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的基本步骤是:教师导——学生写——教师改。教师对学生习作进行评改被视为不可改变的定规,有谁违反这一“定规”,让学生自己动手评改作文,则被认为是不负责不敬业,是“懒”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课堂 情韵     
孟宪义 《新作文》2004,(12):26-26
每当我们给在上幼儿园的小儿女开玩笑说:“你今天不上幼儿园,行吗?”他们干脆响亮的回答是——“不!”;每当我们对正在发烧的小学生说:“你正在发烧.上不上学?”他们决绝不疑的回答是——“上学!”在我们探寻这其中的奥妙时,总不能忘记:早上送他(她)们上幼儿园时,  相似文献   

3.
宏基电脑欧洲总经理兰奇的成功感言:“没有魔法,只有基本功。”或许对我们是一种启发。许多歌唱家,舞蹈家,武术家,戏剧大师,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练习基本功,几十年不辍。正所谓“一天不练自己知道,两天不练同行知道,三天不练观众知道”。作文教学虽然有审题——立意——选材——运思——构篇——修改——评点等诸多环节,  相似文献   

4.
现在的学生对读书作文,大多没有兴致。这是教师最头疼的,也是学生自己头疼的。我以为解决的方法,当为养明去蔽,寻求“不一样”。阅读,要读出文本的“不一样”之处:作者的新“发现”;写作,要写出自己“不一样”的感觉:自己独立的“发现”。——寻求“不一样”,是对读写智慧最浅俗的表达。  相似文献   

5.
日本发动侵略中国东北的“九·一八”事变,打破了帝国主义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均势,但是制定和维护远东“国际秩序”的主要国家——英国、美国、法国分别采取了所谓的“不干涉主义”、“不承认主义”和“好人主义”的政策,而与中国东北接壤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实行了“两面主义”的政策。欧美大国对“九·一八”事变的政策都是为了维护本国利益,起到了纵容日本侵略的作用,对中国人民抗日斗争是一个重大打击。  相似文献   

6.
男孩不哭     
“不哭男孩”,这是男孩自我的打造;“男孩不哭”,这是男孩无悔的誓——题记  相似文献   

7.
贾宝玉形象来源于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女娲炼石——“宝玉”——神瑛侍者——贾宝玉,这种多重转换标志了贾宝玉形象的独特性。曹雪芹通过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把女娲补天精神转化到贾宝玉形象之中,又通过“石头记”神话的石头——“宝玉”与“宝玉”——“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象征了贾宝玉人生回归的原型。女娲补天神话的多重转换象征和“石头记”二元对立结构,是曹雪芹对贾宝玉形象的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这个整体构思和整体结构所表现的思想意义,融不进“宝玉”向一僧一道要求到红尘“乐享”内容;“宝玉”乐享内容显然是后加进去的。脂砚斋对“石头记”的艺术表现有精彩绝伦之论,但是,脂砚斋并没有理解到曹雪芹运用女娲补天神话对“石头记”的原型意义,也没有理解到贾宝玉形象是女娲神话原型的多重转换象征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8.
题目中的两个判断见于太史公《报任安书》。“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不勉励也。”“古人所以重施刑于大夫者,殆为此也。”两个判断,一引据《礼记》称“刑不上大夫”——《教参》的解释是。“对大夫不能用刑”;一针对事实.称“施刑于大夫”——《教参》的解释是。“对大夫施刑”。一曰“不能用刑”,一曰“施用刑罚”,两种说法.似乎自相矛盾。[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王天佑 《成都师专学报》2007,26(2):46-48,53
“取舍”不只是一个哲学范畴,它也是汉语当中一个重要的“语义——语法”范畴。汉语取舍范畴是由相应的语义结构和句法结构组成。语义结构包括“常量”和“变量”,常量对取舍句式的表达不施加影响,而变量则是造成各种取舍句式差异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10.
如何转变“启”而不“发”的局面崔士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常出现的是教师与几个尖子学生的一问一答.而多数学生处于“旁听”的局面,问及原因,教者大多数苦于对学生“启”而不“发”,如何转变这种“启”而不“发”的局面呢?笔者认为——一、沟通情感,打好“启”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