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市级广电媒体数量众多,受众群体庞大,其生存却危机重重。本土化是地市级广电媒体天然的优势,也是当前困境的突破口,本土新闻吸引受众,本土服务留住受众,本土文化满足受众。地市级广电媒体只有坚守本土化战略,重建主流媒体影响力,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探索创新,才能在媒体融合的浪潮中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
中国主流媒体与主流价值观之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流媒体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主流价值观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和强大的支撑作用。主流媒体是面向社会主流人群的媒体,但在转型期,中国社会结构的分化导致占社会多数的主体人群、引领时尚的主流消费人群和引导舆论的社会精英之间在一定程度上出现"断裂"。这既造成中国主流媒体界定的模糊,也极大影响了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形成和宏扬。认识到这点,才能理解中国主流媒体的困境,寻求针对性的变革路径来构建中国主流媒体,支持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树立。  相似文献   

3.
郑维东  左翰颖 《新闻大学》2008,44(1):129-136
消费文化是跨国公司在中国扩张的前提,也是中国自身经济成长的重要保证;在跨国公司渗透的大力推动下,中国在短短的20年中培育出了西方历经百年发展起来的消费文化;电视媒体作为传播消费文化的利器被大加利用,其对消费文化中享乐、暴露和自恋主张的回应是导致中国电视媒体低俗化的重要原因。跨国公司在推广消费文化的同时,借助其在本土媒体市场中的代理人——跨国广告公司和外资媒介购买公司实现了对中国媒体利益分配格局的重构,在欧美模式的广告代理制下,作为跨国公司重要代言人的外资媒介购买公司实现了对中国优质广告客户的控制(跨国公司和本土大品牌)以及对本土优质电视媒体资源的掌握,在压缩本土电视媒体经济利益的同时,出现了向内容领域扩张的倾向,对本土电视媒体的社会利益提出了挑战,需本土电视媒体审慎应对。  相似文献   

4.
罗小卫 《中国出版》2012,(17):21-24
在经济与信息全球化的条件下,中国当代文化出现传统与现代、本土与外域、主流与非主流文化多元并存,各种思想文化激烈碰撞和相互交融的局面。探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林楠 《今传媒》2015,(3):63-64
中国学者在研究中国消费文化时深受西方批判性研究体系的影响,也主要采取批判取向,体现出强烈的精英主义和道德理想主义。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与中国的本土问题和本土经验存在不同程度的错位和脱节,如果直接挪用西方学者的学术概念和理论,而忽视了中国的现实语境,往往会陷入“水土不服”的误区。只有将西方消费文化理论的建构过程历史化,了解其不同阶段理论形成的历史条件和逻辑线索,才能真正有助于中国本土的消费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张雯  陈荣辉 《新闻世界》2010,(8):215-216
电视剧是现代大众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塑造现代大众价值观与世界观的最有影响力的工具之一。江西本土电视剧虽然在全国电视市场有一定影响力并却不尽如人意,因此,如何提高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效果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突出问题。本文从历史文化、美学符号等方面对江西本土电视剧文化传播战略提出了几点思考,以此寻求学界和业界对此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新论摘编     
<正>报刊走出去的创新着力点首先,既要深入研究中国文化的历史传统与时代特色,又要充分了解报刊读者所在国度或所在地区的文化精神,在中外文化之间找到可以相互交融、相互理解的结合部,求同存异,尊重国外读者的文化习惯,使报刊的内容产品具有文化精神上的亲和力。第二,既要立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尊重国外读者尤其是国际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要找到国际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中能够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对应的价值共识区域,以此作为报刊走出去内容生产的选择标准。  相似文献   

8.
王雪  周杰 《东南传播》2011,(5):80-82
在以娱乐为中心和消费至上为表征的现代传播环境下,整个社会、媒介、大众持续上演着物质消费秀和娱乐狂欢秀,人们判断信息能力和批判精神随之不断萎缩和消退,社会主流文化、主流价值观不断受到影响和冲击,由此引发的种种负面效应已逐渐渗透到大众和社会的各个层面,在此危机下媒介素养的构建就有必要被提上研究日程并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路径在哪里呢?用何种本土战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用何样文化印象塑造世界的中国面孔;以何种思维创新文化产品并探寻全球推广战略;用何种政策制度推进中国传媒出版业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文化的全球化传播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传播态势,这种"超越本土文化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①不仅受到经济全球化的直接影响,更随着现代通讯技术普及彰显出文化的巨大影响力。当前文化的全球传播范围正不断扩大,文化传播中所附带的价值观正不断缩小着民族差异,影响国际政治格局。伴随着这种全  相似文献   

