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初中物理中,有关压强的计算问题是学生普遍觉得较难的问题,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实践进行研究,认为压强问题的重点应是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若能理解好P=F/S和P=pgh,及压力与压强等相关概念,则这类问题的解答也并非难事.本文将压强问题分成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并结合例题进行分析解答,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P=F/D和P=ρgh是处理压强问题的两个重要公式.在学生们的认识中,压强公式P=F/S主要用于固体压强问题的处理,几乎不单独处理液体压强问题;而液体压强公式P=ρgh更不会去问津固体压强.现在,我们不妨反其道而行之,或许你会有新的发现. 我们先看看P=F/S是怎样处理液体压强的.  相似文献   

3.
液体的压强知识比较抽象,液体内部压强的产生原因和规律及对压强的传递与固体不同,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容器形状的不同导致液体深度发生变化,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也随之发生变化,学生对这类问题感到困惑.  相似文献   

4.
压强是力学中的重要一章,而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的计算和比较是考试中的重点.一般情况常用P=ρgh计算液体的压强,用P=F/S计算固体的压强;现在反其道而行之,  相似文献   

5.
在压强的学习过程中经常遇到求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或是对固体压力、压强和液体压力、压强进行比较的问题,同学们一般易把固体和液体的压力、压强混淆。下面总结了利用不同的压强公式进行计算、分析的一些规律性的知识,希望能帮助大家解决此类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固体由于受到重力的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有压强,固体不能流动,压强只能沿某一个方向,即压力的方向产生.液体也受到重力作用,对支撑它的物体——容器底部也有压强,又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对阻碍它流动的容器侧壁也产生压强.一、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和规律由于液体具有流动性,所以液体的压强是不同于固体的压强,液体的压强可以用压强计  相似文献   

7.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 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 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 解决.有时常因运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 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 的了解. 一、固体类 分析自然科学中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 题的计算中,大都是求算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 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 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 解决.有时常因运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 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 的了解. 一、固体类 分析自然科学中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 题的计算中,大都是求算固体对水平面产生的  相似文献   

8.
一、固体和液体压强(一)固体产生的压力或压强思路与方法:由于压力是垂直作用于受力物体表面的力;固体有压强是相互接触的物体表面的相互挤压作用产生的.所以,解答此类问题时,通常要需要先根据题意找出题设条件直接给出的压力或根据题意计算出压力,分析找出物体的受力面积,然后利用  相似文献   

9.
液体的压强是由重力产生的,在求液体压强时直接用p=ρgh公式,而且适用任何形状的液体.求固体压强时,如果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产生的对支持面的压力,而且固体是柱形的,用p=ρgh公式往往会简化计算.  相似文献   

10.
桑向东 《考试周刊》2012,(84):138-139
本文通过讨论形状对固体和液体压力压强的影响,总结如何求解二者的方法,突破此类题型在教学中的困难。  相似文献   

11.
大家在学习压强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压力大小的比较和压强大小的比较问题.解决这类问题时,常涉及前面学习过的质量、重力、密度等知识,所以这类问题的综合性较强,对大家系统掌握知识的本领要求较高.另外固体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不具有流动性,而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且具有流动性,这决定了它们对支持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有不同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和比较时也对应着不同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徐秀梅 《考试周刊》2014,(52):137-137
压强的计算公式P=F/S适用于所有压强,P=ρgh适用于液体压强。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基础题多直接用公式,而固体压强和液体压强提高题,要记住解答压力、压强的先后顺序。  相似文献   

13.
固液压力与压强是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涉及固体和液体的特性.本文通过整理相关题目进行探究,阐述固液压力压强的概念、计算公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结果表明,熟练掌握固液压力压强的计算顺序和应用原理,可以很好的解决相关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物理应用能力.  相似文献   

14.
在研究物体压强的问题中,常用到公式p=F/s和p=ρgh,但是每个物理公式都有其适用范围,只有合理、灵活地运用公式才能顺利解决问题。对于形状规则的容器中液体压强而言,这两个公式都适用。当容器形状不规则(上下粗细不均匀)时,要首先分清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压力(内部问题)和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压力(外部问题)。对于内部问题(液体问题),要先算压强后算压力;对于外部问题(固体问题)要先算压力后算压强。  相似文献   

15.
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只决定于液体的密度和深度,而与液体的总重量和总体积无关。因此,可以利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比较方便地计算和测量液体内部压强。但对于均匀柱状固体的压强巧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p=ρgh进  相似文献   

16.
压强是初中物理学习阶段的重点和难点,常见的压强问题以固体和液体产生的压强为主.笔者在教学中总结出一些规律,供参考.一般规律:1.固体产生的压力、压强问题,先求压力F,再用p=F/S求压强.  相似文献   

17.
我们知道,计算压强的公式有两个:一个是压强的定义式p=F/S,使用这个公式往往是在已知压力F或固体物置于水平面上F=G的情况下计算压强.而如果要求液体内部或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和压强时,往往先用公式p=pgh算出压强,再用F=pS求出压力.事实上,在许多压强类题目中,使用这两个公式有很大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8.
本知识板块的主线是“压强”,分为固体压强、液体压强和大气压强,同时它也是浮力知识的基础.本知识板块的重点是压强的改变方法及压强大小的计算.压强知识点始终是中考的主要内容之一,一方面它综合了压力的概念、受力分析的知识,同时压强知识在生活与生产实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各类题型中都出现了压强的考点.  相似文献   

19.
1.定义式p=F/S 该公式适用于所有压强的计算,包括固体、液体和气体压强的计算。  相似文献   

20.
固体、液体的压力和压强问题在中考中占有一席之地,但有的同学,碰到这类题,往往不知道是先求压力还是先求压强,应用什么公式解决.有时常因用公式不当而造成错误.对此本文作一初步探讨,以便使初学者有较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