似文献   

4.
今年春夏,有两部国产"青春派"电影赢得了黄金票房,也引发了热议。一部是《致青春》,它让"70后""80后"深深地感叹了一把;另一部则是《小时代》,从票房来看,它确实在更年轻一代的观众中产生了广泛共鸣。相比之下,观众对于《小时代》的好恶更加趋向两级化,网络上一度出现了各执一端的口水战。"这是最坏的时代,这也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我们的小时代"——《小时代》的宣传语这样写道,这句在狄更斯名言后面加条"尾巴"的"宣言",让年轻如大家的许许多多"90后"感觉亲切,并由此打心底认为《小时代》说的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新潮流新时代。然而,也有质疑者在发问,这部搬出N多名牌、设置N多奢华排场、让角色追求N多富贵之梦的电影中,所反映的"我们"是怎样的一群人,他们能代表"90后"等新生代中的多数吗?电影呈现的"小时代",又是怎样的一个时代呢?  相似文献   

5.
周杰伦的新专辑《我很忙》刚刚发行,紧接着,他主演的新电影——《灌篮》也将上映了!从《头文字D》《满城尽带黄金甲》到《不能说出的秘密》,再到《灌篮》,周杰伦的银幕作品目前已经达到了四部。在这四部电影中,周杰伦自称每个角色都有很多特质跟他自己吻合。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周董"的本色出演——  相似文献   

6.
可笑星     
《初中生之友》2015,(Z2):95
10分钟时差妈妈为了让我早起上学,刻意把我房间的闹钟拨快10分钟。这样一来,我就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同学吹嘘:"你知道我家有多大吗?从我的卧室到大门口,有10分钟的时差呢。"周杰伦的书读初中时,周杰伦是我的偶像,我的每本课本都写满"周杰伦"三个字。当时,我家还是蛮穷的,有一次我爸翻看我的课本后,眼角闪着泪光,语气深沉地对我说:"儿啊,如果是跟学  相似文献   

7.
我爱追星     
"哎!你们知道吗?周杰伦又出新专辑了!""你怎么对周杰伦那么了解呀!我还不知道呢!"嘿嘿,告诉你吧,我可是周杰伦的特别"粉丝"!不是我乱吹,光周杰伦的专辑和电影碟我已经有好几盒子了。每天下午一放学,我做的第一件事,必定是拿出MP5,听一听周杰伦的歌曲。而一听起来,我整个人都陶醉在歌曲中,直  相似文献   

8.
校园流行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考试前——给勇气通上电,让脆弱站到一边。(阿妹《给我感觉》) 2.考试时——“我想要的,想说的,你比谁都了解,你想做的,想给的我全都知道。”(周杰伦《暗  相似文献   

9.
《八小时以外》2010,(11):20
"初恋之所以令人难忘,盖因纯情耳。纯情原本都与青春为伴。青春已逝,纯情也就不复存在了。"——作家梁晓声那个时代过来的人,对清纯有着难以忘怀的情节,这情节会伴随他们终生——无论这情节里有温暖、有遗憾还是有哀怨。  相似文献   

10.
我和爸爸之间,似乎有一条不可跨越的代沟,我怕一走近就会立刻陷下去。我很迷茫,这到底是一条什么样的沟呢?我不知道。也许这是一条时代的代沟。我曾经很喜欢周杰伦,做作业时听他的歌,晚上睡觉也  相似文献   

11.
最近,我新接触到了一个词——"残酷青春"。"残酷青春"指的是什么呢?原来是一种流派,是以郭敬明、李海洋、张悦然等"80后"当红作家为代表的一种写作流派。我不禁回想,我是何时开始接触"残酷青春"的呢?记得刚上中  相似文献   

12.
正选周杰伦的《蜗牛》,还不如《万里长城永不倒》呢!《蜗牛》确有它的出色之处。"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这里面有一种让人上进的意境。不过,要是入选以教育青少年为己任的语文教材的话,那就有些单薄和"小气"了。古往今来类似题材的文章、诗歌,可谓数不胜数,为何单选周杰伦的作品呢?我想,这里面可能无外乎两个因素。一是周杰伦在华人圈里尤其是青少年群体中的巨大影响力,一是《蜗牛》有代表某个阶段青少年内心动态的意义。如果真的是这两个原因,那王旭明所标榜的"真语文"又比  相似文献   

