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4 毫秒
1.
请慎用奖励     
下午是劳动课,为让孩子们积极地参加活动,我事先做好了几朵小红花,并告诉他们,谁干得多、干得好就奖励给谁小红花。   不一会儿,几个小朋友陆续跑到我这儿说,“老师,我擦完一张桌子了,给我小红花吧。”“老师,我擦完两把小椅子了,给我小红花吧。”……孩子们都凑过来盯着我手里的小红花。   孩子们一声声“直率”“迫切”的要求撞击着我的心灵,难道他们认为参加劳动的目的仅仅是得到小红花吗 ?如果没有小红花,他们还会干得这样认真吗 ?  我冷静地反省:我过多地运用了奖励,结果却削弱了孩子们对活动本身的兴趣,致使他们…  相似文献   

2.
《华章》2008,(2)
一、案例"我也要小红花"又到了周末,与往常一样,一周一次的小红花评比开始了。孩子们个个坐得端端正正,听着教师叫自己的名字。"洋洋小朋友发言积极,声音洪亮,应该得小红花。""还有蒙蒙、强强、文文……"教师报了那么多小朋友的名字,就是没有遥遥。遥遥有些坐不住了  相似文献   

3.
又到了评选小红花的时候了,我提议小柯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因为她举手发言积极,平时还主动协助老师组织一些活动。可孩子们评议时,却提出了反对意见,有的说她不爱帮助小朋友,有的说她做事不认真,做错事也不承认,等等。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但我仍然很高兴。孩子们学会了用行为规则来评判别人,这不正是我让孩子们参与小红花评选活动所期望达到的目的吗?  相似文献   

4.
每周一次的“小红花”评选活动又开始了。 教室里,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气氛非常热烈。这个说欢欢爱劳动,那个说冰冰肯动脑筋、爱发言……正当大家七嘴八舌的时候,突然有个小朋友很响地说了一句:“胖胖爱吃大肥肉。”话音未落,小朋友们就“哄”地笑开了。胖胖小脸涨得通红,急忙分辨:“胡说,我不爱吃大肥肉。”见此情景,  相似文献   

5.
在幼儿园里,孩子吃饭不轻松。1.吃饭成了一项竞赛活动。我们经常看到,吃饭之前,老师总是要对小朋友说,今天老师看谁吃得又快又好,吃得最快的小朋友今天可以当图书管理员,或者奖一朵小红花给他等等。孩子们好强,什么都想争第一,吃饭也不例外,老师“命令”一下,孩子们就拼命地赶着吃。在吃饭的科学要求里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细嚼慢咽。为了孩子的身体健康,为了孩子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6.
开学初,我仍跟以前一样,发给每个学生一本红花本。班级里制定了一套奖罚制度,表现好就奖励小红花,如果违反了其中的某一条,那就要扣小红花,到月底数数红花本中的小红花,根据红花朵数,评出下个月的班干部。小朋友把红花本视为宝物,严格要求自己。新学期的第一堂语文课,我笑容满面地来到教室。讲台上放着一本方格本,上面印着一朵大红花,姓名栏里写着我的名字。我莫名其妙,咦,这是干什么?小朋友们微笑着看着我。我看着班长,他红着脸站了起来,吞吞吐吐地说:“这是大家的意思……老师你不会生气吧?”我很感兴趣,鼓励他大胆地说。这下子他不再拘束…  相似文献   

7.
记得有一次,我与孩子们玩耍嬉戏,玩得正起劲时,一个小朋友跑过来,迫不及待地 报告说:“老师,冬冬骂你啦!”我觉得奇怪,不相信地随口问道:“怎么骂的?”“他说知 道你的名字,喊你×××。”我笑着对他和身边的孩子说:“冬冬没有骂人,老师和你们一 样,都有名字,小朋友也可以喊老师的名字呀!”孩子们小声地重复着我的名字,你看看我 ,我看看你,十分快乐地又追逐玩耍起来。之后不久,幼儿园来了一位新老师,班主任将她 介绍给孩子时,很具现代意识:“新老师的名字叫王丹丹,小朋友可以喊他‘丹丹老师’” 。这称呼新奇、浪漫、…  相似文献   

8.
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最高兴的莫过于老师奖励他们小红花了。为了激发孩子的读书热情,培养他们的读书兴趣,我在班里专门制作了一个读书专栏,名为“书山有路”。上面画上了一座大山,山下贴上了全班同学的照片。一周内读书超过3000字的小朋友,我会奖励他一朵“小红花”,得上5朵小红花就可以从我这里换得一个“小脚丫”。  相似文献   

9.
找优点     
一次,我试图采用民主评议的方式评比“小红花”,小朋友们对此反响强烈。有的说“××往小朋友身上吐口水”,有的说“××刚刚欺侮了小班小朋友”,有的说“××昨天扔饭菜”……孩子们说起别人的缺点来不遮不掩,头头是道,有的甚至一口气说出10多位小朋友的不足来。眼瞅着“评比”就要变成“揭短”了,我赶紧启发他们:“哪些小朋友最近有进步,请小朋友们也来说说!”想不到班上顿时鸦雀无声。我请了几个小朋友来说,可他  相似文献   

10.
活动中,一位小朋友喊了起来:“呀,子豪背上飞来了一朵小红花。”小朋友们都围了过去。我想,可能是我刚才奖飞飞小红花时,掉下来粘在了子豪的背上。于是我说:“刚才,子豪因为帮助婷婷拿了茶杯,小红花很喜欢他,就飞到他身上了。”小朋友们都开心地笑了起来,子豪更是充满了自豪与快乐。乘此机会,我  相似文献   