11.
郑冬晓 《新闻界》2013,(14):47-50
在中庸辩证思维框架下审视中国电影六十余年的发展,其问题症结在于"失中"。中庸之道作为中正致和、全面辩证的理论,为中国主流电影的发展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及方法论启示。文化、价值观的执中与主体观众的普遍认同共同构成了主流电影质的规定性。"中道而行、融通致和"既是中庸思想的精髓要义,也是对创作主体德与智的要求,更是主流电影在文化立场、价值观诉求以及艺术品格方面应秉持的理念。  相似文献   

12.
王妍璐 《东南传播》2022,(2):120-123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互联网媒介消费文化中存在着价值疏离和价值拒斥的特征,笔者称之为互联网媒介消费文化的“价值缺陷”。这一价值缺陷使得人们在媒介消费中缺乏一定价值观的引导和塑造,产生出主体性的“异化”“削弱”以及“被让渡”等问题。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应当唤醒和重构人在媒介消费中的主体性,加强主流的社会文化景观建构,实现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统一,从而弥合互联网媒介消费中存在的价值缺陷。  相似文献   

13.
新的全球化、国家战略发展和媒体融合等三大局面共同构成中国主流媒体发展的新环境,共同形成中国主流媒体内容生产的总体背景。在新环境下,中国主流媒体所面临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多重形势也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主流媒体的内容生产与创新发展。面对发展新形势,中国主流媒体只有高扬文化自信、发挥独特优势、探索融合创新,才能不断彰显主流价值、放大主流声音、壮大主流阵地。  相似文献   

14.
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大众传播活动是构建和维护一个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的主要精神支柱和物质通衢。我国媒体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报道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彰显主流价值观。即便是标榜公正、客观、理性的西方媒体,也为一定的价值体系服务,更不会与现存社会制度与主流价值观对立。因而,维护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推动更加进步与合理的主流价值观念的形成是中国主流媒体的天然使命。本文通过中国达人秀节目的主流价值观对目前大众传播的主流价值观给予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刘杨 《出版科学》2016,24(2):25-27
中国社会科学“走出去”是中国实施文化输出、主动参与全球化竞争的必然要求,而中国社会科学能否真正有效“走出去”,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至关重要。从办刊规律及实践流程上说,一本期刊,特别是学术期刊能否在学界产生影响,能否“走出去”,首先取决于其是否有正确、合理的定位。具体来说,中国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走出去”的定位战略包括两方面:扎根本土的国际性定位战略和区域代表性定位战略。  相似文献   

16.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党在新时期的执政理念,也是当前我国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党报作为主流文化的主要传播载体,有责任弘扬“以人为本”的主流价值观,把“以人为本”作为办报指导思想,抑制官场文化影响,改善主流文化的传播,把握主流文化传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17.
戴世富  王颖 《当代传播》2011,(2):104-106
近年来,房地产广告语中越来越多出现了类似于"豪宅"、"宫邸"、"富人区"之类的词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消费可见一斑.随着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中国的消费文化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本文通过对房地产广告进行内容分析,检视当今房地产广告明显的消费主义价值倾向,进而提出构建科学健康的消费文化价值观策略.  相似文献   

18.
罗毅 《中国广播》2013,(2):86-86
和合之道概括起来,主体内容是“三、四、五”系统。 所谓“三”,是指三大活动。 1.芒果Radio祥和中国节。祥和中国节结合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七大中国传统节日,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树立主流文化和主流价值观的品牌形象。祥和中国年于2011年推送到湖南卫视,  相似文献   

19.
汤劲 《当代传播》2008,(3):90-91
公益广告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先进文化、塑造高尚精神、引领文明风尚的有效方式。创意新颖、形式活泼的公益广告所蕴含的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观,对农民的道德观、价值观能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公益广告应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闻周刊》2014,(36):41-41
2014年8月25日,全新梅赛德斯-奔驰长轴距C级车携星微耀世光芒登临中国市场!全新长轴距C级车深植梅赛德斯-奔驰血液与基因,创造了多个同级别车型中的“唯一”,刷新并重新定义行业标准,重塑市场格局,以“改变”之姿再次开启梅赛德斯-奔驰引领革新之旅!改变不只是一句口号,随着人们从追求“奢华的配置”到追求“品牌价值观认同”的消费价值观的变化,面对不断成长的中国中产阶级消费群体,梅赛德斯-奔驰致力于从豪华品牌到引领时代精神的品牌的革新蜕变,运用“同理心”与消费者沟通,设身处地的理解消费者的立场、感受消费者的需求,让品牌文化真正沉淀在中国消费者的本土文化背景和真实的生活情境中.通过这些沉淀来激发消费者对于自身理想生活的向往,还原真实,激发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