13.
梁晓声 《课外阅读》2013,(13):24-25
人是无法选择时代的,正如种子无法选择土地与季节。青春大抵是青·春——这么来理解"青春",来理解人在"青春"阶段与时代的关系,有利于人在"青春"路途上走得清醒一些,更清醒一些。依我看来,古今中外,只有"青春"的时代烙印不同,"青春"的本质却是基本相同的——"青"即"青涩","春"意味着是人生的首季。真正的人生是从"青春"开始的。如果在此人生阶段,时代迈着稳健的步伐前  相似文献   

14.
最爱周杰伦     
正还记得,第一次认识周杰伦,是在小学五年级。当《菊花台》从老师手机中飘进我耳朵时,我就为之深深吸引。从此以后,我迷上了"周董",迷上了他风格多变的音乐作品。2008年,周杰伦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春晚上的那曲《青花瓷》让大街小巷飘满了中国风的味道。电影《霍元甲》的同名片尾曲,更让当时无数青春少年热血沸腾。而  相似文献   

15.
现今,有许许多多的流行歌曲,可我唯独喜欢周杰伦的歌。在周杰伦的歌曲中,我最喜欢的是《听妈妈的话》。在这首歌中,"我"从小的故事就与其他的小朋友不同:别的小朋友在看漫画,"我"却在学画画;别人在玩游戏,"我"却靠着墙壁  相似文献   

16.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告诉我们,只有长得好看的人才有青春;而《小时代》告诉我们,光长得好看也没用,必须得是长得好看又有钱的人才有青春。每个男生都精致到不可思议,每个女生都穿长礼服奔跑。不论男女,身上的衣服看起来都很贵——一副随时准备去走戛纳红毯的样子;场景也都不是便宜地方——不是会所就是酒店,连租的房子都超级大还有壁炉。为什么在我的记忆里,青春从来都没有华服、美酒、奢侈品,有的都是考试,以及补课。你们的青春呢,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17.
他懂我,他会陪我看青春电影,唱周杰伦的翘舌歌,尊重我喜欢的偶像明星。A老爸今年已经四十多岁了,可是他人老心不老,不仅天天傍晚一下班就拉着我陪他打羽毛球,美其名曰保持体形,还整天说自己是个"男生"。我听了就别扭,时常挤兑他说:"这个世上哪有这么老的男生呀?"他听后,故作痛苦状,瞪眼对我说:"看着你一天天长大我就难受,你大了,我就老了,真是不公平。""哪有不公平?你不也年轻过,又不是生来就这么老的。"我反击他。  相似文献   

18.
在语文考试中,一个小学生在回答阅读题的时候写道:如果自己是孔融,就不会让梨。结果被老师判为错误答案。其父甚为不服,将试卷扫描后上传微博,引发热议——究竟该不该"让梨"?多数网友认为,这件事反映了中国教育的缺陷:这个流传千百年的德育教育故事不仅成了"国家标准",也束缚了人们的思想。其中有个网友这样写道:"这是德育题,却出现在语文考试中,如果是一个有经验有爱心的老师就可能  相似文献   

19.
无间道     
有两个走在无间道上的人——王菲和周杰伦。周杰伦不是王菲,王菲亦不是周杰伦,但我却固执地认为,他们的深处有着某种莫名的相似。  相似文献   

20.
<正>基于"创感时代"理念,结合我校建设"诗意校园"大背景,立足独有的校本资源,笔者提出并开展紧密结合创感能力与诗化德育的中学生"诗韵青春"主题德育活动。"诗韵青春"主题有两层含义:一是以诗歌为重要载体,对中学生进行德育熏陶;二是中学生正处于诗一般的青春期,意趣盎然、充满活力的青春绚丽多姿。故此,主题德育活动紧紧依托这两个核心,分为三个篇章。篇章一:青春讲堂——开展文学、法律、道德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