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一数>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教材安排了儿童乐园场景图,图中物体或人的数量分别可以用1~10各数表示.场景图下面的10幅小图是按1~10各数的顺序出现儿童乐园里的人或物,并用点子图表示出数量.在探讨用几个点子表示气球的数量时,个别学生与众不同的想法使听课的老师们各执己见.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教材第一册第2—3页教材简析教材中用儿童乐园里部分场景的画面 ,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和数一数了解画面的有关内容。教材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说和数来认识生活中的事物 ,这是学习数学常用的方法 ,目的是让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初步了解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描述某些生活现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观察场景中的相关物体 ,能分别按某种顺序数出这些物体的个数 ;教学难点是从场景中抽象出数 ,并用点子图表示物体的个数。教学理念数学来源于生活 ,许多数学问题本身就是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数一数》这节课意在…  相似文献   

3.
“10”像小棒和圆圈饼,可与10个圆点相对应,伸出10个手指来表示“10”。图中的飞机、云宝宝、气球、叶片、小卵石能用“10”来表示吗?请数数图中的东西各有几个10,并把数字写在。各圈内有哪些数字?有几个单数就把下面相应个数的五角星涂成蓝色,有几个双数就把下面相应个数的五角星涂成黄色,再将各圈内最大的数(10)涂成红色。各格内画的像什么?是用哪3种图形组成的?合起来的个数都是几个?请在下面的两个空格里,仿照上面的样子也用3种图形(合起来的个数是10个)来画一画,并说说像什么,好吗?把排好队的数字1 ̄10中的任意一个数和它的前一数或后…  相似文献   

4.
刚入学的一年级新生年纪小,还不会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事物的数量关系,有时还听不懂老师的问话,在课堂上经常会出现“答非所问”或“问而不答”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数学老师应把从小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具体做法如下:一、创设情境,让学生有话可说新编一年级教材(北师大出版)中很多知识的讲解是用图表来表示。用看图、操作、口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指导效果更好些。例如,20以内进位加法P74教学图。我让学生对照图表摆圆片,先摆9个黄的,再摆3个红的,从3个红圆片中拿1个和9…  相似文献   

5.
“6、7的认识”是人教社第一册教材的内容,我们先来看一下教材的编排:首先是一幅师生打扫教室的主题图,图中有六位学生和一位教师,还有一些桌椅。主题图的下面是两个集合图,一幅是学生的集合图,另一幅是师生的集合图。然后在学生的集合图下面摆了一幅6的点子图,在师生的集合图下面摆了一幅7的点子图,在这两个点子图的下面分别写着6和7,在6、7的下面要求摆出相应的小棒。显然编者的意图是从生活到数学,再从数学回归到生活。对6、7的认识,看似简单,我们成年人或许有这样的感觉,学生在幼儿园甚至更小的时候,已经会数甚至会读、写20以内各数,对6…  相似文献   

6.
教学要求:(1)学生通过数一数、说一说、摆一摆、比一比等活动,认识10,会写10,掌握10的组成、分解等知识;(2)培养学生的数学对应思想。教学过程:1.学生口答:(1)从1数到9,从9数到1;(2)在口里填数。2.看图数数10。教师挂出右图,要求学生数一数图中有几个小朋友?几个气球?3.看计数器、直尺、点于图认识10。(l)教师在计数器上先拨9个珠子,又拨上1个珠于,要求学生数一数共拨了几个珠子?教师又拨去1个珠子,要求学生回答还剩几个珠子?(2)教师出示直尺图让学生观察思考:0至9之间有几段?在第9段后添上一段后,总共…  相似文献   

7.
看谁最机灵     
活动目的要来:通过“找一找”、“画一画”、“算一算”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活动准备:教师:4个同样大小正方体(每面上分别画有led个数量不等的点子),投影片学生:每组1个正方体,l张正方体展开图、打击乐器材分牌活动过程:1.找一找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正方体六个面上点子的排列规律——相对两个面上点子数的和都是人2画一画教师出示如图所示的正方体表面展开国,引导学生画出其余三个面(空格)上的点子。3算一算教师用投影出示下图(由四个正方体摆放而成),引导学生算出和我们正对面的背面的四个面的点子数…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科技节,笔者对某校学生"小发明小制作"类上交的作品,抽取10个班级进行统计,数量为113件。但是在这众多的作品中,要挑选5件作品参加市级的评比,却令人头痛。学生的作品大多是简单的小制作作品,没有创新点,作品多,精品少。个别有创意的小发明作品,却是老师的想法,甚至老师包办学生挂名。这种现象并非只存在个别学校,而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为什么科技教育实施多年来,小学生动手发明创造能力的培  相似文献   

