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编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压力源量表。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和对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及实习生的访谈,确定了条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项目的筛选和因子的提取,再用另一半被试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顶岗实习生压力源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7因素结构。源量表的信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目的是为了编制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心理压力源量表。通过开放性问卷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咨询个案的分析和对高校实习指导教师、企业实习管理人员及实习生的访谈,确定了条目,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进行项目的筛选和因子的提取,再用另一半被试进行了验证性因素分析。确定顶岗实习生压力源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7因素结构。源量表的信效度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随着就业压力逐渐增大,考研成了众多大学生的选择。本文通过抽取宁波大学200名2016年的考研大学生作为研究被试,采用《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进行施测,得出导致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各种压力源及其比例。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学生心理压力的原因主要包括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地域问题和家庭条件等。  相似文献   

4.
《考试周刊》2017,(95):161-162
探讨团体音乐辅导对缓解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及其进行干预,主要内容以西华大学8名本科考研学子作为被试。在实施干预前后,被试均填写《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检验被试成员的焦虑情况和压力现状前测、后测的差异,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通过研究为考研学子心理压力缓解寻求新途径和新方法,使其面对压力能采取积极应对方式,也为学校社会工作干预考研学子的心理压力提供技术经验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调查了昆明四所高校的1 850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研究表明: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源来自家庭以及负性事件和重大生活事件;女大学生所承受的生活压力强于男大学生;少数民族学生在学习、生活以及社交上所承受心理压力均大于汉族学生;文体艺术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发展、社交以及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均最大。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有两个目的:第一,探讨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类型;第二,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研究分三步:采用开放式问卷探讨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压力源;通过对开放式问卷结果的分析,确定就业压力的类型;采用量表调查分析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特点。主要测量工具为《大学生就业压力量表》。被试选取北京市四所高校的大学生,共741人。结果显示: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类型为社会环境压力,个人环境压力,时间压力和个人条件压力。大学生就业压力的主要特点是: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水平总体偏高,其中社会环境带来的压力最大,个人环境的压力较大,个人条件的压力一般,时间压力不大。  相似文献   

7.
借助《大学生心理压力感量表》对湖南省22所高校高校大学生进行调查,发现湖南省高校大学生总体心理压力感处于较低压力水平;男生的总体压力感、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社会环境压力感都非常显著地高于女生;大四学生心理压力感压力最大,其次是大二年级学生;不同类型高校大学生心理压力感的差异仅表现在恋爱压力和自卑压力两个因子上;不同专业大学生心理压力感在社会环境心理压力感上存在显著差异,理工科在社会环境压力、适应压力、择业压力、情绪压力方面高于其他专业学生;农村来源大学生的个人自身心理压力感高于城镇来源大学生。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现状、就业心理压力源以及压力应对方式等问题,发放自编工具《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调查问卷》,两周时间内共回收有效问卷2751份。对问卷结果进行信、效度检验及其他统计分析处理,得到自编工具的信、效度指标良好等结果。对于结果进行讨论,得到当代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感受普遍偏高;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社会、家庭和个人因素;消极压力应对方式会加重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感受等结论。  相似文献   

9.
通过问卷调查、访谈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南京江宁大学城部分女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女大学生的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压力因素、经济压力因素、人际交往压力因素、就业压力因素,在此基础上,分析原因并提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专家访谈、问卷调查,以安徽省5所高职高专院校的1220名大学生为样本,本文探讨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影响因素,建立包括就业因子、学业因子、人际关系因子、恋爱因子、个人因子、家庭因子的6因子模型,据此编制高职高专大学生心理压力问卷。研究结果表明:6个公共因子的累积方差贡献率为57.796%,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15,(78):150-151
大学生在大学阶段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易导致其产生心理上的困惑与失衡。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包括大学生心理压力源、压力感、心理压力的应对方式、心理压力的差异性等内容,对其的回顾能为日后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日益严峻的就业压力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并成为大学生最大的心理压力源,因此提高大学生就业心理承受力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在心理承受力概念、研究现状、影响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增强大学生就业压力心理承受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大学生攻击性的特点及其与心理控制源、父母教养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选取350名郑州市的大学生为被试,运用攻击性问卷、心理控制源量表、父母教养方式量表对其进行测量.结果:父母教养方式、心理控制源与大学生攻击性关系密切.父亲拒绝、否认,有势力他人对大学生的攻击性行为具有重要预测作用(β =0....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因子结构.方法: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漳州师范学院2011级新生施测,筛选出说谎量表得分为零且未出现缺失作答的被试2141人,将样本随机分成校准(calibration)样本(n=1140)和验(validation)样本(n=1001),分别进行探索性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得到《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的单因子和二因子结构,验证性因素分析表明,与单因子结构相比,二因子结构模型拟合较好(RMSEA=0.099,SRMR=0.041,NNFI=0.925,CFI=0.940),本研究二因子结构得到了支持.结论:《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存在二因子结构:“神经质”和“精神病性”.  相似文献   

15.
压力是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从分析大学生的主要心理压力源和压力应对方式入手,探讨了影响大学生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大学生应该在教育引导下,建立积极健康的人格,掌握一定的压力管理技能,以更加成熟的方式应对人生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目的:编制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并检验其信效度.方法:依据理论分析,结合访谈及开放式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问卷初始条目.先以300名大学生为被试,对初始问卷进行施测,用于项目分析和探索性因素分析,确定问卷的维度和条目.再对300名大学生进行施测,用于因素验证分析和信效度分析.效标以情绪智力测量表检测.结果:1.量表由28个条目组成,包括,情绪评价的能力、情绪感知的能力、情绪表达的能力和情绪调控的能力4个雏度.2.验证性因素分析得出模型拟合指数x2/df=2.130、RMSEA=0.050、CFI =0.904、IFI=0.905,总分与情绪智力量表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3.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13,Spearman - Brown分半信度为0.892,四个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854、0.741、0.787和0.731.结论:大学生情绪管理能力量表信效度好,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7.
对营口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及其原因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总体压力感处于一般水平,压力的主要来源是学习压力因素、经济压力因素、人际交往压力因素、就业压力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文章对应激研究领域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压力(包括压力量表的编制,压力的来源,压力的群体分布特点)以及压力的相关影响因素(包括应对,人格,社会支持)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并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大学生生活压力问卷,对商洛学院1497名大学生的心理压力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大学生群体产生心理压力的来源依次为外部压力、自我强加压力、挫折刺激压力、内心冲突压力和生活变故压力;(2)在大学生心理压力方面,男生高于女生;(3)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压力随着年级增加而增大,四年级压力最大,三年级、二年级次之,一年级压力最小;(4)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压力根源在于学业压力和择业压力,另外专业的某些特性也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压力.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心理压力及应对方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青春期向成人期的转变。在此期间。大学生不但要经历生理上的不断成熟,而且要在心理上逐步走向成熟。在这个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他们面临种种心理压力,表现出不适应,有的甚至出现心理障碍。对此国内外学给予高度关注,通过运用多种压力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压力的类型和特点进行分析,揭示出大学生心理压力的应对特点。大学生心理压力问题的产生原因,主要是个人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需要学生、家庭、社会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一起来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和调试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