11.
爱要说出来     
每个周五下午是我班的评星活动。按照惯例,我都会给本周表现最好和进步最大的孩子贴小红花。可最近两周,我发现孩子们似乎对小红花产生了审美疲劳,不少孩子一到这个时候就显得不耐烦:"我知道了,今天又要贴小红花了……"于是,我决定改改以往的小红花奖励模式,清了清嗓子说:"最近我们分享了绘本《小燕子和它的朋友们》,今天王老师也想来找找,我的好朋友在哪里?"话音刚落,孩子们一下子都好奇地盯着我,想知道  相似文献   

12.
奇奇的渴望     
上早班的王老师发现班里的“小红花栏”被人改动过了。许多小朋友的小红花都少了,而表现一直不算太好的奇奇小朋友的小红花却由一朵变成了十朵。听了王老师的话,我不禁陷入了沉思:“小红花”作为评价孩子的一种手段,一直被孩子们所  相似文献   

13.
我们每周都评选“好孩子”,对幼儿一周的表现给予评价。在生活、学习、社交习惯等方面均表现不错的孩子,被评为“好孩子”,奖励小红花。孩子们都渴望被评为“好孩子”,可总有一部分孩子因为某方面表现不够好而得不到小红花。亮亮已经几周没得到小红花了,他撅着嘴巴,看上去满不在乎,可眼光始终不愿离开其他小朋友手中的小红花。第二天,亮亮妈妈送孩子入园时说,亮亮在家发脾气,说他再也不要小红花了,因为老师不喜欢他,总说他表现不够好。听了亮亮妈妈的话,我想了好多。我们本意是通过小红花来肯定孩子的表现,促进幼儿良好习惯的形成,却没想到孩子因为得不到小红花,自尊心受到了伤害,认为是老师不喜欢他。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为不科学的评  相似文献   

14.
王月月今天在幼儿园里捏的小泥人很逼真,老师奖给她一朵小红花,她非常高兴。爸爸来接她的时候,月月迫不及待地和爸爸说了起来。爸爸点点头,说:“挺好。”月月马上又补充道:“爸爸,全班只有3个小朋友得小红花了!”爸爸又点点头,说“:你可不能骄傲啊,下次还要再得小红花!”月月不  相似文献   

15.
要有耐心     
在一次美术活动中,我教孩子们折叠小房子。讲解示范后,我就到孩子们中间辅导。可是当我走到明明小朋友面前时,发现他只是拿着纸不肯折。问原因,他说“我不会。”于是我又耐心给他讲了一遍折法,他点点头,似乎明白了,我又去看别的小朋友。待我再看他做得怎样时,两张纸还在手里拿着没折,再问,还是说不会。于是我又给他讲了一遍折  相似文献   

16.
那是一个下午,孩子离园的时候,我和孩子们正玩着有趣的游戏。由于游戏还在进行着,我无暇顾及每一位家长,只是用点头、微笑示意。渐渐地,只剩下几个孩子还没有人来接,我就和他们继续玩游戏。这时,杰杰的妈妈来了,她把杰杰喊走了,边走边和杰杰讲着什么。我刚想走过去,见他母子俩已走远了,只好作罢。我打扫完活动室,关门准备离开时,门口值班的老师急冲冲地走来说:“你班是不是有一个叫杰杰的小朋友,他妈妈刚才在门口发脾气,说老师素质差,连孩子是谁接的都不知道,还教什么孩子。还说老师对他的孩子有偏见,为什么星期五孩子没得到小红花。另外还讲了一些极不礼貌的话。”  相似文献   

17.
我也谈谈评小红花的喜和忧。我们农村幼儿班,小朋友平时都讲“土话”,虽然我尽力训练,大讲学普通话的重要,但孩子们总学不好,也懒得学。后来,我对坚持讲普通话的小朋友奖励小红花,结果,小朋友学普通话的兴趣极高,全班幼儿学普通话的水平一下提高了很多。平时,对表现好的孩子奖给小红花,不仅能激励本人,也能在全班中起榜样作用。但发生在班上由于评小红花而引起的事情,使我深思。  相似文献   

18.
为鼓励幼儿的进步,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花儿评比栏。我告诉小朋友,哪位小朋友学习会动脑筋,老师就奖他一朵小红花;哪位小朋友勤劳,就奖他一朵小黄花;谁讲卫生或纪律好,就奖他蓝色的或粉红色的小花。小朋友们高兴极了,都想比比谁得到的花儿最多。  相似文献   

19.
一次户外活动时,我组织孩子们从一个游戏过渡到另一个游戏。我采用游戏的语言与方式让孩子们领会我的要求进行集合:“每个小朋友的眼睛都是两盏小车灯,请小朋友将小车灯打开,看看谁的灯光能照到张老师的眼睛里。看看谁的小刹车最灵,在张老师的身边停稳。”还沉浸在第一个游戏中兴奋得又跑又眺的孩子们听到我的话,迅速地集合到我身边,并纷纷向我喊道:“我的小刹车最灵。”“我是最先停下的。”只有汉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也没有看到同伴的活动,他还是一个劲儿地在操场上奔跑。  相似文献   

20.
表彰的魅力     
班里有个叫程程的孩子,平时不穿内裤睡觉,身体有35公斤重,老爱光着身体在教室里跑来跑去,孩子们大多不愿和他玩。为了能让孩子们和他友好交往,我组织孩子们都坐下来,先请程程上台,我抱着他说:“程程,你来了这么久,喜欢老师和小朋友吗?”程程高兴地点点头,爽快地说:“我喜欢。”我又问:“你能请出经常和你一起玩的小朋友吗?”程程大方地请出了几个小朋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