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索,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沲变幼与人生体验的深入,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1988年以前,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在的禅思,“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弹味的自然物象,1988年以后,特别是1992年以来,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超越现世人生,“安妥”自己的灵魂,建橡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散文境界,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2.
禅宗意识与贾平凹的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论界长期以来对贾平凹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都未作专题探究。本文主要从“禅宗与自然”、“禅宗与人生”、“禅宗与审美”等方面探析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的禅宗意识。世事的沉浮变幻与人生体验的深入 ,启迪着贾平凹对禅的不断颖悟。 1988年以前 ,禅宗意识在贾平凹的散文创作中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禅思 ,“月亮”曾经成为其散文中最具禅味的自然物象 ;1988年以后 ,特别是 1992年以来 ,贾平凹则主要是藉禅去解悟 ,超越现世人生 ,“安妥”自己的灵魂 ,建构另一种人生境界。禅宗意识还潜移默化着贾平凹散文创作的审美追求 :其散文境界 ,尤其是文章的“气韵”与整体意识 ,均蕴含着一股浓浓的禅意。  相似文献   

3.
九十年代,纯文学普遍滑坡,文化散文却卓然中兴。这股带着强烈的历史、文化意识,借山水风物与世事人情的融汇而抒发作者对于文化内涵的痛感彻悟,藉诗意审美与哲理思辨的契合以揭示丰厚博大的人生秘谛的创作潮流,给新时期的散文创作注入了强健的生命活力,也给纯文学创作带来了再度振兴的迷人前景。  相似文献   

4.
毕淑敏作为一位影响广泛的当代散文女作家,其散文被读者亲切地称为是“心灵的鸡汤”。她的散文睿智温情引人向善,激发人的生活热情。然而毕淑敏散文为什么有这样的风格特色,显然这是与她的人生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在这里主要讨论的就是毕淑敏的散文创作风格与其人生经历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散文理论建设一个重要问题是净化纯洁散文,使之成为具有“文学性”的散文,即艺术散文。本文主要从艺术散文表现的本体、构思技巧、话语形态等方面探讨了艺术散文的创作与审美路径。旨在明确作为文学文体的散文的文体标识和审美规范。  相似文献   

6.
人生如蝶     
《人生如蝶》是一篇浸透着作者情致与理想的优美散文。文章以蝶儿为了追求那一瞬间的“完美”与“精彩”而“幻化生命”的壮举,昭示人们:人生如蝶  相似文献   

7.
丰富的生命体验和执著的理性思考是构成王英琦散文艺术魅力的两个重要方面。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为她提供了丰厚的艺术土壤和情感积淀,“壮游”的经历、不幸的家庭生活、与“斗筲菜农”为伍、“求书问哲”使她获得了丰富的人生体验。深刻的理性思考使她的散文具有了相当的思想深度。对民族文化、人类文明的思考,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著追问,都将历史、现实和自身经历相融合,使其创作不落俗套。  相似文献   

8.
作为内蒙古散文作家,舒正钟情于散文创作,近年来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化散文和抒情散文。作家在创作中。摈弃矫揉,以传统抒情之美成就了一组具有审美意象韵味的抒情散文。“花”是舒正散文中最常见的意向。散文以植根于中国文化土壤的“花”意象,与人生情感中最珍贵的亲情自然糅合成亲情之“花”的意象,素朴而令人感动,使舒正散文具有独特的审美意蕴与精神价值。  相似文献   

9.
西汉时期,赋体文学的“铺陈手法”、“主客问答的结构方式”及“对偶俪辞”等特征对其时的散文创作产生了巨大影响,促使了散文的赋化并为骈文的出现奠定了基础。而这种影响的发生与西汉时期思想界特别强调阴阳二元观念和礼制建设有着密切关系,它通过内化为士人对“雅”的审美追求而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上,朱自清的散文创作在“五四”时期的成就应为最高,影响应为最大。从现实关怀、人间真情、散文意境、散文构思及其语言几个角度去解读朱自清的作品,阐释其散文艺术的美学意蕴。  相似文献   