9.
“6”像哨子,可与6个圆点对应,伸出6个手指来表示“6”。图中的小鸟、花儿、叶子、云朵、果子的数量能用“6”表示吗?能表示的请在下面的长方框内将它圈出来。下面的各图是由哪些图形组成的,分别像什么?把个数是6个的涂上你喜欢的颜色,让画面更美丽!(关注不同思维过程,如看出有6个梯形,也可涂色)看图说说“6”可以表示哪些东西?这些东西都是各种图形(如6面正方形旗子、6束圆形气球等),请在右边的两个空格中仿照左边的样子画一画,好吗?6片椭圆形叶子6束圆形气球6扇长方形窗户要把6块糖分给圆宝宝和方宝宝(如图示),有几种不同分法呢?先说说6可…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呈现参观野生动物园的情境图,让学生数图中的人和物,抽象出1~5各数,利用计数器和点子图感悟数序,用形象的虚线加箭头勾勒出1-5的书写方法,在潜移默化中建立数感。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在具体的情境中用1~5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基数含义),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写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认识11-20各数”的教学要渗透“十进制计数法” 在一次“用数字表示物体个数”的数学课上。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小棒(一捆加几根,一捆是10根),让学生用数字写出这些小棒的数目,学生都能用11~20的数正确表示。然而,当教师给出一捆加12根时(见图1),一些学生却写出1012。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思路:用字母来表示数是学习数学符号、学会用符号表示具体情境中隐含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重要一步。因为由具体的数量过渡到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初步感知用字母表示数的可变性和广泛性,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对他们来说是很抽象的,显得较枯燥。为此设计了三个情境:(一)生活中的字母;(二)数青蛙;(三)猜猜老师的年龄。在三个情境的学习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13.
绿色一百分     
正领悟篇:孩子的一些做法和想法看似幼稚,但不一定是错的,有些事对他们来说,是不能用标准答案去判断的。今天的数学活动是"送礼物",内容是实物、点子、数字的匹配。给孩子的操作纸上有三个过生日的小朋友,分别是7岁、8岁、9岁,礼物是不同数量的气球、蛋糕和糖果,要求孩子根据小朋友身上的数字找到相匹配的礼物,然后连线。  相似文献   

14.
用整十数除     
一、通过实例引出用整十数除。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一堆小棒 ,喇叭里传出 :“60根小棒 ,每10根扎成一捆 ,请同学们计算一下 ,可以扎多少捆?”在学生想象的基础上 ,教师使用计算机把小棒每10根扎成一捆。鼠标指针每单击屏幕一次 ,这堆小棒中 ,就有10根小棒自动扎成一捆放到旁边。最后 ,一堆小棒变成6捆小棒一字儿排开。师问 :“这个问题用除法算式怎样表示?”生答 :“60÷10=6”。(接着 ,在小棒的下面显示该算式。)师问 :如果不使用小棒 ,怎样计算60÷10的值?引导学生想一想以前是怎样做一位数除法的 ,并启发学生按照除…  相似文献   

15.
气球在同学们看来 ,太熟悉、太平常了。我的同事戚文杰老师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同学们尽情地玩气球 ,使气球变得妙趣横生。戚老师先问学生 ,气球有哪些玩法。学生可来劲了 ,纷纷说 ,可以吹气、可以灌水、可以飞———紧接着便是同学们乐不可支的玩耍。戚老师出示了一辆自制的玩具小车 (如图1) ,问 :要是把装在小车中的气球的气放了 ,小车会怎样呢 ?戚老师还把吹胖的气球套上一个光盘 (如图2) ,问 :要是把光盘贴在光滑的桌面上再放气 ,光盘会怎样动 ?听到这样的问题 ,学生自然跃跃欲试。但戚老师不急 ,他在黑板上画了个图 (如图3) ,问 :让这…  相似文献   

16.
人教版数学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6~10的认识和加减法”中,对6~10各数的认识是按照“主题图——点子图——抽象出数”的顺序进行编排的。这种编排体现了小学生“直观感知——建立表象——抽象概括”的认知规律,而点子图在学生思维由直观提升到抽象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要认真钻研教材的编排体系,把握每一节教材的重点,合理安排教学过程。 10以内数的认识的编排顺序一般是:通过数数理解一个数表示的物体的个数,认数字,数的顺序,比较数的大小,数的组成,理解数表示几,写数字。如1的认识是由主题图、1只小鹿、1根小棒、1颗珠子,书写体1和写1三部分组成;2的认识又通过点子图孕伏了数  相似文献   

18.
一、利用形象鲜明有趣的图画引起学生的注意 低年级儿童一般“有意注意”只能坚持十几分钟,在教学中采用鲜明有趣的图画,能使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很快进入教师为其设计好的情境之中。比如,当教学“0”的认识时,一幅灯片上有一个小朋友手里拿着一个气球,拉动灯片,学生很明显地看到小朋友手里的气球飞走了,一个也没有了。这时老师告诉他们,一个也没有了就用“0”来表示,既简单又明了,不用老师多费口舌。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第一册第4页。教学目标:1.学会数数的方法,能结合实物图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初步会使用正确的单位名称。2.认识点子图,会根据物体的个数出示相应的点子图,会看着点子图出示相应个数的物体,初步学会物体个数与点子图之间建立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20.
张垚杰 《学子》2013,(4):26-27
"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需要让学生经历由"10个一表示1个十"的过程,从而理解把"十"作为计数单位,使他们不仅能读写这些数,而且直观地了解11~20各数都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课堂教学中,通常结合将10根小棒捆成一捆表示1个十这样的操作进行教学。情景回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出示一把铅笔,猜一猜,有几支铅笔?生:12,16,20,17等结果。师:我们一起来数以数,1,2,3……10,不多不少,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