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孙晓俄 《记者摇篮》2005,(1):47-47,49
在今年4月份召开的《中央对外宣传工作会议》上,李长春同志提出,外宣工作要“坚持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要,贴近外国受众的习惯”。这个“三贴近”,言简意赅地阐明了对外传播的要义。  相似文献   

2.
与互联网等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备诸多潜在的军事外宣优势,加上其庞大的受众规模,足以产生巨大的能量,可以成为军事外宣的优质媒体。将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纳入国家外宣框架,走媒介融合发展之路,挖掘手机媒体互动功能,考虑国外用户使用习惯差异.搞好内容开发,是实现军事外宣“移动战略”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3.
以话语方式为进路、辅以时代变迁与结构调适,本文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宣思想的演进脉络。1978年来,中国外宣思想依次经历了“让世界了解中国”、“融冰、架桥与突围”和“向世界说明中国”三度话语嬗变。30年中的这三度嬗变记录了中国外宣从思想到实践的增量改革:逐渐褪去了应急、应景性质,日益熟悉国际传播语法,作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元素纳入了国家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4.
如果说经济报道由“服务生产”向“服务市场”的转变属于“第一次转型”的话,那么向“服务受众”的转变当属“二次转型”。它的核心在于:在报道模式与角度的选择上,强化“受众第一”理念。在报道中,“始终如一地把受众的需求最大化放在第一位”。  相似文献   

5.
钟馨 《新闻前哨》2010,(3):58-60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末,中国对外传播受众观由“宣传对象”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转变:80年代初以前,受众在对外传播中的地位和作用被简单地等同于“宣传对象”,是“宣传对象”受众观;80年代中后期,“宣传对象”受众观开始向“信息消费者”受众观过渡;90年代以来,“信息消费者”受众观日渐增强,受众作为信息消费者的主体地位凸显。  相似文献   

6.
邓一 《视听界》2002,(4):33-33
“感兴趣”,主要是指广播对外宣传的内容要吸引人,引发受众的收听欲望,满足他们的收听需求。“听得懂”,是指广播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让有特色的中华文化“国际化”。“能接受”,意味着受众对广播外宣内容的认可,包括外宣内容的真实、可靠和  相似文献   

7.
《声屏世界》2016,(11):69-70
国际传播战略布局避免三大误区
  首先,避免“灌输式”传播,建立与海外受众的普遍关联。海外受众是一个广泛、多样、复杂的群体,在文化背景、思维方式、身份特征以及传播接受心理等方面存在显著区别。并且,海外受众显著不同于国内受众,他国情况通常并不处于其关注核心,他们接触的主要动机在于获得看待其本国国内和国际政治议题的新视角。鉴于此,“大水漫灌”“灌输式”的传播方式不仅起不到应有作用,反而会适得其反,造成海外受众的排斥与反感。其次,避免“内宣与外宣两张皮”,推动宣传模式向“内外融通、统筹发展”方向发展。媒体深度融合背景下,信息传播已经通过多种渠道深入消解内宣与外宣的边界,使得海外媒体和受众可以第一时间轻松获得中国国内各方面资讯;还有诸多外国机构与记者利用中国现有信息采编系统、传播平台和人力资源进行国际传播;中国境内媒体经过长期发展也已经具有了很强的国际传播能力。最后,避免“就传播而传播”,探求与构建各方利益交汇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不能探求与构建各方利益交汇点,单纯“就传播而传播”,那么中国的国际传播战略必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共享是媒体深度融合的特质。  相似文献   

8.
网络时代,使用网络媒介来了解世界、沟通信息的社会群体逐渐增大。网络媒体的发展与网络世代的兴起,改变了外宣领域的受众结构。网络世代逐渐成为外宣的主体受众,网络也逐渐成为外宣的主要渠道。如果中国网络外宣力量薄弱、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对于构建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文化软实力都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9.
孙为林 《新闻知识》2004,(12):13-14
长期以来,受对内宣传一定要“弘扬主旋律,坚持正面报道为主”这一方针的影响,对外宣传中正面报道占绝大多数,几乎没有负面报道。外国受众打开中国的外宣电视,或翻开中国的外宣刊物,所感到的是中国无时无刻不是形势一片大好。这没有完全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没有完全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Web3.0时代的到来,使媒体业真正实现了从“媒体本位”向“受众本位”的定位转变,媒体经营的重点从“媒体平台”转移到“关系网络”。在这种巨大的变化中,网络编辑们必须构建符合时代发展及专业要求的能力体系,才能完成时代赋予的使命。  相似文献   