11.
当下汉语散文在其发展形态上存在很多问题,复兴汉语散文,就必须重建汉语散文的新思维。本文结合女性散文的具体特征,从汉语散文的文体意识、宏观意识、语言的文化意识、性别意识与修辞系统等多个方面具体论证汉语散文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2.
吕祖谦是南宋中期著名的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文章试以作为文学家的吕祖谦为研究对象,围绕吕祖谦的关于《古文关键》的散文批评理论进行全面的分析、阐述,认为其散文批评理论主要体现三个特点:讲求艺术构思的创作论、追求艺术风格的鉴赏论和讲求实用事功的散文批评论,以呈现吕祖谦在散文理论上的突出贡献和对后世散文创作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萧统在《文选》赋类中首次设“情”目,填补了在赋作分类中无“情”类的空白,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开创意义。入选的赋作代表了萧统心目中“情”类赋的理想面貌,萧统认可的“情”是“止乎礼义”的、为传统儒家思想所浸染的“情”。对赋中女子“中和之美”和赋中故事“以悲为美”的认同和赞赏则体现出了萧统对传统美学观念的继承和发扬。  相似文献   

14.
散文与结构     
60年代初期有论者指现,散文忌散,又有论者指出,散文贵散,要“形散神不散”,其实,散文之散,与骈文相对,而与作品结构之散无关,西方之prose和essay二词,通常译为散文,随笔等,这种文体与诗歌,小说相比,确实较为自由灵活,甚至容许“松散”,五四以来,不少人认为散文可以写得随便些,此说可能受到西方散文文体论的影响,然而,文学为艺术,文学作品重结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中国行秦至今的散文,其佳者莫不结构完善,前呼后应.“形散神不散”说至今仍然误导人。希望在辨释散文之本义与结构之重要后,“形散神不散”的误说,从此烟消云散。  相似文献   

15.
16.
骈文三题     
骈文的对仗在字的意义、词性甚至声调上都有讲究,它不同于散文的对仗和修辞意义上的排比。骈赋同时具备骈文和赋的文体特征,除押韵外,具备骈文的一切要素。曹魏时期,追求骈偶已成为普遍的审美追求,应视为骈文的初起时代。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选本,它反映的是我阅读的经验,反映了我的童年、少年与青年时代,反映了我的偏爱,甚至也反映了我阅读上的诸种偶然:先人为主,读时的心情正佳,读书的特殊背景等等。我无意为大众编一本以古典散文为主的选本,那应该是另一种编法,照顾到历史的定论,照顾到读者的需要,不能太个人趣味了。而我这次所做的是向大众介绍,  相似文献   

18.
散文中的诗性问题是一个相当古老,同时又关乎散文未来的发展、品位提高的问题;要理直气壮地倡扬散文的审美诗性,又要尽可能地为散文的诗性“去蔽”;诗和散文的区别是显而易见的,但在诸种文体中两者又最为接近;散文的诗性从本质来说是一种内在的整体性和综合的美;散文的诗性世界分为三个层面:主体诗性、文化诗性、修辞诗性;散文的诗性是一种度量,是以诗性来度量散文的质量,特别是内在的质量达到了何种高度;散文的诗性不仅能有效抵御现代技术文明加诸人类的危害,还是提升和问离日常生活的审美手段。  相似文献   

19.
南宋诗人杨万里同时也是一位颇有成就的散文与骈文作家,其《诚斋集》132卷,一半多是散文与骈文,数量众多,众体兼备。在艺术上,其散文集中地体现了唐宋古文的优秀传统,是唐宋古文革新道路的延伸;其骈文流动潇洒,是北宋四六文中以苏轼为代表的一派的延续。  相似文献   

20.
两宋之际文章发展变化延续了北宋中期以来的传统,骈散进一步分流。汪藻四六承袭北宋欧苏以来的变化,在句式上更进一步,变成长句长联,使四六的风格再次发生巨大变化,其私人记述文章以及部分奏章则又采取散体,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骈散分流。同时文人也都在这一方向上作出了一定的榜样。由于骈文的发展得到强化,也就带来了南宋中期的骈散相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