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谈一点体会     
我业余时间搞新闻报道,已10多年了,采写稿件一干多篇。1982年以来,多次受到县里的表彰.1988年被地区教委授予“优秀通讯员”称号,四家新闻刊物报道了我的事迹。我初学写稿时,光凭热情,一个劲地写,寄出的稿子都石沉大海。有人笑我说:“光见你往外寄,咋不听广播响,报纸也没见登”。对风凉话,我只装没听见。我一方面找来关于写新闻的书籍看,一方面把写好的稿子送到南阳找编辑老师批改。老师们告诉我,要发现新闻,必须做到:眼勤看,腿勤  相似文献   

2.
学习写新闻报道,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当好业余通讯员应当做到“眼勤”、“腿勤”、“嘴勤”、“脑勤”、“笔勤”。这是我业余学习新闻写作的一点体会。一要“眼勤”:业余通讯员工作在基层,只要用自己的眼睛多观察,就会发现许多可以报道的线索。有一次,我陪一位客人到香山游览,在山上看到许多小贩私自出售自己配制的汽水。这样做,一不卫生,二又违反了市场管理条例。通过仔细观  相似文献   

3.
副刊也要有新闻性,这是我们办河北日报《立交桥》的一点体会。报纸的首要职能是传播新闻。作为报纸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副刊,当然也要讲新闻性,这也是副刊区别于杂志的地方。如果说综合副刊《立交桥》已经开始引起读者广泛兴趣的话,同我们力求做到知识性、趣味性和新闻性的统一是分不开的。在新闻的补充和延伸上做文章,是副刊新闻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往往有这样的情况:一件重要的新闻事实发生了,报纸发布了新闻,却并不能完全满足读者的需要,读者还想知道与主要新闻事实有关的许多事情。这种题处之题,是消息报道难以承担的,而副刊却大有“用武之  相似文献   

4.
新闻报道,无非就是告诉人一件已经发生或者正在发生的事情。不管是电视、广播还是报纸,作为信息传播的媒体,总要以受众为目的。这点,无须讨论。本文要“试说”的,是指一篇具体的新闻的报道目的性。笔者认为:任何一家报纸、电台、电视台,都不可能毫无目的地把一条什么新闻扔给他的受众。也就是说:没有传播目的的新闻,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5.
写稿三勤     
写稿是件苦差事,要使自己提起笔来得心应手,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的体会是做到三勤:勤学习、勤调查、勤动笔。长期以来,我养成了读书看报的习惯,坚持每天阅读报纸,收听广播,这对于全面了解情况很有好处,能够拓宽新闻视野,提  相似文献   

6.
看准一点     
几年来,随着各项改革的逐步深入,我们报纸也开始进行改革。编辑部陆续收到一些读者来信,肯定我们在新闻改革中所取得的些微进步。读者的鞭策和鼓励,增强了我们办好报纸的信心。我们的做法是看准一点改一点。第一步,  相似文献   

7.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事,一要认真,二要坚持。沈阳日报经常对编辑、记者、通讯员进行新闻必须真实的教育,强调调查研究,深入采访,认真核实。此外,采取了三条措施:一是报纸上出了差错及时更正,不打马虎眼;二是差错责任者署名检讨,不吃“大锅饭”;三是每年4月公布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进行自我批评。目前,全国性的报纸、省市报纸出了差错大都能及时更正,但象沈阳  相似文献   

8.
当记者最苦恼的事情是没有新闻可写。没有新闻可写的原因,一是新近的确没有发生具有宣传报道价值的事件;二是虽然新近发生了可报道的事件,但由于事件题材相同(或雷同),类似的新闻早已被同行报道过,再写起来就是“炒冷饭”,没有了滋味。那么,如何才能让报道常写常新、多出彩,甚至达到“旧闻里面有新闻”目的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一个“勤”字,具体说就是要做到脑勤、眼勤和腿勤,这对于新闻出新来说,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但是,并不是所有新发生的事情都能成为报纸、广播的新闻。对于新近发生的事实,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总是有选择地进行传播的,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件事实,而不选择那  相似文献   

10.
沈阳日报今年4月15日在一版显著地位,向读者公布了1985年度较突出的失实报道。这家报纸自1983年以来,每年4月向读者公布一次一年度的失实报道,这反映了他们严肃认真办报的态度和维护新闻真实性原则的决心。维护新闻真实性的原则,是件很不容易的  相似文献   

11.
如何改进我们的新闻写作,增强新闻的可读性,吴鸿业同志认为,一是新闻中要多一点人情味,二是用拟人化手法写新闻,三是新闻也要幽默。我们将分期发表。  相似文献   