11.
张琳 《新闻通讯》2010,(2):52-53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增长见闻之重要性的认识,是建立在“心”的需求上的;“关心”的事,才是人们最迫切想要“知道”的事。所以,新闻媒体在向受众提供各种“新闻”的时候,需要从受众“关心”的事情,来为受众进行“贴心”的服务。  相似文献   

12.
广播外宣节目由于功能和作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受众对象的特殊性,即广播外宣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节目以及各地电台与国外电台交流寄送的节目,它的受众对象就是外国人以及广大的华人华侨,由于国外听众在欣赏习惯,思维方式等方面与国内听众的差异,再加上广播节目稍纵即逝的特点,因此,广播外宣节目在开头一定要注意要吸住听众,也就是广播界常说的“先声夺人”。  相似文献   

13.
在电视外宣中,纪录片往往是“高投入、低产出”的一种传播方式,但其价值在于用国际化的内容和形式来表现地域特色文化内涵和深厚的思想底蕴,能够自然地与目标受众进行沟通交流,实现本民族文化精神和价值观的有效传递。最近在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CCTV4)播出的10集电视外宣纪录片《天下钱塘》,很好地把握了对外传播规律和国际表达的能力,体现出电视外宣片独特的创作方式。  相似文献   

14.
新的世纪是中国向世界全面展示自身形象的一个新契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是中国融入世界与国际全面接轨的重大转机。肩负着全面介绍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取得的成就,让世界进一步了解中国,向世界展示中国形象的电视外宣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面对机遇与挑战,电视外宣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认真学习外宣理论,勇于实践,以良好的心态、与时俱进的精神,从大处布局;积极探索外宣策略,从小处着手;充分运用“以我为主、内外有别、适应需求、树立形象,力争在国际传播领域改变西强我弱现状”…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作为中国发达地区之一,其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经济活动日益成为浙江的名片和符号。在已经开播十多年的广播外宣节目《今日浙江》中有这样一句宣传语:“了解中国,可以从浙江开始”,同样,了解浙江,也可以从了解浙江的经济开始。经济报道,越来越成为浙江对外传播领域的富矿。那么,如何挖掘对外经济报道这座富矿,把浙江经济的生机和活力传递给海外受众?结合本人数载外宣从业实践,就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6.
向国内的对外传播媒体和海外媒体提供外宣稿件,是地方外宣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研究和探讨如何写好地方外宣稿件,是新时期新闻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笔从多年的地方新闻工作实践中体会到,外宣报道重在选择题材。这是因为,外宣报道和内宣报道的受众、功能和性质不同。内宣报道强调直接的  相似文献   

17.
李娅娇 《记者摇篮》2005,(11):38-39
我国以汉语为官方语言.相比欧美发达国家的对外宣传攻势,仍然属于“少数媒体”,“小众传播”。在资金有限、观众分散的条件下,了解外国受众对中国发出的声音的解读立场,做到“有的放矢”,对我们的外宣电视节目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焦玉良 《声屏世界》2005,(11):58-58
实现对外经济报道的“转型升级”并不是否定以往的报道,而是面对对外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和广大受众更高层次的认知需求。首先,在内容上实现从“是什么”向“应该是什么”转变。以往的对外经济新闻更多的是关注事件本身,而围绕事件所反映出的普遍价值则关注不够。“是什么”的报道属于实证性报道,而“应该是什么”的报道则属于规范性报道。  相似文献   

19.
由于对外报道的受众群体在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上的差异,决定了对外报道在贴近中国发展实际的同时,必须贴近外国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而讲好"人"的故事,是对外报道完成上述贴近性、提升对外宣传有效性的最佳方法。本文结合外宣媒体新闻报道的实例,作出相应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赵颖 《出版广角》2016,(6):36-38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