12.
你可以把马牵到水边,但你无法强迫它饮水。当你把你的报纸送到读者手中的时候,也会遇到类似问题:无法强迫他阅读。不过,有一个办法可以诱使他阅读你的报道,那就是运用精采的导语。导语在全篇新闻中的地位,新闻工作者和新闻学家们已经早有论述。英国新闻学家赫伯特·里德说:“新闻导语,是新闻的生命所在。”西方新闻学者都强调:一个新闻记者在写作一条新闻之前,设计20条导语并不算多。读者阅读新闻,通常只是在打开报纸浏览标题和新闻开头部分的一瞬间才决定取舍的。读者的注意力犹如飞舞在花圃里的蝴蝶。当在报纸栏目上飘忽而过的时候,只有那些醒目的标题、鲜明的导语才能把它抓住。所以,记者写导语不仅要开门见山、中心突  相似文献   

13.
经过这几年的新闻改革,各类报纸在办出自己的特色方面,是作了一些探索和实践的,也是有一定进展的。过去那种内容一样,版面雷同的千报一面的状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综观现在的报纸,除了一部分晚报和专业性报纸比较有自己的特色外,就综合性的省市报纸来说,各自的特色还是不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报纸的版面上,会议新闻多,公报式的报道多,通用标准件式的统发稿件多,而各具特色符合三个面向(面向社会,面向群众,面向生活)要求的新闻少,新鲜的生动的可读的信息更少。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来,许多报纸从“短”字入手,改革新闻,取得了明显的成效。短新闻多了,报纸的消息容量便增大了,报道的面也广了,这就为迅速反映日新月异、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当然,好新闻不仅文字要短,而且要有份量,就是说,要短而精、短而好。怎么做到这一点呢?从一些同志的经验中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第一,要善于从纷纭繁杂的事物中选择最有新闻价值的题材。这就是要采写群众最关心、最能反映我们时代的特点的新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作上有很多且很严格的讲究,其中,真实、准确就是最基本的要求.真实、准确两个字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这就要求我们通讯员做到“四勤”,即勤动脚,勤动口,勤动脑,勤动手.勤动脚就是要多跑基层,多跑现场,多找当事人;勤动口就是在采访时要多问,问现象,问本质,从多个角度问,多个对象问;勤动脑就是材料准备齐全之后,要多想;勤动手就是要多动笔,多写,多改,完稿之后还要多核实,有可能的话给当事人过目是最好的了.只有这样,新闻报道才可能做到准确真实.作为通讯员,最忌的就是人云亦云和道听途说了.为此,通讯员千万不能听风就是雨,更不能闭门造车.我在近几年来的写作实践中,写出的新闻稿件不论长短,在报刊上发表以后,都没有因为报道失实或不准确而找我的麻烦.为此,我认为要当一个合格通讯员,一定要远离道听途说和听风  相似文献   

16.
新民晚报是一份“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报纸,非常注重社会新闻报道,这是对的,而社会新闻中的大头又是一些案例报道或法治新闻,在这点上我发现晚报编辑很善于作题。排除那种低级庸俗的趣味不谈,他们在作题上还是挺讲究适当的技巧与“噱头”。比如,常常一些一般性的案例报道到他们手里,标题可以作得很吸引人又很客观。  相似文献   

17.
正改进来自于市县的新闻报道,是新华日报提高办报质量的重要抓手。去年,笔者参与采写的地方报道,有10多篇在新华日报各版头条刊出,这其中,有些是未曾关注的新题材,有些则是写过的老题材,但都能写出新意写出新闻,核心就是一条:要勤接地气,更要架高天线。不深入基层勤接地气,就不了解社会生活的最新变化,写不出鲜活可感的新闻;而天线架不高,不能站在更高的政策  相似文献   

18.
我有业余写稿的爱好。在这不大起眼的业余生活中多留心、多观察、多发现,渐渐有了写不完的素材。多学习,勤动脑,才能抓住新问题业余写稿和专职记者、通讯员比起来,新闻敏感差,对报道意图了解不透,加上采访活动范围受限,常常是有写作题材的机会少。因此,我注意在多学习,勤动脑上下些功夫:工作再忙,每天的报纸都要认真看,从中挖掘出有普遍性、针对性、值得写的新问题;上级下发的文件,无论长短,都认真学习阅读,及时了解上级的精神,给合实际,从中可以发现好的报道角度;一些有价值的书刊,经常翻阅,边看边琢磨从中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9.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多年来,晚报、都市类报纸大都是以社会新闻为主打,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很多媒体都是靠社会新闻在当地迅速打开局面的。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全民素质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各级政府全面推行阳光政务,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时政新闻。很多晚报、都市类报纸已经逐渐认识到这一点并逐步加强在时政新闻报道方面的探索。然而,由于晚报、都市类报纸的受众与党报不同,对时政报道的要求也不同。晚报、都市类报纸不仅要做时政新闻,而且要做得好看、可读,才能受到读者的欢迎。那么,晚报、都市类报纸如何才能把时政新闻做得更可读呢?近年来,《天中晚报》在做时政新闻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